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2009IK211)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4
相关作者:尹小平骄娃彭定希田延河叶志辉更多>>
相关机构:阿拉山口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新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军事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阿拉山口口岸
  • 4篇边境
  • 3篇种群
  • 3篇风险分析
  • 2篇疫情
  • 2篇疫源
  • 2篇疫源地
  • 2篇鼠疫
  • 2篇边境口岸
  • 2篇大沙鼠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感染
  • 1篇多房棘球蚴
  • 1篇多房棘球蚴病
  • 1篇新疆阿拉山口...
  • 1篇妊娠
  • 1篇妊娠率
  • 1篇三新
  • 1篇鼠类
  • 1篇鼠情

机构

  • 7篇阿拉山口出入...
  • 5篇新疆出入境检...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7篇尹小平
  • 6篇骄娃
  • 5篇彭定希
  • 4篇田延河
  • 3篇叶志辉
  • 2篇刘文平
  • 1篇许继业
  • 1篇虞以新
  • 1篇陈胤瑜
  • 1篇张江国

传媒

  • 4篇中国媒介生物...
  • 2篇中国国境卫生...
  • 1篇寄生虫与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阿拉山口口岸灭鼠效果回顾性分析及鼠情反弹监控的探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总结、评价灭鼠效果、经验和教训,为持续巩固灭鼠成果及鼠情反弹监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2005年开始,在口岸城区、郊区及野外阳性点区连续5年的灭鼠、灭蚤,在城区用溴敌隆毒饵,在郊区和野外用人工捕获法、堵洞、投磷化铝和建立砖制溴敌隆毒饵站隔离防护带;将5年前、5年间和5年灭鼠后的鼠情监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2009年在口岸城区鼠形动物密度由5年前的9.0%降至0.2%,褐家鼠密度由20.0%降至0,染蚤率由93.3%降为0,印鼠客蚤指数由16.27降为0,原有的优势鼠种及媒介印鼠客蚤现已消退,鼠形动物密度是口岸开放20年以来的最低;在郊区灭鼠区鼠形动物密度由6.0%下降到3.0%,野外阳性点大沙鼠密度也由原来的9.0只/hm2下降到2.3只/hm2。结论当前口岸灭鼠措施、技术和药物有效,消除了口岸鼠疫疫情发生的潜在风险;为巩固成果、监控鼠情反弹隐患,探讨了创建口岸鼠防安全五道防线屏障建设。
尹小平叶志辉彭定希骄娃刘文平阿布都.扎伊尔
关键词:灭鼠效果鼠情
中哈边境区大沙鼠疫源地种群密度调查及其疫情风险分析
目的掌握边境口岸区大沙鼠种群密度分布动态特征,为监测及预警提供依据。方法在鼠疫监测点采用生态学"路线洞群法"调查大沙鼠种群密度、生境分布。用IHA、RIHA、ELISA、四步分离法作鼠疫F1抗体、抗原血清及病原检测。结果...
尹小平彭定希骄娃阿布都扎伊尔叶志辉许继业
文献传递
创建阿拉山口口岸5道鼠防安全监控防线实践的探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寻找、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保障口岸鼠防安全屏障监控防线,为及时发现、监控疫情提供依据。方法检验检疫机构在口岸出入境通道、城区、郊区、野外区等场所创立卫生检疫5道鼠防安全屏障监控防线。定人、定时、定点对动物、媒介、人间疫情进行监控。结果在口岸出入境通道第一道防线中查获了邻国输入性重要医学媒介7目10科13属16种54批。在第二道城区防线、第三道郊区防线、第四道野外防线中发现了输入性鼠疫宿主、媒介、新种及重大疫情。在第五道口岸人群防线中报告与鼠疫相关疫情13例,居民报告自毙鼠情9起。7年来堵截了境外疫情的传入,降低了城区家栖鼠类、媒介优势种群密度,消弱了郊区鼠类向城区迁移、媒介的交换,掌握了口岸5道防线的宿主、媒介、人群疫情动态,及时控制了口岸疾情传播的隐患、风险。结论口岸5道卫生检疫鼠防安全屏障监控防线的创建,具有多方式、多区域、多场所、多功能的综合监控优势,集5道防线之合力,填补了以往口岸卫生检疫鼠防监测单一的多项空白,是口岸鼠防监控工作一项意义深远的创新。
田延河尹小平彭定希骄娃阿布都扎依尔
新疆中哈边境地区大沙鼠疫源地种群繁殖调查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掌握边境口岸周边大沙鼠繁殖生态学特征与种群数量的变动规律,为鼠疫监测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鼠疫监测点用"昼夜弓型夹法"捕鼠,逐一解剖、记录雌雄、观察盆腔、双侧子宫、卵巢黄体、胚胎、子宫斑、睾丸情况。结果 5年共捕获大沙鼠1795只,其中雄性677只,雌性1118只,雄雌之比1:1.65。孕鼠81只、黄体15只,5年平均妊娠率8.6%。大沙鼠每年均在4月开始妊娠,每年繁殖有4月一个高峰,妊娠率为69.9%。其他依次是5月30.0%、6月8.6%、7月2.8%、8月份最低为1.9%,自9月至次年的3月间无妊娠鼠。在81只孕鼠中检出胚胎508胎,每胎最多9胎,最少2胎,平均6.3胎。结论 5年大沙鼠雄雌比例的显著差异、同期高妊娠、高繁殖力是大沙鼠保持优势种群的主要因素。但因受疫病、天敌、气候等影响,其数量将长期保持稳定态势。根据繁殖规律及动态变化,为监测及灭鼠提供了理论依据。
尹小平彭定希骄娃叶志辉阿布都扎伊尔许继业
关键词:大沙鼠妊娠率胎仔数
新疆阿拉山口口岸鼠疫传入性风险分析及监控对策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鼠疫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烈性传染疾病,也是过境卫生检疫的首要传染病。通商国家之间,鼠疫可以通过口岸随交通工具、货物、人员等而传入。作为我国西部最大的过境口岸,新疆阿拉山口岸毗邻全球鼠疫疫情活跃国家,处于鼠疫疫源地的威胁下。如何把好国门,监测毗邻国家疫情动态,及时做好预测、预报、预警工作,对疫情通过口岸传入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防止鼠疫传入,显得尤为重要。
尹小平叶志辉马东虎骄娃
关键词:鼠疫风险分析
中哈边境区鼠疫疫源地大沙鼠种群密度调查与疫情风险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掌握中哈边境口岸大沙鼠种群密度分布动态特征,为监测及预警提供依据。方法在鼠疫监测点采用生态学路线洞群法调查大沙鼠种群密度、生境分布;用间接血凝试验、反向血凝试验、ELISA、四步分离法进行鼠疫血清F1抗体、抗原及病原体检测。结果大沙鼠种群在边境口岸四大生态区洞群平均覆盖率为29.7%,洞群密度8.9/hm2,洞群栖息率33.2%,鼠密度10.5/hm2。大沙鼠在入境通道的传入,边界的迁入、窜出,构成疫情传入的因素。结论新疆中哈边境区大沙鼠种群密度高,应高度警惕大沙鼠鼠疫疫情发生。
尹小平彭定希骄娃田延河
关键词:种群密度边境口岸
2009年阿拉山口口岸蜚蠊种群调查被引量:2
2011年
阿拉山口口岸1992年对外开放,2005年在宾馆偶见蜚蠊,2006年后逐渐增多,并有单位开始不断的进行防治。根据蜚蠊危害的实际情况,按照国质检[2001]61号文的要求,2009年我们在阿拉山口口岸开展了蜚蠊的生态学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尹小平叶志辉彭定希骄娃刘文平阿布都.扎伊尔
关键词:蜚蠊种群
我国新疆发现铗蠓属三新记录和二新种(双翅目:蠓科)
2013年
本文记述了采自新疆阿拉山口的蠓科昆虫中发现我国铗蠓属Forcipomyia的3个新记录蠓种和2个新蠓种。新纪录:阿鲁套铗蠓Forcipomyia(Forcipomyia)alutauensisRemm,多毛铗蠓Forcipomyia(Forcipomyia)hirtula(Zetterstedt),吐然铗蠓Forcipomyia(Forcipomyia)turanor^ticaRemm;新种:边远铗蠓Forcipomyia(Microhelea)absitasp.nov.和艾比湖铗蠓F.orcipomyia(Synthyridomyia)aibihuisp.nov.模式标本收藏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医学昆虫标本馆。
尹小平田延河虞以新
关键词:蠓科铗蠓属
中哈边境口岸地区野生动物感染多房棘球蚴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6
2013年
多房棘球蚴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是当今世界重要人兽共患病。在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流行区域从西北重灾区现已扩散到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在中哈边境口岸地区该病的中间宿主未见有大沙鼠等沙鼠类动物感染的报道。
尹小平田延河骄娃张江国阿布都.扎伊尔陈胤瑜
关键词:多房棘球蚴病自然疫源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