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06PD3)
- 作品数:5 被引量:42H指数:5
- 相关作者:高必达丁中彭德良黄文坤贺文婷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甘薯茎线虫乙酰胆碱酯酶基因Dd-ace-2全长c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被引量:11
- 2008年
- 利用RT-PCR、RACE技术克隆了甘薯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乙酰胆碱酯酶基因(Dd-ace-2)cDNA (GenBank登录号EF583058),用DNAMAN5.0、MEGA3.0进行了序列分析。克隆的Dd-ace-2基因cDNA全长2425 bp,包含一个2205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734个氨基酸。Dd-ace-2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秀丽小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和动物寄生线虫胎生网尾线虫(Dictyocaulus viviparous)ace-2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达48.0%、42.7%和42.1%。在推导的734个氨基酸残基的前体蛋白中,前面的701个氨基酸残基是成熟的乙酰胆碱酯酶序列,其预测的分子量为79240.38 D。在一级结构中,形成催化活性中心的3个氨基酸残基(Ser291,Glu442和His574)、胆碱结合位点Trp(177),以及在亚基内形成二硫键的6个半胱氨酸完全保守;在电鳐乙酰胆碱酯酶分子的催化功能域中存在14个保守的芳香族氨基酸残基,其中10个在甘薯茎线虫乙酰胆碱酯酶中完全保守。与其它线虫和物种乙酰胆碱酯酶的聚类分析显示,甘薯茎线虫的乙酰胆碱酯酶与其它线虫乙酰胆碱酯酶ACE-2同属一个支系。
- 丁中彭德良黄文坤贺文婷高必达
- 关键词:甘薯茎线虫乙酰胆碱酯酶CDNA克隆
- 线虫乙酰胆碱酯酶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08年
- 线虫乙酰胆碱酯酶(AChE)以多种不同的分子型存在并由不同的基因所编码。本综述简述了线虫AChE的药理学特性、分子型以及相关ace基因的结构、分布和功能。
- 丁中彭德良高必达
- 关键词:线虫乙酰胆碱酯酶ACE基因
- 不同地理种群甘薯茎线虫乙酰胆碱酯酶对抑制剂的敏感性被引量:5
- 2007年
- 用改进的Ellman方法测定了河北省昌黎、涿州、卢龙和抚宁四个不同地理种群甘薯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生化特性及其对抑制剂涕灭威和毒扁豆碱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甘薯茎线虫AChE至少存在两种类型,一种类型对毒扁豆碱的IC50值小于10^-6mol/L,另一种类型大于10^-4mol/L。当抑制剂毒扁豆碱浓度为10^-6~10^10mol/L、涕灭威浓度为10^-5~10^10mol/L时,甘薯茎线虫昌黎种群AChE的敏感性抑制率明显高于涿州、抚宁、卢龙三地的甘薯茎线虫种群AChE的抑制率。各地种群AChE对抑制剂敏感性差异是由于甘薯茎线虫AChE的多态性和各分子型综合性改变的结果。
- 丁中彭德良高必达
- 关键词:甘薯茎线虫乙酰胆碱酯酶毒扁豆碱涕灭威
- 不同地理种群甘薯茎线虫对不同类型杀线剂的敏感性被引量:17
- 2007年
- 采用浸渍法和沙柱法测定了河北省昌黎、涿州、卢龙和抚宁四地的甘薯茎线虫对涕灭威、灭线磷、阿维菌素的敏感性。浸渍法结果表明,昌黎甘薯茎线虫种群对涕灭威、灭线磷的LC50分别为891.73、743.82mg/L,其它三地涿州、卢龙和抚宁甘薯茎线虫种群对涕灭威、灭线磷的敏感性均有所降低,与昌黎种群相比较,其对涕灭威的抗性倍数分别为4.0、3.5和3.7倍,对灭线磷的抗性倍数分别为3.8、2.1和1.6倍;阿维菌素在400mg/L以下时,各种群的死亡率均在45%以下,为600mg/L时其死亡率陡增,均为90%以上,且无显著性差异。沙柱法结果表明,5mg/L的涕灭威和50mg/L的灭线磷对线虫的活动能力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50mg/L的阿维菌素抑制作用则相对较低。
- 丁中彭德良何旭峰高必达
- 关键词:甘薯茎线虫杀线剂敏感性
- 甘薯茎线虫乙酰胆碱酯酶基因ace-2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正>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EC 3.1.1.7)是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的重要酶类,也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作用靶标,多年来一直是农药毒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当前防治甘薯...
- 丁中彭德良黄文坤贺文婷高必达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