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2010GB108003)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谢飞李格程德胜陈强健谢志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电气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3篇直流
  • 2篇直流高压
  • 2篇涡流
  • 2篇缓冲器
  • 2篇放电
  • 2篇放电试验
  • 1篇电流
  • 1篇电流限制
  • 1篇电流限制器
  • 1篇电源
  • 1篇电源技术
  • 1篇电源原理
  • 1篇调制法
  • 1篇软磁
  • 1篇软磁材料
  • 1篇死区
  • 1篇死区时间
  • 1篇损耗
  • 1篇铁合金
  • 1篇镍铁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等...
  • 3篇顺德职业技术...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3篇李格
  • 3篇谢飞
  • 2篇程德胜
  • 1篇谢志义
  • 1篇周银贵
  • 1篇陈强健

传媒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强激光与粒子...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压直流故障电流限制器的研制被引量:2
2013年
高压直流故障电流限制器HVDCFCL(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Fault Current Limiter)在环境特殊的先进实验超导托卡马克EAST(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核聚变实验装置,尤其是一些对电气故障敏感的关键设备上起到了有力的保护作用。为设计高可靠性的HVDCFCL装置,在Fink、Baker和Owren(F-B-O)原设计模型等效时变电阻忽略并联电感模型基础上,给出了限制器铁芯叠片内层部分完全饱和的分析方法。建立了考虑等效并联电阻与电感的仿真模型。利用其结构约束条件,设计完成的新模型测试结果表明,当最内层铁芯叠片未完全饱和时,实测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吻合;在电压等级较高时,随着铁芯叠片饱和度逐渐升高,吻合度随之降低,此时考虑并联电感效应的仿真波形与实测波形有较好的吻合。改进了F-B-O高压直流故障电流限制器设计方法,并给出了相关仿真方案,仿真结果验证其能将故障电流限制在400A以内。
谢飞李格陈强健谢志义
关键词:涡流放电试验
EAST中性束注入用直流高压缓冲器磁滞模型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直流高压缓冲器是国家大科学工程先进实验超导托卡马克(EAST)中性束注入(NBI)系统中保护强流离子源的重要装置。为设计高可靠性的直流高压缓冲器,在Fink、Baker和Owen(简称F-B-O)直流高压缓冲器采用时变等效电阻而忽略并联电感的模型基础上,结合平行四边形磁滞模型,建立了时变等效电阻和电感并联的模型,推导出时变等效电感随饱和深度的解析式,并建立了相应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符合,修正后的模型在30kV以下低电压作用下与F-B-O原模型符合,在30~80kV电压作用下,随着铁芯叠片饱和深度逐渐升高,时变等效电感作用引起的故障电流比理论计算值高10%~30%。
谢飞李格程德胜
关键词:中性束注入EAST放电试验
基于实验物理及工业控制系统的数控电源原理被引量:1
2018年
设计了一个基于实验物理及工业控制系统(EPICS)实时测控的伺服电源控制器,并将其插入现有脉冲电源测试。该电源控制器采用死区时间调制(DTM)技术伺服跟踪外部控制信号以连续调节所需输出电流,这可确保开关管工作在近似零电流关断的状态下,开关损耗小,电源效率高。对该电源及其控制器原理进行了介绍,对DTM法进行了理论分析与研究,并通过Matlab仿真和实验验证了其原理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段吟池李格翁志远周银贵
关键词:EPICS
分布式直流高压缓冲器的研制
2013年
分析各种典型铁磁材料抑制和消耗中性束注入(neutral beam injector,NBI)系统中分布电容故障能量的特性,搭建测试平台利用1∶10的短路放电测试实验优选出合适的材料组合,对集中式和分布式缓冲器结构进行仿真分析,推导出适用于80kV中性束实验用分布式缓冲器设计参数并进行实物研制.结果表明,所研制的缓冲器可将故障能量抑制在5J以内.
谢飞李格程德胜
关键词:纳米晶软磁材料镍铁合金涡流损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