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科技攻关计划(C0202400)
- 作品数:13 被引量:82H指数:6
- 相关作者:辛勇叶盛武和全鄢回洪杨家兴更多>>
-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江西蓝天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变截面梁的抗撞性分析及应用被引量:4
- 2010年
- 在研究多种不同截面形状薄壁梁碰撞吸能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变截面梁结构。选取变截面梁的主要设计参数作为研究对象,将有限元分析与试验设计、响应面法等结合起来,对变截面梁的抗撞性能进行分析,建立了变截面梁的抗撞性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得到了变截面梁的最优设计参数和多目标优化后的Pareto最优解,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对最优设计参数进行了验证;最后将优化后的变截面前纵梁结构应用于某越野车40%偏置碰模拟中。试验结果表明,碰撞侧A柱的加速度峰值显著降低,整车的被动安全性得到提高。
- 武和全杨家兴辛勇
- 关键词:汽车工程优化设计变截面梁抗撞性吸能
- 汽车车身偏置碰撞抗撞性分析与结构改进被引量:5
- 2013年
- 针对某乘用车在偏置碰撞形式下的安全性问题,对车身前部关键部件进行改进,实现汽车前舱刚度匹配,使整体结构合理变形。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并针对原车耐撞性能的不足,在车身纵梁前部设计导引槽式吸能结构,以改进前纵梁吸能变形模式;增加A柱加强件的厚度,以提高车架纵向刚度和乘员舱的强度。仿真结果表明:在整车质量仅增加2.24 kg的情况下,改进方案有效地提高了整车的耐撞性,整车的加速度峰值降低了6 g,乘员舱的变形量有所减小。
- 鄢回洪辛勇
- 关键词:偏置碰撞刚度匹配吸能前纵梁
- 基于响应面法的S型薄壁梁抗撞性优化设计被引量:7
- 2010年
- 将响应面法与试验设计、有限元分析计算等结合起来,首次对S型薄壁梁的结构进行抗撞性优化设计。选取S梁的截面宽度、截面高度和S梁的弯曲角3个参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显示非线性有限元软件PAM-CRASH对S型薄壁梁结构进行碰撞模拟。运用响应面法对S梁的总吸能值等进行拟合,并使用MATLAB软件进行优化求解。结果表明:当S梁截面高宽比最大且弯曲角最小时其吸能能力最大。将优化后的S梁应用于某越野车的40%偏执碰模拟中,其被动安全性得到明显提高。
- 武和全杨家兴辛勇
- 关键词:响应面抗撞性有限元
- 基于耐撞性可靠性优化的SUV车架改进被引量:4
- 2015年
- 建立了SUV的车架和车身的有限元模型,针对40%偏置碰撞车架变形严重,车内乘员生存空间严重受到挤压的问题,提出了对车架各主要部件进行改进设计并在加强区域适当增加加强件,建立优化数学模型对前纵梁进行耐撞性可靠性优化设计。对改进和优化后的整车安全性进行碰撞仿真分析和实车实验验证,乘员生存空间得到明显的改善。
- 吴斌辛勇叶盛
- 关键词:车架偏置碰撞优化设计
- 基于灵敏度及尺寸优化的汽车车门轻量化被引量:22
- 2013年
- 以国产某小车车门为研究对象,建立车门有限元模型,对车门进行垂直、侧向刚度分析,并进行自由模态分析和模态试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计算各部件对车门刚度和一阶模态的灵敏度,确定敏感区域。基于灵敏度分析方法,以车门质量最小为目标函数,在保证车门刚度和一阶模态频率不降低的前提下,结合尺寸优化设计方法优化车门各部件厚度。优化结果表明,车门下沉刚度提高了12.03%,水平刚度提高了1.04%,一阶模态频率提高了0.2 Hz,车门的总质量下降了4.74%,达到了良好的轻量化效果。
- 叶盛辛勇
- 关键词:车门灵敏度尺寸优化轻量化
-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轿车车身轻量化被引量:7
- 2013年
- 以某轿车为研究对象,建立车身有限元模型,对车身进行弯曲、扭转刚度和模态分析。根据车身各构件的灵敏度分析结果确定优化设计变量,在保证车身刚度和模态性能不降低的前提下,以车身总质量最小化为目标优化车身构件厚度,最终得到的车身总质量减轻了11.12kg,刚度和固有频率均有所提高,达到了轻量化目的。对优化后的车身进行耐撞安全性验证,吸能效果较优化前也有所改善。
- 辛勇叶盛鄢回洪
- 关键词:车身灵敏度轻量化耐撞性
-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钢-铝混合轻量化车架设计被引量:8
- 2014年
- 以国产某SUV车架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车架有限元模型,对车架进行弯曲刚度、扭转刚度分析,并进行模态分析和模态试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利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材料轻量化部件,并将这些部件的钢材料替换成铝合金,得到钢-铝混合轻量化车架。针对钢-铝混合轻量化车架刚度和模态性能的减弱问题,采用基于折中规划法的多目标形貌优化方法对部件进行优化改进,提高了车架的刚度和模态性能。设计结果表明,使用钢、铝材料结合多目标优化方法设计的钢-铝混合轻量化车架相比原钢质车架在保证一定的刚度和模态性能条件下,质量减轻了6.7 kg。
- 辛勇叶盛
- 关键词:车架正交试验轻量化
- 基于正交试验-形貌优化法的钢铝复合车架设计被引量:5
- 2014年
- 以某国产SUV车架为研究对象,建立车架有限元模型,对车架进行弯曲、扭转刚度分析,并进行模态分析和模态试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利用正交试验法确定材料轻量化部件,并将这些部件的钢材料替换成铝合金,得到钢铝复合轻量化车架。针对钢铝复合车架刚度和模态性能的减弱问题,采用折衷规划法的多目标形貌优化对部件进行优化改进,提高车架的刚度和模态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正交试验结合多目标形貌优化法得到的新车架在质量减轻6.7kg的同时提高了刚度和模态性能,达到了良好的轻量化设计效果。
- 叶盛辛勇李长银
- 关键词:正交试验轻量化
- 材料应变率曲线在汽车碰撞模拟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9年
- 金属材料在不同应变率下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是汽车碰撞模拟的一个关键。通过拉伸试验的方法获得了某车架板材的Johnson-Cook本构方程,然后根据该方程计算得到了车架板材在不同应变率下的曲线图,将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应用于S形薄壁梁的碰撞模拟及某越野车的40%偏置碰撞模拟中。通过与实车碰撞试验对比,结果表明:笔者提出的应变率曲线的获取方法是可行的。最后笔者还针对原车碰撞安全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 武和全辛勇饶少华李长银
- 关键词:应力应变曲线汽车碰撞
- 基于拼焊技术的轿车B柱耐撞性及结构优化设计被引量:6
- 2012年
- 为提高某轿车侧面碰撞中B柱的耐撞性和实现整车轻量化,应用HyperMesh和LS-Dyna软件对该轿车B柱进行了碰撞仿真分析。针对碰撞中B柱对应胸部点的侵入量和侵入速度过大及质量大等问题,在兼顾耐撞性和轻量化的前提下,采用拼焊技术对B柱内板和加强板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试验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后的B柱最大侵入量减少13.0%,最大侵入速度减少38.8%,质量减轻5.8%。
- 叶盛辛勇
- 关键词:轿车耐撞性结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