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60102)

作品数:7 被引量:63H指数:4
相关作者:王效科逯非张凯郑华苏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温室气体
  • 2篇氮肥
  • 2篇施氮
  • 2篇土壤
  • 2篇气体排放
  • 2篇人工林
  • 2篇桉树
  • 2篇桉树人工林
  • 2篇温室气体排放
  • 2篇温室气体通量
  • 2篇固碳
  • 2篇净排放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有机碳
  • 1篇中国陆地生态...
  • 1篇杉木
  • 1篇杉木林
  • 1篇生长季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系统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生...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城...
  • 1篇大自然保护协...

作者

  • 7篇王效科
  • 5篇逯非
  • 2篇万五星
  • 2篇苏丹
  • 2篇郑华
  • 2篇张国
  • 2篇张凯
  • 1篇左舒翟
  • 1篇徐卫华
  • 1篇郑飞翔
  • 1篇罗云建
  • 1篇耿春梅
  • 1篇任引
  • 1篇佟磊
  • 1篇冯宗炜
  • 1篇张小全
  • 1篇孙滨峰
  • 1篇王琼
  • 1篇欧阳志云
  • 1篇殷宝辉

传媒

  • 2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施氮强度对不同土壤有机碳水平桉树林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被引量:16
2014年
施氮或氮沉降对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影响已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但施氮对不同有机碳水平的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影响及其差异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我国南方广泛种植的桉树人工林为对象,采用野外控制实验和室内分析,比较研究4种施氮处理(对照C:0 kg·hm-2;低氮L:84.2 kg·hm-2;中氮M:166.8 kg·hm-2;高氮H:333.7 kg·hm-2)对土壤有机碳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的2块桉树林样地土壤-大气界面温室气体(CO2、N2O和CH4)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氮对CO2和N2O排放通量有明显"激发效应",氮肥施用一个月后各个施氮处理土壤CO2和N2O排放通量出现最大值,随着时间推移至生长季后期CO2和N2O排放通量逐渐降低,差异逐渐缩小.施氮对CH4吸收通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2施氮强度和土壤有机碳水平均显著促进了CO2和N2O排放(P<0.001),但对CH4吸收没有显著影响(P>0.05);高土壤有机碳水平样地CO2和N2O排放通量显著高于低水平土壤有机碳样地(P<0.01).3施氮和土壤有机碳水平对CO2和N2O排放通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与低土壤有机碳水平样地比较,高土壤有机碳水平样地CO2和N2O排放通量对施氮更为敏感:低氮水平就能显著促进CO2和N2O的排放.上述结果表明:施氮对桉树林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影响既与施氮强度有关,也与土壤有机碳水平密切相关.估算不同施氮水平下的温室气体通量变化时,由土壤有机碳不同带来的温室气体通量差异不可忽视.
李睿达张凯苏丹逯非万五星王效科郑华
关键词: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温室气体
两种施肥情景对温室气体排放和经济成本的影响——以山东滕州和兖州为例
2014年
本研究对山东滕州和兖州的施肥状况进行入户调查,借鉴农田管理措施的固碳速率和温室气体(GHG)排放的计算方法,根据农业部的施肥建议设定不同推荐情景,估算施肥现状和推荐情景对GHG净排放和经济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和玉米都采用推荐用肥能明显减少GHG排放和经济成本,特别是玉米采用基追结合,滕州和兖州的排放分别减少300 kgCe/(hm2·a),成本减少2 700元/hm2,化肥碳效率增加超过30%。总之,农业部施肥建议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环境和经济价值。
张国逯非王效科
关键词:氮肥净排放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减排增汇优先区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科学确定陆地生态系统碳减排增汇优先区,优化全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管理格局,将对有效发挥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减少向大气的碳排放,推进实现我国2020年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实践价值。本研究分析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结合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库潜力及其变化的空间分异规律,建立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减排增汇优先区的确定方法,得出了19个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减排增汇优先区,并提出了优先区管理的政策建议。
王效科逯非徐卫华欧阳志云孙滨峰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潜力
保护性耕作对温室气体排放和经济成本的影响——以山东滕州和兖州为例被引量:4
2014年
保护性耕作的基本措施是秸秆还田和少免耕。本研究调查了山东省滕州和兖州保护性耕作的推广现状,估算了不同保耕形式对温室气体净减排和经济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和耕地方式关系密切,在增加玉米秸秆还田量时,农户会选择增加耕地次数和强度;在玉米秸秆全部焚烧和采取传统耕地条件下,农田温室气体排放为318 kgC/(hm2·a),而在全部还田结合免耕条件下,可以吸收和固定1 459 kgCe/(hm2·a),表明此时的农田是温室气体的吸收汇,而且此时成本较全部还田+传统耕地的成本下降了32%,为1 050 CNY/(hm2·a)。这些结果表明,全部还田+免耕是一项经济且环境友好的保护性耕作方式。
张国逯非王效科
关键词:秸秆还田免耕固碳净排放
中国杉木林生物量估算参数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4
2014年
收集整理杉木林的生物量文献数据,探讨3个常用的生物量估算参数(生物量换算系数BCEF、生物量扩展系数BEF和根茎比R)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BCEF,BEF和R的平均值分别为0.616 Mg·m-3(n=245,SD=0.426)、1.489(n=334,SD=0.379)和0.247(n=268,SD=0.083);随着林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立木蓄积量增加,BCEF,BEF和R值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P<0.001),但随着林分密度增加,它们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P<0.001);随着年均气温增加,BEF和R逐渐减小(P<0.05),但BCEF无明显的变化趋势;随着年均降水量增加,BEF逐渐减小,当降水量大于1 550 mm后,其又逐渐增加(P<0.001),而BCEF和R均无明显的变化趋势。因此,在应用BEF和R估算较大环境梯度的森林生物量时,应综合考虑林分特征指标和气候因素的影响,尤其是BEF。
左舒翟任引王效科张小全罗云建
关键词:杉木林根茎比年均气温
(N-[2-(2-氧-1-咪唑烷基)乙基]-N′-苯基脲(EDU)对环境臭氧胁迫下的水稻和小麦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对作物定期喷施不同浓度(0、150、300和450mg·L-1)的N-[2-(2-氧-1-咪唑烷基)乙基]-N′-苯基脲(ethylenediurea,EDU)溶液,研究EDU对环境O3胁迫下水稻"粤晶丝苗2号"(Oryza sativa L.Yuejingsi2)和小麦"北农9549"(Triticum aestivumL.Beinong9549)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EDU的作用效果随观测时期和处理水平的变化而变化。水稻实验前期,300mg·L-1EDU处理的植株地上生物量明显高于对照;但实验末期,各EDU处理下的水稻地上生物量、各器官生物量和单株粒重均低于对照,其中450mg·L-1EDU处理和对照稻穗生物量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在小麦实验中,除实验中期150mg·L-1EDU处理外,各观测时期EDU处理下的植株地上生物量均低于对照,尤其在实验末期,300mg·L-1EDU处理下的小麦地上生物量和穗生物量的下降程度达到了显著水平。由此可知:两个作物品种对环境O3可能具有一定的耐性,因此,EDU的保护作用未能体现;高浓度EDU溶液对作物可能具有一定的毒性,O3胁迫下EDU对植物体的作用效果可能是其抗氧化性和毒性的综合体现。
佟磊王效科郑飞翔耿春梅王玮殷宝辉隋立华王琼冯宗炜
关键词:SATIVAAESTIVUM
施氮对桉树人工林生长季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被引量:16
2015年
施肥是维持短期轮伐人工林生产量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缓释氮肥逐渐成为广泛采用的氮肥种类。评估缓释肥施用对人工林生长季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对于全面评估人工林施肥的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南方广泛种植的桉树林为对象,采用野外控制实验研究了4种施氮处理(对照CK:0 kg/hm2;低氮L:84.2 kg/hm2;中氮M:166.8 kg/hm2;高氮H:333.7 kg/hm2)对土壤-大气界面3种温室气体(CO2、N2O和CH4)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施氮水平下CO2排放通量、N2O排放通量和CH4吸收通量分别为276.84—342.84 mg m-2h-1、17.64—375.34μg m-2h-1和29.65—39.70μg m-2h-1;施氮显著促进了N2O的排放(P<0.01),高氮处理显著增加CO2排放和显著减少CH4吸收(P<0.05),且CO2排放通量与CH4吸收通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分别呈现增加和减少的趋势;(2)生长季CO2和N2O排放呈现显著正相关(P<0.01),CO2排放和CH4吸收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N2O排放和CH4吸收呈现显著负相关(P<0.01);(3)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是影响CO2、N2O排放通量和CH4吸收通量的主要环境因素。结果表明:施用缓释肥显著增加了桉树林生长季土壤N2O排放量,且高氮处理还显著促进CO2排放和显著抑制CH4吸收,上述研究结果可为人工林缓释肥对土壤温室气体通量评估提供参数。
李睿达张凯苏丹逯非万五星王效科郑华
关键词:桉树人工林缓释氮肥温室气体通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