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05JJDZH234)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05JJDZH234)

作品数:6 被引量:48H指数:5
相关作者:杨东田娜焦金鱼张慧娥孙婧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西安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生态系统
  • 1篇东北部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恢复
  • 1篇植被恢复措施
  • 1篇人文驱动
  • 1篇森林生态
  • 1篇森林生态系统
  • 1篇山地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石流
  • 1篇突变级数
  • 1篇突变级数法
  • 1篇突变理论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土壤
  • 1篇土壤肥力
  • 1篇土壤酶

机构

  • 6篇西北师范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安文理学院

作者

  • 5篇杨东
  • 4篇焦金鱼
  • 4篇田娜
  • 1篇郭盼盼
  • 1篇赵志峰
  • 1篇刘普幸
  • 1篇郑凤娟
  • 1篇方小敏
  • 1篇刘洪敏
  • 1篇李吉均
  • 1篇陈发虎
  • 1篇孙婧
  • 1篇张慧娥
  • 1篇刘强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沙漠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干旱区地理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8
  • 2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甘肃省高速公路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评价被引量:3
2007年
运用层次分析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从静态和动态2个方面对甘肃省内5条高速公路的可持续发展作了综合的实证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5条高等级公路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趋势度值随着时间变化呈上升趋势,说明5条高等级公路生态环境在发展水平和发展协调度2方面均有较好的可持续发展态势.
杨东田娜焦金鱼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评价神经网络
植被恢复措施与土壤酶活性和肥力的相关性研究——以半干旱林区为例被引量:10
2007年
研究甘肃省临夏州太子山林区云杉幼林—油松林和云杉成熟林—杨桦林土壤化学性质与其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为分析该地区不同林下土壤供肥能力、营养元素之间的动态平衡状况、维护地力、提高森林生产力等,提供有关土壤生物化学活性方面的科学依据。
杨东田娜焦金鱼
关键词:土壤酶活性土壤肥力退化生态系统
基于突变理论的岷县山区泥石流危险性区划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前对泥石流的危险性评价方面使用的方法有模糊数学法、人工神经网络、GIS等。但这些方法均缺乏系统间由量变到质变的非线性突变特征。运用突变级数法将突变理论和模糊数学相结合,针对甘肃省岷县6个流域单元进行了危险性评价,采用多准则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步骤,不需对评价指标赋以精确权重,它只考虑指标的相对重要性,避免了直接使用难于确定且主观性较大的"权重"概念,因而显得更加简捷方便。同时,评价结果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合,通过实例证明了该方法在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面的可行性。
杨东焦金鱼田娜
关键词:泥石流突变级数法危险性区划
黑河干流肃南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景观格局变化研究被引量:16
2008年
肃南山地生态系统是黑河流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以黑河干流肃南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GIS手段,分析其动态变化与环境效应,认为肃南山地森林景观趋于破碎化、老龄化,森林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服务功能降低,逆向演化显著,进程加快。景观的稳定性变差,正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逐渐向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转化。其原因是自然背景下的人类活动干扰所致。
刘普幸孙婧陈发虎赵志峰张慧娥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景观指数
干旱内陆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驱动因子分析——以甘肃省酒泉市为例被引量:5
2010年
对甘肃省酒泉市近1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动态模型表明:农用地总体在减少;牧草地减幅较大;耕地有增加的趋势,这不同于其他省市;林地增幅较耕地大;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增加最为显著;未利用地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因子、经济因子和技术因子是酒泉市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主要人文驱动因子,最后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农用地、建设用地进行了预测。
杨东郑凤娟刘洪敏郭盼盼刘强
关键词:土地利用驱动力
陇西黄土沉积记录反映的末次间冰期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季风的演化过程被引量:9
2008年
对黄土高原西部的陇西盆地中断岘黄土剖面地层中的磁化率、粒度、CaCO3含量和有机碳含量等气候代用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在末次间冰期以来,其冬、夏季风的变化分别经历了多次相对增强的时期;其演化阶段基本可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SPEC-MAP)对比,并且与同期的印度洋季风强度变化存在着较高的一致性。由此可以认为,全球冰量变化可能不是控制青藏高原季风演变的决定因素,而其它因素如太阳辐射变化及高原下垫面状况对高原季风演化可能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杨东焦金鱼田娜方小敏李吉均
关键词:青藏高原季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