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0607010506)
-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2
- 相关作者:刘新民张彩霞门丽娜王润润邰丽华更多>>
- 相关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内蒙古中部地区土壤金龟子群落特征被引量:7
- 2008年
- 2003—2004年,采用土壤样方法和粪诱捕法调查了内蒙古中部地区7个不同生境中的土壤金龟子群落特征,并以群落系数、欧氏距离、百分率相似系数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不同土壤金龟子群落之间的相似性进行了分析。共计捕获土壤金龟子101 788头,分属于7科22属59种。其中,植食性种类3科12属18种,主要为鳃金龟科和丽金龟科的种类;粪食腐食性种类4科10属41种,主要为金龟科、蜉金龟科和粪金龟科的种类。对几种群落相似性聚类分析方法所得结果的对比表明,因子分析方法所得的结果是较为合理的,因子分析排序的结果将7个土壤金龟子群落分为2类:一类为典型草原、草甸草原、荒漠草原和沙地;另一类为农田、退耕地和人工林地。
- 刘新民
- 关键词:群落特征群落相似性
- 湿生中小型土壤动物生物量测定方法被引量:2
- 2009年
- 对于体型较小的湿生中小型土壤动物,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方法可以直接测定其生物量。模型估算法作为一种间接测定法,由于测定费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因而,目前发表的大部分文献中均缺少湿生中小型土壤动物生物量这一指标。本文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和氯仿熏蒸浸提法测定了湿生中小型土壤动物的有机碳含量,同时与模型估算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重铬酸钾容量法快速,操作简便,适合于大批量样品采集情况下湿生中小型土壤动物生物量的测定。
- 王润润刘新民
- 内蒙古武川县农田退耕还草对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9年
- 用手拣法采集大型土壤动物,应用个体数、类群数、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分析了内蒙古武川县农田退耕还草管理下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变化.共捕获大型土壤动物49类1479只,隶属于3纲、7目、41科;农田退耕后大型土壤动物的类群数、个体数和生物量均有增加趋势;Margalef丰富度指数(DMa)和密度-类群指数(DG)显示,农田退耕还草后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明显增加,但由于退耕时间短,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E)并不比农田高;不同动物类群对退耕还草的响应不同.退耕后采用紫花苜蓿或紫花苜蓿+蒿属植物的人工种植管理方式较为合适.
- 刘新民门丽娜
- 关键词:退耕还草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 内蒙古中东部不同生境中小驼嗡蜣螂种群的形态差异
- 2008年
- 采用13个形态性状指标,应用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内蒙古中东部地区不同生境8个小驼嗡蜣螂Onthophagus gibbulus种群的形态差异进行研究.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8个种群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形态分化,但分化程度较低;8个种群分为两大支,中部区的7个种群为一支,东部区的1个种群为一支.主成分分析显示,不同种群间的形态差异主要表现在体长、体宽和前足胫节第4外缘齿后小齿数3个方面.
- 张彩霞刘新民
- 内蒙古中部小驼嗡蜣螂七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2
- 2008年
-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内蒙古中部地区小驼嗡蜣螂(Onthopha gusgibbulus)7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16条引物共检测到363条带,总多态位点比率为100%,Nei基因多样度为0.280,总的Shannon信息指数为0.433,结果表明,小驼嗡蜣螂种群遗传多样性丰富。在总的遗传变异中,12.57%的变异存在于种群间,87.43%的变异存在于种群内,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较低,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在0.074~0.203,基因流(Nm)在4.569~9.791,表明种群间存在广泛的基因交流。在本研究涉及的地理范围内,小驼嗡蜣螂种群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不相关,说明小驼嗡蜣螂种群间的分化与其生境的异质性有关。
- 张彩霞邰丽华刘新民
- 关键词:RAPD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