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15034)

作品数:5 被引量:37H指数:4
相关作者:于晓飞钱烨侯增谦李碧乐陈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吉林大学青海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锆石
  • 3篇成矿
  • 2篇闪长岩
  • 2篇同位素
  • 2篇钼矿
  • 2篇流体
  • 2篇花岗闪长岩
  • 2篇包裹体
  • 2篇成矿流体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定年
  • 1篇造山带
  • 1篇山带
  • 1篇石英
  • 1篇石英二长岩
  • 1篇铁矿
  • 1篇铜铁
  • 1篇铜铁矿

机构

  • 5篇中国地质科学...
  • 4篇吉林大学
  • 2篇青海省地质调...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5篇于晓飞
  • 4篇钱烨
  • 3篇李碧乐
  • 3篇侯增谦
  • 2篇孙丰月
  • 2篇陈静
  • 1篇郑伟
  • 1篇张晗
  • 1篇孟庆丰

传媒

  • 2篇岩石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与勘探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西昆仑班迪尔司热洪铜铁矿锆石U-Pb测年及成矿流体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班迪尔司热洪铜铁矿区位于西昆仑造山带西北部,铜铁矿化分布在花岗闪长岩体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上,受控于矽卡岩带,成矿与花岗闪长岩具有密切的时间、空间关系。本文对该矿床中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闪长岩进行了详细的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班迪尔司热洪花岗闪长岩成岩年龄为239.8±1.5Ma,表明成矿作用发生在早中三叠世。根据矿物组合和脉体穿插关系,班迪尔司热洪铜铁矿可分为4个成矿阶段:矽卡岩阶段、退化矽卡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为主成矿阶段。主成矿阶段石英脉中广泛发育流体包裹体,分别为气液两相包裹体(W型)、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S型)和含CO2包裹体(C型)三类。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45.5~304℃,盐度范围为0.9%~33.1%NaC leqv,成矿流体为H20-CO2-NaC l体系。班迪尔司热洪铜铁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流体特征表明,班迪尔司热洪铜铁矿为热液交代矽卡岩型矿床,区域断裂为成矿岩浆提供运移通道,岩浆侵位发育矽卡岩型岩浆流体系统,并伴随着Cu、Fe矿化。
卢佳义于晓飞孙丰月陈静李碧乐钱烨
关键词:花岗闪长岩锆石U-PB测年矽卡岩西昆仑造山带
吉林永吉县大黑山斑岩型钼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制被引量:8
2012年
大黑山钼矿床位于张广才岭—小兴安岭成矿带南段,矿体主要赋存在花岗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内。含矿石英脉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W型)和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S型),偶见含CO2包裹体。成矿早阶段含矿石英脉中主要发育W型、S型包裹体和少量含CO2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08~443℃,盐度(w(NaCl))为2.9%~49.8%,流体密度为0.5~1.2g·cm-3;主成矿阶段含矿石英脉中发育W型、S型包裹体和少量含CO2包裹体,子矿物为石盐和金属硫化物,均一温度为197~398℃,盐度为1.6%~43.9%,流体密度为0.5~1.1g·cm-3;成矿晚阶段仅见气液两相包裹体(W型),均一温度为171~301℃、盐度为1.6%~19.8%,流体密度为0.6~0.9g·cm-3。主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类型多样,且具有相似的均一温度,压力范围为30~100MPa,成矿深度约为4km。成矿阶段早期流体沸腾作用和晚期流体混合作用是金属硫化物沉淀的主要机制。
于晓飞侯增谦张晗钱烨李碧乐
关键词:包裹体成矿机制斑岩型钼矿
吉林中东部福安堡钼矿床成矿流体、稳定同位素及成矿时代研究被引量:18
2012年
吉林福安堡钼矿位于兴蒙造山带东缘,处于西拉沐伦-长春-延吉缝合带和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的交汇部位。矿体以石英脉形式产于燕山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内,受断裂构造控制。流体包裹体研究发现,包裹体均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含辉钼矿石英脉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主成矿阶段流体为中低温(123.8~257.8℃)、中低盐度(1.39%~17.47% NaCleqv)流体;晚阶段流体为低温(101.3~134.6℃)、低盐度(0.18%~5.85% NaCleqv)流体。流体成分均以H2O为主,含CO2、CH4等少量挥发分,属于NaCl-H2O体系。流体成分均以H2O为主,含少量挥发分CO2、CH4,属于NaCl-H2O体系。各阶段成矿热液氢、氧同位素特征为:δ18OH2O=-0.5‰~-4.4‰、δD=-78‰~-102‰,说明成矿流体是岩浆热液与古大气降水混合而成,成矿阶段S同位素研究表明,福安堡钼矿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上地幔或下地壳的深源岩浆,流体的混合作用是造成福安堡辉钼矿沉淀成矿的主要原因。矿石中8件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范围为166.9~169.9Ma、加权平均年龄值为168.22±0.87Ma、等时线年龄为171±3Ma,表明福安堡钼矿形成于燕山早期,成岩成矿作用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
于晓飞侯增谦钱烨李碧乐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成矿时代
吉林季德屯钼矿区石英二长岩SIMS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被引量:7
2016年
吉林省季德屯钼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斑岩钼矿床,其位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上。本文以季德屯石英二长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地球化学特征、SI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和Hf同位素特征研究。获得其锆石^(206)Pb/^(238)U同位素加权平均年龄为160.48±0.82 Ma,通过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限定成岩成矿作用发生于170.9~160.5Ma之间,即中生代燕山早期。石英二长岩属于准铝质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SiO_2含量在67.72%~70.84%之间,Al_2O_3含量为14.26%~15.68%,K_2O+Na_2O含量介于7.23%~7.95%,K_2O/Na_2O=0.72~0.97,铝饱和指数A/CNK=0.97~0.98。轻、重稀土元素分馏作用明显(La_N/Yb_N=6.39~32.34),具有弱的铕异常(δEu为0.68~0.9),HFSE和LILE分异明显,富集Rb、Th、U、K等元素,亏损Nb、Ta、P和Ti等元素。该岩体的锆石ε_(Hf)(t)值均为正值,变化于4.02~9.11,平均值为7.1,两阶段模式年龄t_(DM2)=625~950 Ma,成岩物质有可能主要来自于新元古代期间亏损地幔增生的年轻下地壳物质。结合区内已有的岩石地球化学、高精度成岩成矿年龄资料和区域构造演化史,表明季德屯斑岩钼矿床是中侏罗世大陆内部构造岩浆活化的产物,其形成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
孟庆丰于晓飞郑伟
关键词:HF同位素
新疆塔什库尔干斯如依迭尔铅锌矿区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定年及其意义被引量:7
2012年
对塔什库尔干斯如依迭尔铅锌矿点与成矿作用有关的花岗闪长岩开展了系统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工作。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成岩年龄为12.7±0.13Ma,与前人在塔什库尔干地区获得的苦子干和卡日巴生岩体(11Ma)年龄在误差范围内相一致,表明斯如依迭尔铅锌矿点成矿作用发生于喜山期;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它们为弱过铝质,具富Al、K,属于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相对富集Rb、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Zr、Y、Ta、Nb等高场强元素(HFSE)和稀土总量相对较高,形成于造山后伸展构造体制。区内独特的成矿特征,是青藏高原西北缘构造转换带对主碰撞带造山作用过程响应的记录;区内独特的成矿事件,是该区在喀喇昆仑走滑断裂系统早期挤压、晚期拉张影响下,是强烈的富碱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的产物。区内主干断裂及其次级断裂常常控制富碱岩浆岩体及相关矿床定位和分布。
于晓飞孙丰月侯增谦陈静钱烨
关键词: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喜山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