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810022)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闫纪建范迎春原宇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科技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政治
  • 4篇政治认同
  • 4篇社会
  • 2篇信仰
  • 2篇政治信仰
  • 2篇社会视域
  • 2篇视域
  • 2篇风险社会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政治认...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学
  • 1篇心理学视角
  • 1篇学生政治
  • 1篇政治社会
  • 1篇政治社会化
  • 1篇社会化
  • 1篇社会心理
  • 1篇社会心理学
  • 1篇社会心理学视...

机构

  • 4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郑州航空工业...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闫纪建
  • 3篇范迎春

传媒

  • 1篇当代世界与社...
  • 1篇学校党建与思...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盐城师范学院...
  • 1篇洛阳师范学院...
  • 1篇传承

年份

  • 4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政治信仰的内涵及生成机制被引量:1
2016年
政治信仰是人的一种主观精神状态,是特定时代人们的自我意识在政治领域的体现,是信仰主体对现实社会政治体系及其理论学说的信服与敬仰,并被其奉为政治生活支撑的精神体系。政治信仰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借助于家庭、学校、社会团体等载体的政治社会化过程是政治信仰的生成机制。
闫纪建
关键词:信仰政治信仰政治社会化
风险社会视域下的政治认同被引量:5
2013年
风险社会为我们提供了审视和反思现代社会的新视野。立足于风险社会反思现代生活,引发了一定程度的政治认同困境。风险社会的反思性、个体化危机等导致了政治认同困境的产生。为此,要加强制度性建设,规避制度风险;维护大众的利益,实现利益和谐;构建自下而上的亚政治。
闫纪建范迎春
关键词:风险社会政治认同
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增强被引量:1
2016年
作为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产生的情感和意识归属感,政治认同是政治体系合法性呈现与社会成员情感归属的互动过程。"四个全面"作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战略布局,与当代中国的政治认同紧密关联,为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增强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不可忽视其在意识形态认同、政党认同、政治组织认同方面遭遇的挑战。
闫纪建
关键词:政治认同
风险社会视域下大学生政治认同审视与反思被引量:3
2016年
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是大学生对于政治体系在心理和情感认知的反映。当前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状况整体是积极、健康的,但也存在着虚假认同、反向认同及认同与实践背离的问题。风险的不确定性、反思性、全球性以及网络的出现、流行都削弱了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为此,应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有效性;建立双主体互动机制,完善政治认同教育,在实践中强化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闫纪建
关键词:风险社会大学生政治认同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政治认同生成机制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政治认同是在认同主体通过一定的心理机制和社会机制所进行的政治实践活动。就静态层面而言,利益引导、权力规训、公众相符行为是政治认同得以生成的基本条件。就动态层面而言,政治成员的政治心理经由被动的、功利的依从发展为主动的、自愿的赞同,最终形成对政治系统坚定的信仰。
范迎春
关键词:政治认同
论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国古代政治信仰的相通性被引量:1
2016年
马克思主义信仰之所以能够作为当代中国的主导政治信仰,除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价值合理性和满足近代中国的客观需要外,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国古代政治信仰基于实用信仰的总体相通、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观等哲学理路相通以及在人的本质和社会学说上的价值目标相通也是极其重要的原因。
范迎春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相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