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3056)
- 作品数:9 被引量:54H指数:4
- 相关作者:董玲戴俊东王春梅丁倩男吴帆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药“血肉有情之品”概念与临床应用探讨被引量:17
- 2012年
- 血肉有情之品主要系指具有滋补强壮、填精益血作用的动物药(以脊椎动物、有血动物为主)。本文对血肉有情之品的渊源、概念作了较详尽的阐述,并综合多家之言,对"血肉有情之品"在妇科疾病、疑难杂病中的应用和配伍思路进行探讨。
- 吴嘉瑞董玲张冰
- 关键词:中药血肉有情之品
- 鹿茸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12年
- 鹿茸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用于治疗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等证,且现代医学已证实鹿茸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鹿茸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鹿茸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 裴纹萱李飞董玲
- 关键词:鹿茸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 基于环糊精包合技术提高冻干制剂中薄荷挥发油综合保留率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冻干技术具有低温保留活性、吸收迅速等突出优势,尤其适用于挥发油等热不稳定药物。然而目前针对冻干制剂过程对于中药挥发油应用可行性研究较少。该研究拟利用冻干载体,以薄荷挥发油为代表,评价几种不同加入方式(吸附、乳化、固体分散、包合)对主要成分保留率的影响,从而探讨挥发油冻干制剂的应用可行性。首先通过比较不同冻干制剂中薄荷醇冻干保留率,确定薄荷挥发油加入方式;然后结合优选加入方式特点设计正交实验优选制剂工艺。结果表明,挥发油最佳冻干制剂形式为环糊精包合技术,薄荷醇冻干保留率达86.36%。根据挥发油经包合、冻干两步制剂成型过程,引入包合率、冻干保留率二者乘积——“综合保留率”这一指标设计正交实验考察所得薄荷油β-环糊精(beta-cyclodextrin,β-CD)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为β-CD、油配比7∶1,包合温度40℃,包合时间2 h,由此工艺制得包合物为白色疏松粉末,综合保留率为68.41%,冻干保留率达92.53%,挥发油包合率达73.93%,溶解度显著增加。该研究所选取的薄荷油环糊精包合制备工艺稳定可靠,为挥发性成分在冻干制剂中的有效性与稳定性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 石秀佳程亚茹龚燚婷许铭珊杨丽戴俊东董玲
- 关键词:Β-环糊精
- 不同部位鹿茸水提液对NRK-49F细胞促增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研究鹿茸不同部位水提液体外对细胞促增殖作用的差异。方法:以大鼠肾成纤维细胞NRK-49F作为模型,以MTT法检测鲜鹿茸上、中、下三部分水提液的促细胞增殖率,以BCA法检测样品蛋白浓度,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分析样品蛋白组成的差异。结果:上、中、下部鹿茸样品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为17.89、16.04和6.89 mg·mL-1,从顶端到基部,鹿茸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依次降低。加样24 h时,鹿茸上部和中部样品分别在蛋白浓度800μg·mL-1和600μg·mL-1时达到最大促增殖率,分别为66.76%和64.36%,下部样品在1 000μg·mL-1时达到最大促增殖率,为58.87%。作用48 h后,鹿茸上部和中部样品均在蛋白浓度800μg·mL-1时达到最大促增殖率,分别为219.56%和215.86%,下部样品在蛋白浓度1 000μg·mL-1时达到最大促增殖率,为169.20%。鹿茸样品对细胞的增殖促进作用远大于10%胎牛血清。3个部位样品蛋白组成的SDS-PAGE图谱差异不大。结论:所有样品对细胞增殖均有促进作用,且呈现浓度依赖效应。不同部位样品主要蛋白组成差异不大。
- 吴帆董玲王春梅丁倩男刘建亭赓迪戴俊东
- 关键词:鹿茸MTT法促增殖作用
- 热炸工艺对不同部位梅花鹿鹿茸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考察传统热炸工艺对梅花鹿鹿茸不同部位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传统热炸法炮制东北梅花鹿鹿茸,用Bradford法测定鹿茸可溶性蛋白含量;利用MTT法测定鲜鹿茸与热炸炮制鹿茸上、中、下部位对NRK-49F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鲜鹿茸上中下部均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能力,从上到下活性减弱;热炸炮制品促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结论:梅花鹿鹿茸具有较强的促细胞增殖能力,传统热炸炮制明显降低鹿茸的促细胞增殖的能力。
- 丁倩男王春梅吴帆田敬欢赓迪戴俊东董玲
- 关键词:梅花鹿鹿茸细胞增殖
- 3种蛋白酶抑制剂对鹿茸促细胞增殖活性的保护作用
- 2014年
- 目的:确定对鹿茸样品活性有保护作用的蛋白酶抑制剂种类及作用浓度。方法:选择金属蛋白酶抑制剂EDTA-2Na、胰蛋白酶抑制剂(Approtinin)和胃蛋白酶抑制剂(Pepstatin),以MTT法检测其对NRK-49F细胞增殖活性和对鹿茸促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以及对鹿茸样品33℃放置不同时间的保护作用。用Bradford法测鹿茸样品蛋白含量并调整到作用浓度400μg/mL。结果:当EDTA-2Na、Approtinin和Pepstatin浓度分别小于200、50、400μg/mL时对细胞增殖活性没有影响。EDTA-2Na浓度为6.25和12.5μg/mL时对鹿茸促增殖活性有加强作用,但对于鹿茸样品高温下放置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12.5μg/mL的Approtinin对鹿茸促增殖活性有促进作用,并且对鹿茸样品高温放置有明显的保护作用,6.25μg/mL时效果最佳(P<0.05)。12.5μg/mL的Pepstatin表现出对鹿茸促增殖活性的加强作用,并表现出对鹿茸样品高温放置的保护作用,但数据无统计学差异。结论:3种蛋白酶抑制剂中胰蛋白酶抑制剂对鹿茸促细胞增殖活性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 李祎王春梅王瀚民丁倩男董玲戴俊东
- 关键词:噻唑蓝比色法胰蛋白酶抑制剂
- 梅花鹿鹿茸不同部位蛋白双向电泳谱图比较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梅花鹿鹿茸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双向电泳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比较不同部位梅花鹿鹿茸的蛋白图谱差异。方法:使用含7 mol/L尿素、4%CHAPS、2 mol/L硫脲、65 mmol/L DTT、1 mmol/L PMSF和0.2%Bio-Lyte的溶液为蛋白裂解液提取鹿茸不同部位的总蛋白,采用固相pH 3~10线性梯度,7 cm胶条进行第一向聚焦,并对等电聚焦参数进行优化,12%SDS聚丙烯凝胶进行第二向电泳,得到的凝胶经考马斯亮蓝染色后用PDQuest软件进行图谱比较分析。结果:3个部位总蛋白含量及蛋白点数从上到下依次降低,将3个图谱经软件分析获得18个差异蛋白点,同时初步得到每个蛋白点的等电点、分子量以及灰度值。结论:优化了适合梅花鹿鹿茸蛋白的双向电泳方法;不同部位鹿茸蛋白双向电泳图谱存在明显差异。
- 丁倩男王春梅戴俊东董玲
- 关键词:梅花鹿鹿茸双向电泳
- 传统热炸法对梅花鹿鹿茸不同部位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 2018年
- 探究传统热炸炮制方法对鹿茸不同部位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传统热炸法对梅花鹿鹿茸进行炮制,Bradford法检测鹿茸可溶性蛋白含量;ELISA方法检测并比较鲜鹿茸与炮制鹿茸上部、中部、下部的表皮生长因子(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含量差异。结果,鲜鹿茸上部EGF、IGF-1、NGF的含量分别为2.45ng/mL、18.18ng/mL和14.58ng/mL;中部分别为0.94ng/mL、7.79ng/mL和7.95ng/mL;下部IGF-1、NGF的含量分别为1.19ng/mL和2.47ng/mL,未检测到EGF。炮制鹿茸上部EGF、IGF-1、NGF的含量分别为0.28ng/mL、1.05ng/mL和3.99ng/mL;中部NGF的含量为2.0ng/mL,未检测到EGF、IGF-1;下部3种生长因子均未检测到。梅花鹿鹿茸生长因子含量从顶端到底部依次降低,传统热炸炮制明显降低了各部位生长因子的溶出。
- 邓红梅丁倩男王春梅赓迪戴俊东董玲
- 关键词:梅花鹿鹿茸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神经生长因子溶出量
- 上、中、下部位鹿茸对PC12细胞促增殖和诱导分化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鲜品鹿茸上、中、下部位对PC12细胞的促增殖和诱导分化作用。方法:采用BCA试剂盒法测定样品的蛋白浓度;以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株PC12细胞为研究模型,以MTT法检测鲜鹿茸上、中、下不同部位,不同浓度(5、10、50、100、200、300、500、800 mg·m L-1)的水提液对PC1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显微观察计数法评价上、中、下不同部位,不同浓度的鲜鹿茸对细胞的促分化能力,统计分析细胞分化率。结果:鹿茸上、中、下部位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为13.18、12.16和9.08 mg·m L-1;所有样品对细胞增殖均有促进作用,且呈现浓度效应。鹿茸上部促增殖能力最强,中部其次,下部最低。上部高浓度样品的促增殖率可达到60%,中部与上部样品的作用效果在高浓度(大于等于300 mg·m L-1)时差异不显著。鹿茸诱导细胞分化的能力,上部最强,中部和下部依次降低。随样品浓度增加,细胞分化率增加,当浓度为800 mg·m L-1时,上、中、下部位对细胞的分化率分别为91.38%、80.29%、76.52%。中部与下部样品对细胞分化程度的影响相差不大。
- 田敬欢王春梅高雅董玲
- 关键词:鹿茸PC12细胞细胞增殖诱导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