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1899)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相关作者:李洪连代君丽崔磊李洪杰袁虹霞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线虫
  • 5篇小麦
  • 5篇抗性
  • 4篇孢囊
  • 4篇孢囊线虫
  • 4篇小麦品种
  • 4篇禾谷
  • 4篇禾谷孢囊线虫
  • 4篇HETERO...
  • 3篇抗性遗传
  • 3篇抗性遗传分析
  • 2篇太空
  • 2篇侵染
  • 2篇AVENAE
  • 1篇燕麦
  • 1篇燕麦孢囊线虫
  • 1篇致病型
  • 1篇普通小麦
  • 1篇普通小麦品种
  • 1篇小麦根

机构

  • 6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河北科技师范...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李洪连
  • 3篇邢小萍
  • 3篇代君丽
  • 3篇崔磊
  • 3篇袁虹霞
  • 2篇唐文华
  • 2篇李洪杰
  • 2篇宗莹莹
  • 1篇孙君伟
  • 1篇王晓鸣
  • 1篇侯兴松
  • 1篇简恒
  • 1篇年高磊
  • 1篇刘珂
  • 1篇孙炳剑
  • 1篇高秀
  • 1篇胡艳峰

传媒

  • 2篇作物学报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抗性小麦品种对菲利普孢囊线虫(Heterodera filipjevi)侵染的反应
禾谷孢囊线虫病(Cereal Cyst Nematode,CCN)已经对我国很多地区的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目前,为害我国小麦的主要病原线虫为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avenae)和菲利普孢囊线虫(H.fili...
崔磊高秀王晓鸣唐文华李洪连李洪杰
关键词:抗性机制侵染
文献传递
普通小麦品种中育6号对两种禾谷孢囊线虫的抗性遗传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为了解小麦品种中育6号对菲利普孢囊线虫(Heterodera filipjevi)焦作博爱群体和燕麦孢囊线虫(H.avenae)郑州荥阳群体的抗性遗传特点,在前期对该品种对两种禾谷孢囊线虫群体抗性鉴定的基础上,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分析了温麦19×中育6号杂交组合F2代群体抗性分离状况。结果表明,中育6号对两种禾谷孢囊线虫的抗性表现均为数量性状遗传,且由一对主基因控制。其对H.avenae郑州荥阳群体的抗性存在负向部分显性,是显性基因和加性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以加性效应为主,抗性主基因遗传率为59.35%;对H.filipjevi焦作博爱群体的抗性表现为负向完全显性效应,主基因遗传率为38.12%。
宗莹莹代君丽袁虹霞邢小萍孙炳剑李洪连
关键词:AVENAE抗性遗传
不同抗性小麦根与菲利普孢囊线虫(Heterodera filipjevi)互作的表型特征被引量:8
2012年
菲利普孢囊线虫(Heterodera filipjevi)是最近在我国新发现的小麦病原线虫,在黄淮冬麦区对小麦生产构成威胁。2009—2011年2个生长季在河南省许昌市进行的田间病圃抗性鉴定中,小麦-黑麦6R(6D)染色体代换系(带有抗病基因CreR)对H.filipjevi Hfc-1致病型表现高抗反应型(HR),小麦品种太空6号表现中抗反应型(MR),其亲本品种豫麦49表现高感反应型(HS)。利用Pluronic F-127胶体为介质,研究了不同抗性小麦品种根尖对线虫的吸引性。结果显示,无论品种的抗性水平如何,其根尖单独存在时均能够吸引线虫的二龄幼虫;当3个品种(系)的根尖同时存在时,6R(6D)根尖吸引的二龄幼虫数量显著少于太空6号和豫麦49。采用酸性品红-次氯酸钠染色法观察线虫对根系的侵染,发现不论抗性水平高低,二龄幼虫都能侵入寄主根的组织,但至侵染后期,6R(6D)和太空6号根中的线虫数量显著少于豫麦49。这些结果表明,虽然线虫能够侵入抗病品种的根组织,但是大部分二龄幼虫却不能继续发育而形成孢囊。这为了解小麦对H.filipjevi的抗性机制提供了实验证据。
崔磊高秀王晓鸣简恒唐文华李洪连李洪杰
关键词:侵染
小麦品种太空6号对Heterodera avenae郑州群体的抗性遗传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通过多年室内接种和田间病圃抗性鉴定,发现普通小麦品种太空6号对燕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郑州群体具有较好的抗性。以抗病品种太空6号为父本、感病品种豫麦47为母本配置杂交组合构建遗传分离群体,通过田间病圃鉴定和室内接种鉴定对太空6号进行了抗性遗传分析。发现豫麦47×太空6号杂种F2代单株孢囊量为连续分布,具有数量性状特征;F2代群体单株孢囊量分布图呈偏态分布,说明存在明显的主效基因。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单个分离世代分析方法,分析豫麦47×太空6号杂种F2代群体在室内接种二龄幼虫和田间病圃中对H.avenae郑州群体的抗性遗传效应均符合B-2模型,推测太空6号对H.avenae的抗性由2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主基因表现为加性-显性效应,在室内人工接种和田间病圃鉴定条件下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73.54%和86.90%,说明太空6号对燕麦孢囊线虫郑州群体的抗性是主效基因起主要作用。
代君丽崔磊刘珂宗莹莹袁虹霞邢小萍李洪杰李洪连
关键词:小麦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小麦品种太空6号和中育6号对禾谷孢囊线虫Ha43致病型的抗性遗传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分别构建了感病亲本温麦19同太空6号和中育6号的杂交组合F2代分离群体。禾谷孢囊线虫(Cereal cyst nematode,CCN)须水群体的致病型为一种新致病型Ha43,为了明确太空6号和中育6号对Ha43致病型的抗性遗传特点,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mixed major gene plus poly-gene inheritance model)分析法,分析了温麦19×太空6号和温麦19×中育6号杂交组合F2代群体的抗性分离情况。结果表明,太空6号和中育6号对Ha43的抗性遗传效应均表现为数量性状遗传。太空6号对Ha43的抗性遗传效应符合B-1模型,推测太空6号对CCN的抗性由2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主基因表现为加性-显性-上位性效应,抗性主基因遗传率为95.40%。中育6号对Ha43的抗性遗传效应符合B-2模型,推测中育6号对CCN的抗性由2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主基因表现为加性-显性效应,抗性主基因遗传率为90.31%。
石颖斐胡艳峰代君丽李洪连
关键词:禾谷孢囊线虫抗性遗传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对禾谷孢囊线虫荥阳群体抗性研究
小麦禾谷胞囊线虫病在我国黄淮麦区发生与分布已较为广泛。线虫侵染小麦的根部,造成根系发育不良,分蘖减少,一般使小麦减产20%~30%,严重时减产70%左右。该病害属于典型的土传病害,利用杀线虫剂防治该病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
袁虹霞李洪连邢小萍孙君伟年高磊侯兴松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