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04KZ07)
-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张美娟李宇琛张玉兰邢喜玲郭绪昆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市海河医院天津市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静息与负荷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识别存活心肌的对比研究
- 2010年
- 目的探讨负荷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MCSE)对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评价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心肌梗死患者30例。首先在静息状态下行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MCE),MCE心肌灌注结果采用半定量评价。多巴酚丁胺负荷静脉滴注剂量分别为5、10、20μg·kg^(-1)·min^(-1),每期3 min观察心率、血压变化于达到负荷剂量后再次行MCE,并以^(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PET)作为金标准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MCE总共评价360个梗死节段,静息MCE评价1、0.5、0分为264、22、74个节段。多巴酚丁胺负荷MCSE评价1、0.5、0分为286、30、44个节段,评价MCE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8.10%、88.89%,kappa=0.285(P<0.01)。评价MCSE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21%、88.89%,kappa=0.746(P>0.05)。结论MCE及MCSE安全性良好。MCE及MCSE均与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梗死部位有较好的相关性,以PET作为金标准,MCSE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评价梗死节段内存活心肌的较好方法。
- 郭绪昆张玉兰邢喜玲李宇琛
- 关键词:多巴酚丁胺冠状血管造影术心肌再灌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心肌
-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N末端B型钠尿肽原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住院患者227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145例,风湿性心脏病14例,甲亢性心脏病14例,慢性阻塞肺疾病23例,尿毒症18例,焦虑状态13例,分别检测NT-proBNP水平。结果尿毒症组NT-proBNP水平(24113.4±14178.41pg/ml)高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组(7051.90±7667.19pg/ml),风湿性心脏病组(1172.82±867.97pg/ml)及甲亢性心脏病组(1048.40±707.29pg/ml)NT-proBNP水平低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组而高于慢性阻塞肺疾病组(235.65±247.05pg/ml),焦虑状态组(37.34±10.75pg/ml)低于其余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湿性心脏病组与甲亢性心脏病组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组血红蛋白浓度与NT-proBNP水平呈负相关,肌酐、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I及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成正相关(P<0.05),结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可由多种疾病引起,测定NT-proBNP水平有助于鉴别诊断,同时其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
- 张美娟
- 关键词:N末端B型钠尿肽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