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033028)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王晓飞范亚伟南欣荣焦艳军齐鸿亮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镜
  • 1篇电镜观察
  • 1篇电子扫描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化
  • 1篇血液供给
  • 1篇牙植入体
  • 1篇植入
  • 1篇植入体
  • 1篇扫描电镜观察
  • 1篇缺损
  • 1篇缺损重建
  • 1篇种植体
  • 1篇颌骨
  • 1篇颌骨缺损
  • 1篇髂骨
  • 1篇下颌
  • 1篇下颌骨
  • 1篇下颌骨缺损
  • 1篇显微镜

机构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2篇齐鸿亮
  • 2篇焦艳军
  • 2篇南欣荣
  • 2篇范亚伟
  • 2篇王晓飞
  • 1篇孙坚

传媒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纯钛螺旋式种植体在部分血供兔胫骨中结合的扫描电镜观察
2006年
目的探讨种植体在血管化骨中的结合机制,为今后研究种植体在自体骨中的结合提供实验理论依据。方法将纯钛螺旋式种植体植入不同血供的兔胫骨中,部分血供组为A组,完全血供组为B组,术后2,4,8周后分别处死动物,制取标本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种植2周,A组界面存在着缝隙,可见纤维结构,无钙盐沉积。B组界面结合较紧密,有少量钙盐沉积。种植4、8周,A组界面无间隙,结合紧密,有数量不等的钙盐沉积,B组界面有大量钙盐沉积,骨样基质形成。结论纯钛螺旋式种植体能与部分血供的兔胫骨形成良好的骨结合,但形成骨结合的时间晚于完全血供组。
范亚伟南欣荣焦艳军齐鸿亮王晓飞
关键词:显微镜检查电子扫描牙植入体血液供给骨整合
结合螺旋式种植体的非血管化髂骨在下颌骨缺损重建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结合螺旋式种植体的非血管化髂骨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15例患者共38枚种植体植入非血管化髂骨的情况进行研究,采用大体观察、X线片观察,并对种植义齿修复后进行咀嚼效率的测定。结果种植体植入非血管化髂骨后稳定性良好,但2例下颌骨缺损较大的(>8 cm)病例,术后半年发现种植体骨界面有较明显吸收。种植义齿修复后,患者咀嚼效率接近正常,表明结合种植体的非血管化髂骨修复下颌缺损,可早期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结论结合螺旋式种植体的非血管化髂骨修复下颌骨缺损可以早期实现下颌骨的功能性重建,但大范围的下颌骨缺损不宜用此法修复。
范亚伟南欣荣焦艳军齐鸿亮王晓飞孙坚
关键词:种植体非血管化髂骨下颌骨缺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