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044119614)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丁国善傅宏叶寒青施晓敏郭闻渊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移植物
  • 2篇移植物排斥
  • 2篇排斥
  • 2篇排斥反应
  • 2篇趋化
  • 2篇趋化因子
  • 2篇趋化因子类
  • 1篇移植排斥
  • 1篇移植排斥反应
  • 1篇移植术
  • 1篇移植术后
  • 1篇受体
  • 1篇术后
  • 1篇器官
  • 1篇器官移植
  • 1篇趋化因子及其...
  • 1篇及其受体
  • 1篇急性排斥
  • 1篇急性排斥反应
  • 1篇肝移植

机构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2篇傅宏
  • 2篇丁国善
  • 1篇肖亮
  • 1篇倪之嘉
  • 1篇甘树杰
  • 1篇傅志仁
  • 1篇王正昕
  • 1篇王海梁
  • 1篇郭闻渊
  • 1篇施晓敏
  • 1篇叶寒青

传媒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肝移植术后趋化因子MigI、P10I、TAC的变化对早期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意义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Mig、IP10、ITAC在肝移植术后的变化,探讨其对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2005年449月30例肝移植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理学检查分为急性排斥组(AR,n=9)(排除3例术后感染患者),非急性排斥组(NAR,n=18)。检测患者术前1d及术后1、3、5、7d血清中趋化因子Mig、IP10、ITAC的表达,并与同期住院的肝硬化或肝癌患者(肝癌肝硬化组,n=16)以及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n=16)进行比较。AR组患者分别于确诊当天以及经激素冲击治疗后3、7d检测血清中3种趋化因子的表达,并分析确诊当天3种趋化因子表达与肝脏穿刺活检Banff排斥活动指数(RAI)的相关性。结果:肝移植术前1dAR组、NAR组患者血清Mig、IP10、ITAC表达与肝癌肝硬化组无明显差异,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移植术后3d,AR和NAR组Mig、IP10、ITAC的表达水平均有上升,高于术前1d的表达(P〈0.05)。AR组9例患者分别在术后11、12和14d确诊AR发生,术后各时间点患者血清Mig、IP10、ITAC表达明显高于NAR组(P〈0.01);确诊AR当天Mig、IP10、ITAC的表达与RAI呈正相关(r=0.88、0.94、0.80)。与确诊AR当天相比,经)中击治疗逆转后,3种趋化因子的表达也相应下降(P〈0.01)。结论:肝移植术后血清中趋化因子Mig、IP10、ITAC的表达可作为早期诊断急性排斥反应辅助特异、敏感的指标。
丁国善甘树杰傅宏叶寒青王海梁倪之嘉郭闻渊王正昕施晓敏傅志仁
关键词:趋化因子类肝移植移植物排斥
移植排斥反应中趋化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7年
器官移植术后急、慢性排斥反应是导致移植物功能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趋化因子在器官移植早期表达异常活跃.它们特异性募集T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到移植组织内,激发并加剧炎症发展,致使移植物功能损害。因此.动态监测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状况可成为判断急、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的重要依据;筛选出一个或多个特异性趋化因子或受体作为抗排斥治疗的新靶点对提高器官移植术后疗效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肖亮傅宏丁国善
关键词:趋化因子类受体趋化因子器官移植移植物排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