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750)
-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 相关作者:杨贵波邱趁丽赵辉刘强高彤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不同黏膜上皮细胞中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转录水平的荧光定量RT—PCR比较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定量比较分析不同黏膜上皮细胞中人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MIP-3α)的转录水平。方法体外转录制备MIP-3α RNA标准品,人工合成MIP-3α mRNA序列特异的引物及TaqMan探针。利用TaqMan EZ RT-PCR试剂盒的反应体系和ABI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PCR。通过对RT—PCR产物测序、使用标准品和质控品进行多次独立测试等评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可重复性。随后对不同黏膜上皮细胞系Caco-2、T-84、HeLa和淋巴细胞系PM1中MIP-3α mRNA水平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建立了可用于MIP-3α mRNA水平定量检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好(扩增片段测序结果与参考序列完全一致)、灵敏度高(25斗l反应体系中有5个拷贝就可以检出)、检测样品浓度范围广(10^3~10^10拷贝/m1)。对Caco-2、T-84、HeLa和PM1细胞中MIP-3αmRNA水平的定量分析表明,肠黏膜上皮细胞Caco-2和T-84的MIP-3α mRNA水平比HeLa和PM1细胞高。结论黏膜上皮细胞能表达丰富的MIP-3α,不同黏膜上皮细胞MIP-3α的表达水平可能不同。
- 高彤邱趁丽赵辉刘强邵一鸣杨贵波
- 关键词:黏膜上皮细胞实时荧光定量RT-PCR
- 用PCR-SSP方法检测中国恒河猴Mamu-DRB*W101和Mamu-DRB*W201基因被引量:2
- 2007年
- 利用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specific primers,PCR-SSP)方法扩增中国恒河猴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I类基因Mamu-DRB*W101、-DRB*W201,初步了解中国恒河猴中Mamu-DRB*W101、-DRB*W201基因的阳性率。采集中国恒河猴静脉血,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全血DNA,分别用Mamu-DRB*W101、-DRB*W201特异引物PCR扩增Mamu-DRB*W101、-DRB*W201基因的第二外显子区域,并对扩增出的阳性条带进行测序,与已知序列对比验证序列是否正确。共检测了来自136只中国恒河猴的样本,PCR检测出Mamu-DRB*W101阳性个体10只,Mamu-DRB*W201阳性个体也是10只,其阳性个体所占比率均为7.35%。测序结果表明,PCR扩增产物的核苷酸序列与基因库中的序列完全一致。本研究表明中国恒河猴中存在Mamu-DRB*W101、-DRB*W201基因阳性个体,为中国恒河猴在AIDS研究中的应用及进一步分析中国恒河猴MHC II类基因提供了基础。
- 邱趁丽杨贵波
- 关键词:恒河猴
- 中国恒河猴(Macaca mulatta)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的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研究中国恒河猴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分布频率。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对50只中国恒河猴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所有被检测的恒河猴个体中均存在明显的CD4+CD25+T淋巴细胞亚群;CD4+CD25+T淋巴细胞大约占CD4+T淋巴细胞的9.1%(变化范围为2.6%~18.1%);其中CD4+CD25highT淋巴细胞约占2.5%(0.3%~5.5%)。对不同年龄和性别个体中CD4+CD25+T淋巴细胞频率的初步分析未发现统计学上有年龄或性别差异。结论:中国恒河猴可用于与CD4+CD25+T细胞相关的人类疾病的研究中。
- 杨贵波赵辉邱趁丽邵一鸣
- 关键词:中国恒河猴调节性T淋巴细胞CD4^+CD25^+T淋巴细胞CD4^+CD25^HIGHT淋巴细胞
- 粘膜免疫与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被引量:2
- 2006年
- 粘膜是大多数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的门户。粘膜免疫系统的特异和天然免疫机制阻止了绝大部分粘膜感染的发生。世界范围内约有90%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是通过粘膜发生的。与HIV-1粘膜传播有关的粘膜包括泌尿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粘膜。消化道粘膜不仅在HIV-1侵入机体的过程中作为病毒入侵的门户,而且在HIV-1感染后为病毒的繁殖提供场所。HIV-1感染导致粘膜中CD4+T淋巴细胞不断减少,可能在HIV-1感染后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杀微生物制品或艾滋病疫苗阻断或限制HIV-1跨越粘膜屏障,可能是控制HIV/AIDS粘膜传播的最有效的生物学干预措施。
- 杨贵波邵一鸣
- 关键词:粘膜免疫艾滋病
- 恒河猴(Macaca mulatta)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与SIV/SAIDS疾病进程关系的研究进展
- 2008年
- 邱趁丽杨贵波
- 关键词:恒河猴疾病进程MHC分子杀伤性T细胞MHCI类分子免疫系统细胞
- 人免疫缺陷病毒对不同黏膜上皮细胞系的感染能力的研究
- 2008年
- 目的研究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对不同黏膜上皮细胞系的感染能力。方法用实验室株HIV-1 SF33和2株原代HIV-1(02010561,02010141)分别感染Caco-2、T-84和HeLa3株黏膜上皮细胞和MT-4细胞。接种病毒后间隔3~4d采集培养上清检测P24并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病毒载量;采集细胞提取DNA并用PCR法检测感染细胞中病毒DNA和整合入细胞基因组内的病毒DNA。结果所用3株病毒都可以产毒性地感染阳性对照细胞MT-4,对整合病毒DNA的PCR检测发现它们均能够整合到MT-4细胞基因组内;实验室适应株HIV-1 SF33虽然能够感染所有3株上皮细胞,但它不能整合入Caco-2细胞的基因组中;虽然2株原代分离病毒均能感染T-84细胞,但只有HIV-1 02020141能够整合入T-84细胞的基因组中,原代分离病毒HIV-1 02010561能够感染HeLa细胞,但不能整合到其基因组中。结论虽然HIV-1的实验室毒株和原代分离毒株都可能感染黏膜上皮细胞,但它们在黏膜上皮细胞中建立稳定产毒性感染(感染并产生病毒)的能力因细胞和毒株不同而异。
- 李悦赵辉杜军全宇邢辉陈启民邵一鸣杨贵波
- 关键词:人免疫缺陷病毒黏膜上皮细胞
- 中国恒河猴(Macaca mulatta)外周血Th17细胞及其在SHIV感染后的变化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对正常中国恒河猴(Macaca mulatta)及嵌合猿猴/人免疫缺陷病毒(SHIV)感染过的中国恒河猴外周血中CD4+IL-17A+和CD4-IL-17A+T淋巴细胞的分布频率进行初步观察。方法:用荧光染料标记的单克隆抗体(mAb)对10只中国恒河猴的外周血或PMA+Ionomycin刺激后的PBMC细胞表面的CD3、CD4、CD8及细胞内IL-17A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用FACScalibaur获取染色后的样品,所得数据用CellQuest进行分析。结果:在6只正常中国恒河猴个体中均能检测到IL-17A+淋巴细胞,未经刺激培养的样品中IL-17A+细胞频率很低,但在短期刺激培养后淋巴细胞中具有约1.4%的淋巴细胞为IL-17A+细胞,明显多于刺激前的IL-17A+淋巴细胞;在短期刺激培养后CD3+CD4+淋巴细胞中大约有2.7%的IL-17A+细胞或CD4+Th17细胞。对4只SHIV感染个体中Th17细胞的初步分析未发现它们与正常个体间的统计学差异。结论:与人类相似,中国恒河猴的外周血中也存在一定比例的Th17细胞,为进一步利用恒河猴AIDS动物模型分析HIV/AIDS与Th17细胞的关系提供了基础。
- 邱趁丽赵辉杨贵波
- 关键词:中国恒河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