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30508)
- 作品数:17 被引量:148H指数:8
- 相关作者:刘国道罗燕春黎军平韦吉王东劲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43份黄秋葵种质的ISSR分析被引量:16
- 2009年
- 对Owayadei(Abelmoschus esculentus L.)、Ladies finger(Abelmoschus esculentus L.)、golder kost(Abelmosc hus esculentus L.)、Esoyarido(Abelmoschus esculentus L.)等42个国内外黄秋葵栽培种和野生黄葵(Abelmoschus moschatus Medicus Malv.)进行ISSR分析。结果表明,选用22条引物扩增出306条DNA片段,平均每个引物可扩增出13.9条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271条,占扩增总片段的88.6%。利用扩增结果进行遗传距离分析,构建分子树状图,可把42份黄秋葵栽培种质和野生黄葵分开,同时,可将42份黄秋葵栽培种质材料划分为2个类群。
- 张绪元黄捷刘国道
- 关键词:ISSR聚类分析
- 叶龄与摘花对黄秋葵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研究了叶龄与摘花两因子对黄秋葵018、024和0213品系的叶片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18品系20d叶龄叶片的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024品系30d叶龄叶片的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021品系40d叶龄叶片的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摘花处理降低了018和024品系叶片的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却提高了021品系叶片的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
- 罗燕春黎军平韦吉刘国道
- 关键词:叶龄摘花叶黄素Β-胡萝卜素
- 14个黄秋葵品系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产量比较试验被引量:18
- 2006年
- 选取14个品系黄秋葵在大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它们叶片干物质产量、叶片中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产量差异极显著。004-2品系叶片干物质产量最高,达到4948.0kg/hm2。024-3品系叶片中叶黄素产量最高,理想纯产量达到9261.7g/hm2。018-1品系叶片中β-胡萝卜素产量最高,理想纯产量达到32740.0g/hm2。综合叶片干物质产量、叶片中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产量三方面,018-1、024-3和021品系适合高产规模化种植。
- 刘东祥叶花兰刘国道
- 关键词:叶黄素Β-胡萝卜素
- 黄秋葵作为禽用着色剂的品种比较试验被引量:5
- 2007年
- 通过14个作为禽用着色剂的黄秋葵品系比较试验,分析其种子发芽率、产量(叶片、茎杆、种子)、营养成分(叶片、茎杆)。结果表明:14个品系的种子发芽率差异极显著,其中021和007-1发芽率最高,达到92.5%;叶片和茎杆平均干物质产量差异均亦极显著,004-2叶片干物质产量最高,达到4948kg/hm2,018茎秆干物质产量最高,达到7103.4kg/hm2;008的营养价值最高;种子产量007-1最高,公顷产量大于3000kg。综合评价,018品系作为禽用着色剂较适合推广种植。
- 叶花兰刘东祥刘国道
- 关键词:品种比较试验
- 黄秋葵基因组DNA提取及鉴定被引量:3
- 2008年
- 黄秋葵细胞内含有丰富的果胶类多糖等次生物质,降低了从中提取总DNA的产量和质量。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基因组DNA,采用改进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进行提取,并对总DNA进行了纯度和浓度的鉴定。结果表明,改良的CTAB法可有效去除次生物质对DNA的干扰,降低DNA的粘稠度,样品DNA的质量和纯度较高,可用于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扩增等分子标记分析。
- 黄捷陈晓斌叶花兰刘国道
- 关键词:基因组DNA提取RAPD
- 摘花对黄秋葵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被引量:7
- 2008年
- 通过对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的3个品种021、018、024进行摘除花朵处理,观察其叶片数、分枝数的变化,测量其叶片长、叶片宽、叶片干质量、光合作用、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的含量,探讨摘花对黄秋葵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摘花对不同品种黄秋葵的影响差异较大,其中对018的影响最大,摘花处理叶长和叶宽及光合作用均显著减少,叶片干质量、叶片数和分枝数显著增加,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的含量和产量均显著增加;024次之,摘花处理叶长、叶片干质量、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及产量均显著增加,其他没有显著变化;对021的影响最小;除叶黄素含量增加和光合速率降低外,其他没有显著变化。
- 张绪元刘国道罗燕春韩秀萍
- 关键词:摘花叶黄素Β-胡萝卜素
- 种植密度与氮肥对黄秋葵叶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研究密度和氮肥两因子对黄秋葵018和021品系叶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总体来说,种植密度对黄秋葵叶片产量、茎杆产量和地上生物产量的影响呈现一致的规律。经显著性分析表明,018品系在高密度(即行株距40cm×30cm)下最佳,叶片产量达到3211.0kg/hm2,在低密度(即行株距60cm×50cm)次之,叶片产量达2860.6kg/hm2,中密度(即行株距50cm×40cm)最差;密度对021品系的差异不显著;氮肥对018和021品系叶片产量差异不显著;018和021品系的茎叶比随氮肥水平提高而变小。整体来说,生产上采用40cm×30cm的种植密度和375.0kg/hm2的氮肥水平可获得最大产量和最好的品质。
- 罗燕春刘东祥刘国道
- 关键词:氮肥
- 不同黄秋葵种质对干旱的生理生化反应被引量:8
- 2008年
- 以抗旱性不同的3个黄秋葵种质004-5、SLK-2和B015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结荚期水分胁迫下黄秋葵的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并探讨了这些指标与黄秋葵抗旱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下降;离体失水率、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升高。这些指标在确定种质抗旱方面可以作为参考。
- 韦吉黎军平罗燕春刘国道
- 关键词:生理生化指标抗旱性
- 干旱对黄秋葵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研究在土壤干旱条件下不同黄秋葵种质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差别。[方法]以22个黄秋葵种质为材料,采用干旱伤害率分析法,对其抗旱性进行评价。[结果]干旱对004-5的株高,生物产量和光合作用的伤害率低,对B015的伤害率高;土壤相对含水量下降到30%~35%时,各种质光合指标的日均值有明显差异。[结论]004-5的抗旱性最强,B015对干旱最敏感。
- 韦吉黎军平罗燕春刘国道
- 关键词:土壤干旱光合作用抗旱
- 日粮中添加黄秋葵茎叶粉对大麻花鸡皮肤及脂肪着色的影响被引量:20
- 2006年
-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50日龄体重和脚胫颜色相近的大麻花鸡288只,随机分为6个试验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试验组为占日粮2%、3%、4%、5%的黄秋葵,对照组为不添加黄秋葵组、添加加丽红和加丽黄的混合组,试验共进行42d。研究结果表明:日粮添加3%、4%、5%黄秋葵试验组显著提高了试验鸡皮肤和脂肪的着色效果(p<0.05),而添加2%黄秋葵试验组和2个对照组的着色效果较差;试验组鸡从开始摄取含黄秋葵的饲料到皮肤显现较黄颜色,需要3周左右,4周后达到比较理想的程度,各个部位着色程度大小是:脚胫>胸部>臀部>脂肪>背部;日粮添加黄秋葵茎叶粉对试验鸡的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
- 侯冠彧刘国道王东劲
- 关键词: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