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B10YJ18Q)

作品数:2 被引量:61H指数:1
相关作者:李翠珍徐建春孔祥斌刘霞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工商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农户
  • 1篇都市
  • 1篇生计
  • 1篇土地管理
  • 1篇农户生计
  • 1篇劳动力
  • 1篇劳动力流动
  • 1篇大都市

机构

  • 2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徐建春
  • 2篇李翠珍
  • 1篇孔祥斌
  • 1篇刘霞

传媒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大都市郊区农户生计多样化及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被引量:60
2012年
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采用农户调查数据,设计不同资源群体农户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非系统聚类方法将农户划分为5类(①中等资源禀赋,中等非农收入;②高等资源禀赋,中等非农收入;③中等资源禀赋,低等非农收入;④纯农户;⑤非农户),进而分析了不同资源群体农户的生计多样化特点及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表明:(1)在大都市郊区,农户类型1~3、纯农户和非农户分别采取了农业和非农兼顾、留在农业和脱离农业的生计策略。(2)农户类型1~3和纯农户中,70%农户生计多样化指数分布在2~3之间,且依然呈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较大,选择比例最高,其次是经济作物。(3)农户类型1~3和非农户中,以就地转移方式非农就业是农户家庭劳动力安排的主要选择,且非农就业劳动力年龄最轻和教育水平最高。(4)大都市郊区土地非农化的转型特点促使农户从类型1~4被动地向类型5转化,土地利用效益低下也持续推动了农户生计多样化,同时,农户生计多样化会引发粮食生产能力停滞不前、土地流转和产权调整大规模顺势而生、土壤养分富集等土地利用现象。
李翠珍徐建春孔祥斌
关键词:农户生计土地利用
杭州、绍兴农户劳动力流动与农户土地利用群体类型的Crosstabs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研究目的:根据农户转出劳动力就业形式、流动规模和农户土地利用方式分别进行农户群体类型划分,探讨农户劳动力流动和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以期为制定农村地区发展政策提供基础研究支持。研究方法:针对杭州、绍兴农户劳动力流动的情况,选择了7个村159户农民进行实地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调研地区农户群体类型分划基本清晰,主要为打工主导型和转出滞留型,占调研总数的50.94%、30.80%;(2)45.68%的打工主导型农户和22.45%的转出滞留型农户将土地全部转出用于农业用途,户均转出面积分别为0.12 hm2、0.14 hm2,而32.65%的转出滞留型农户则将全部土地用于耕种粮食作物,户均种植面积为0.13 hm2;(3)各类型农户目前主要为解决家庭消费用粮而耕种土地,64.20%的农户打算今后几年继续上年的土地经营状况,有扩张经营规模的农户比例相对较低。研究结论:根据不同农户群体类型的特点制定对应性实施政策,合理引导永久迁移主导型农户家庭向城镇地区转移,关注劳动力滞留型农户的土地耕种意愿,对其他4类农户群体则制定适宜的劳动力转移和土地利用保障政策。
李翠珍徐建春刘霞
关键词:土地管理劳动力流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