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11zjxk001)
- 作品数:1 被引量:15H指数:1
- 相关作者:浦芳郭庆军王涛李佩芳韦晓丽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刺躯干肌治疗脑卒中后平衡障碍临床研究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观察针刺躯干肌法治疗脑卒中后平衡障碍的临床疗效,为该疗法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符合受试条件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即分为针刺躯干肌组(治疗组)和康复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神经内科的对症处理和针灸科的常规针刺及辨证加减,然后按不同组别分别给予相应的针刺和康复处理。治疗组对背部和腹部躯干肌上选定的穴位进行交替针刺治疗,采用平补平泻法,每次留针40min,期间行针一次,每日一次,一周六次,四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肢体康复治疗。60例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接受Berg平衡量表、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表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指数量表(ADL)积分评定。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对脑卒中后平衡障碍患者的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①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患者的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②治疗后2组组间Berg量表评分比较:治疗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治疗后2组组间Fugl-Meyer比较:治疗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P<0.05)。④治疗后2组组间ADL比较:治疗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⑤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针刺躯干肌法与康复训练法均可以改善脑卒中后平衡障碍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②针刺躯干肌法在改善脑卒中后平衡障碍患者的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优于康复训练法。
- 李佩芳郭庆军浦芳王涛孙培养茆阿文韦晓丽
- 关键词:针刺脑卒中躯干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