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发展基金(2012B0103006)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鲁艺梁文峰邱东范晓强荣茹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更多>>
- 氧化层对裂变偶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研究
- 针对裂变偶的传热过程,建立了基于ANSYS的理论模型,分析了氧化层对裂变偶输出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得到了CFBR-Ⅱ上的实验验证,获得了带氧化层裂变偶的输出响应曲线,且与理论模拟结果一致。结果表明:对于阶跃变化的堆芯温...
- 鲁艺梁文峰李勐
- 关键词:热传导ANSYS
- 文献传递
- 含反射中子的快脉冲堆中子动力学方程研究
- 提出了含有反射中子的快脉冲堆中子动力学方程,并据此开展了快脉冲堆在超瞬发临界状态下产生脉冲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反射中子增加了反应性和脉冲产额,由于反射中子使脉冲波形展宽,波形也不再对称。
- 李兵鲁艺卢伟李勐梁文峰谢奇林范晓强
- 文献传递
- 氧化层对裂变偶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针对裂变偶的传热过程,建立了基于ANSYS的理论模型,分析了氧化层对裂变偶输出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得到了CFBR-Ⅱ上的实验验证,获得了带氧化层裂变偶的输出响应曲线,且与理论模拟结果一致。结果表明:对于阶跃变化的堆芯温度和中子注量,氧化层的存在会给裂变偶的响应性能带来明显影响。
- 鲁艺梁文峰李勐
- 关键词:热传导ANSYS
- 含反射中子的快脉冲堆中子动力学方程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提出了含有反射中子的快脉冲堆中子动力学方程,并据此开展了快脉冲堆在超瞬发临界状态下产生脉冲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反射中子增加了反应性和脉冲产额,由于反射中子使脉冲波形展宽,波形也不再对称。
- 李兵鲁艺卢伟李勐梁文峰谢奇林范晓强
- 裂变偶的研制以及在CFBR-Ⅱ快中子脉冲堆上的初步应用
- 针对快中子脉冲堆CFBR-Ⅱ的瞬态温度动态诊断的难题,从分析瞬变温度场中子致热的原理出发,利用裂变材料作为热偶接点,设计了以裂变偶作为传感元件的瞬变温度测量传感器。设计中选用裂变珠直径约为1 mm,细热偶丝的直径约为0....
- 鲁艺卢伟李勐荣茹
- 关键词:裂变
- 文献传递
- 燃料元件在热冲击下基于ANSYS的动态响应仿真被引量:3
- 2014年
- 燃料元件中裂变引起的热冲击应力是核临界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采用ANSYS有限元程序中的二维plane182、plane183和三维solid187、solid45单元模型对脉冲加热的铀钼合金厚壁球壳进行了仿真,以一维热弹性力学方程的数值解为基准获得了不同模型计算误差。与国外用于核反应堆工程设计和研究的程序相比,采用plane183或solid187模型因能更严格地满足理论边界条件,具有更小的计算误差。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核反应堆瞬态过程研究以及燃料元件设计提供了参考。
- 梁文峰邱东杨成德范晓强谢奇林尹延朋
- 关键词:热冲击核临界安全ANSYS动态仿真
- 基于裂变偶的瞬态温升传感器技术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针对快中子脉冲堆CFBR-Ⅱ的瞬态温度动态诊断的难题,从分析瞬变温度场中子致热的原理出发,利用裂变材料作为热偶接点,设计了以裂变偶作为传感元件的瞬变温度测量传感器。设计中选用裂变珠直径约为1 mm,细热偶丝的直径约为0.05 mm。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解决了裂变偶的制作工艺,实现了对裂变偶输出微弱信号的线性放大,并以Labview为开发平台,通过一系列实验获得了裂变偶在CFBR-Ⅱ堆超瞬发临界状态下的瞬态温升,观测到了裂变偶在CFBR-Ⅱ堆3个不同位置的瞬态温升-时间响应曲线。同时,针对裂变偶在瞬变辐射场下的热传导损失进行了理论估算,排除了热损失带来的测量误差。
- 鲁艺卢伟李勐荣茹
- 关键词:CFBR-II堆裂变
- 基于晶体三极管的不同中子能谱等效性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辐射损伤等效性系数是评价不同中子能谱对样品的实验损伤差异的关键。利用晶体管直流增益的倒数与中子注量呈线性关系这一特点,采用参数一致性好的硅双极晶体管3DG121C作为位移损伤探测器,通过在线监测晶体管直流增益随累积中子注量的变化,分别获得了CFBR-II堆两个特定位置的损伤常数,推导出了不同中子能谱间的辐射损伤等效系数。结果表明,CFBR-II不同位置的辐射损伤没有显著差异。
- 鲁艺邱东邹德惠荣茹
- 关键词:硅双极晶体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