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1212011085524)
- 作品数:4 被引量:50H指数:2
- 相关作者:郑绵平张震于常青罗晓峰齐文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云南省江城地区盐盆地重力勘探与深部找钾启示被引量:6
- 2019年
- 云南省江城勐野井钾盐矿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唯一固体钾盐矿。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近几年通过野外地质、地球物理及钻井勘探,认为钾盐来自深部侏罗系,并沿断裂构造带挤压塑流到表层,可能在深部还存在大面积的“盐源”。为实现找矿突破,亟须了解控制盐矿形成的构造及围岩的三维结构特征。通过对江城地区高精度重力数据位场分离、边缘检测、3D物性反演的地球物理处理与解释,获得了勐野井地区江城湖盆的基底变化、断裂展布等地质信息,确定了研究区构造格架、地下密度体的三维分布与岩盐矿的关系,推断在勐野井矿区西北深部可能还有侏罗系盐岩甚至钾盐的存在,该地区将是未来找矿工作的重点。研究成果为江城地区下一步钾盐矿勘查提供了线索和依据。
- 刘璎郑绵平于常青张震高磊
- 关键词:重力勘探边缘检测
- 蔡希斯坦盆地二叠纪钾盐成矿条件和资源开发利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笔者对德国几个在产钾盐矿山实地考,察以及与德国钾盐研究机构的技术交流,并结合大量文献资料,对德国钾盐地质条件、开发现状以及开采技术的发展进行综述,为国内找钾和钾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借鉴。德国钾盐产于上二叠纪蔡希斯坦盆地(Zechstein Basin),位于相对稳定的陆块浅海陆架区,主要通过浅陆棚阶段和次深陆棚阶段形成。蔡希斯坦盆地已识别出8个盐沉积旋回(Z1-Z8),每个旋回的沉积方式大致相同,沉积层序自下而上通常为:碎屑岩→碳酸盐→硬石膏→岩盐→钾盐层→硬石膏顶板。德国二叠纪超大型钾盐盆地的发现,表明海相沉积盆地是地球的可溶性钾盐主要储存库,印证了海相钾盐常形成于次盆地中。同时,通过对钾盐层顶底板和钾盐样品的化学分析,研究特定元素(Br、Rb)的变化,作为国内找钾的指标。钾盐的开采主要分为旱采法和水采法2种,传统上以旱采法为主,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水采法相对旱采法有诸多优势。
- 罗晓峰郑绵平齐文陈文西
- 关键词:综合利用
-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盆地泥盆纪钾盐区域成矿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钾盐矿床是世界上最大的钾盐矿床,以规模大、矿层厚、品位高、有害杂质少著称。对中川国际矿业控股有限公司位于萨斯喀彻温省的"中钾"项目矿区内2008—2009年完钻的5口钻井岩心进行了沉积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该项目区域成钾与萨斯喀彻温省目前在产钾矿成矿状况相近,钾石盐资源巨大、埋藏浅、分布广,其钾盐层埋藏深度略深于目前在产钾盐矿。萨斯喀彻温省钾盐矿床成矿稳定连续,以钾石盐为主,光卤石少,矿床自东北向西南方向以极小的倾角倾斜,从曼尼托巴省的露头一直倾斜到萨斯喀彻温省南部达到2750 m深,表明该钾盐区仍然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待勘探开发。
- 罗晓峰郑绵平齐文
- 关键词:泥盆纪
- 云南江城勐野井钾盐成矿新认识被引量:45
- 2014年
-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滇西南以往地质调查研究资料,而从中发现存在的疑点,从新特提斯形成局限海的成盐背景和滇西南特定的复杂的地质构造条件出发,通过大量地面地质调查、沉积相、盐构造及水化学研究,推断勐野井地区勐野井组中马尾丝状钾盐矿体可能是沿断层由深部侏罗纪含钾岩系挤压塑流到表层来的。因财制宜,选用低频大地电磁法(EH4)、高精度电磁频谱探测法(MES)轻便适用的物探手段,同时结合以往重力勘查(1/10万),综合分析表明,该区深部有多组盐层存在。为验证上述找钾新思路,部署了2口钾盐中深钻,其钻探成果与该认识相一致。其中第1钻井(MK-1)已完钻,在中侏罗统花开左组中部钻遇厚70 m含钾岩盐层;第2钻井(MK-2)已钻遇花开左组上部含膏岩系。与此同时,还进行了Sr同位素和包体测温以及盐体构造和沉积特征等分析。综上所述,论证了勐野井钾盐成矿机制,提出了深部侏罗系盐底辟浅部贯入的"二层楼成矿模式"。以此为指导,部署了区域性高精度重力测量(1/5万)、MES探测和浅钻工程,拓展了兰坪—思茅成盐带深、浅部找钾前景。
- 郑绵平张震尹宏伟谭筱虹于常青施林峰张雪飞杨尖絮焦建武国朋
- 关键词:特提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