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NJ06073)

作品数:13 被引量:83H指数:5
相关作者:刘宗昌任慧平王海燕李文学计云萍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金属学及工艺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0篇贝氏体
  • 4篇形核
  • 3篇碳化物
  • 3篇铁素
  • 3篇铁素体
  • 3篇热激活跃迁
  • 3篇化物
  • 3篇发动机
  • 3篇奥氏体
  • 3篇贝氏体铁素体
  • 2篇气动发动机
  • 2篇组织形貌
  • 2篇扩散
  • 2篇9CR2MO...
  • 2篇表面浮凸
  • 1篇等温
  • 1篇等温淬火
  • 1篇形核长大
  • 1篇形核机理
  • 1篇形貌

机构

  • 13篇内蒙古科技大...

作者

  • 10篇刘宗昌
  • 9篇任慧平
  • 7篇王海燕
  • 6篇李文学
  • 4篇计云萍
  • 3篇王玉峰
  • 3篇张自雷
  • 3篇魏毅立
  • 2篇段宝玉
  • 2篇周金生
  • 2篇田春雨
  • 1篇罗家涛
  • 1篇马林
  • 1篇杨智利

传媒

  • 2篇钢铁研究学报
  • 2篇材料热处理学...
  • 2篇热处理
  • 1篇制造业自动化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理化检验(物...
  • 1篇自动化技术与...
  • 1篇中国体视学与...
  • 1篇热处理技术与...
  • 1篇中国测试

年份

  • 3篇2015
  • 5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动发动机在热发电中的功率问题
2015年
通过对二冲程气动发动机的活塞做功进行研究,建立活塞位移的数学模型,并对其傅里叶变换来简化位移公式。然后分析了活塞等压推动过程和绝热膨胀过程,进行了功率计算和MATLAB仿真。实验表明,在不同的气体压力和进气阀开通的截止角度情况下,气动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变化,为气动发动机在热发电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有效的依据。
魏毅立马林张自雷罗家涛
关键词:气动发动机傅里叶变换功率计算MATLAB仿真
贝氏体相变新机制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21世纪以来,内蒙古科技大学在贝氏体相变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新成果。指出了过渡性是贝氏体相变的主要特征;提出了贝氏体的新定义和贝氏体相变的新机制;贝氏体相变在晶界形核,晶核是单相贝氏体铁素体(BF),不是BF共析分解;在贫碳区形核,是贫碳的γ→α的无扩散相变,不是切变过程,而是以界面替换原子非协同热激活跃迁方式形核长大;钢中贝氏体碳化物(Bc)在γ/α相界面上形核,向BF中长大,最终被铁素体包围,也是以界面原子热激活跃迁方式进行的。
刘宗昌王海燕
关键词:贝氏体热激活跃迁
贝氏体铁素体形核长大的热激活迁移机制被引量:15
2007年
应用QUANTA-400型环扫电镜研究了20CrMo钢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长大,提出了原子热激活迁移的形核机制。认为过冷奥氏体在孕育期中,依靠成分涨落,形成贫碳区,由于三种涨落的非线性正反馈作用使奥氏体晶格瓦解,建构α核坯,铁原子和替换原子以热激活迁移方式转入α核坯中,以界面过程控制方式形成贝氏体铁素体晶核,并且迅速长大。
刘宗昌王海燕任慧平李文学王玉峰
关键词:贝氏体形核
过冷奥氏体转变产物的表面浮凸被引量:14
2009年
研究相变产物的浮凸现象具有理论意义,一直受到重视。近年来,应用原子力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先进设备,不仅精确观测了马氏体、贝氏体表面浮凸,还发现珠光体表面浮凸。本文综合阐述了过冷奥氏体转变为一系列相变产物的表面浮凸现象。发现珠光体(P)贝氏体(B)、马氏体(M)的表面浮凸均为帐篷型(∧)或N型,浮凸高度一般为数十nm,有平直的坡面,马氏体浮凸也不独具N型特征。各浮雕花样均对应于其各自的组织形貌。浮凸成因复杂,也是一种热处理畸变。过冷奥氏体的相变均为一级相变,即均有体积变化,转变为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时,均发生体积膨胀(比容增大)。表面浮凸是过冷奥氏体在试样表面上转变的表现,新相在试样表面形成与其在内部产生所处环境不同,相变阻力不等,新相膨胀在垂直于试样表面的外向上自由度较大,铁素体、渗碳体、贝氏体铁素体、马氏体等新相均向外鼓起。因此,表面浮凸的的根源是各相比容差,相变时试样表面不均匀体积膨胀所致。表面浮凸是过冷奥氏体在试样表面上发生相变时的普遍现象,不为某一相变所独有。
刘宗昌王海燕任慧平
关键词:奥氏体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表面浮凸比容
一种活塞式电控配气气动发动机控制系统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电控配气气动发动机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由处理器、曲轴位置传感器、配气机构、功率驱动模块等硬件组成。根据电控气门的进排气控制时序,进行模块化软件设计,搭建电控配气气动发动机系统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实验表明,整体方案可行,配合软硬件设计,可以实现对气动发动机的良好控制。
魏毅立田春雨张自雷杨智利周金生
关键词:气动发动机DSP绝对式编码器
上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及长大被引量:3
2009年
贝氏体铁素体的长大速度与转变机制密切相关。应用QUANTA-400型环扫电镜,观测了20CrMo钢和35CrMo钢的贝氏体铁素体形核及长大情况。结果表明,上贝氏体铁素体在原奥氏体晶界形核,可沿着晶界生长,也可平行地向晶内长大。测得贝氏体铁素体片条沿晶界延伸的平均速度为14998 nm/s,而向晶内长大线速度为17763 nm/s。应用计算和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贝氏体片条的长大机制,认为在晶界形成的上贝氏体铁素体晶核与两侧的奥氏体不同时具有共格界面,因此不能以共格切变长大。按照体扩散和界面扩散进行理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铁素体长大速度比实测值小3-4个数量级,因此扩散-台阶机制不能成立。另外,提出了上贝氏体铁素体晶核长大的原子热激活跃迁机制。
刘宗昌王海燕段宝玉任慧平李文学
关键词:贝氏体铁素体形核扩散热激活跃迁
电磁气门发动机的活塞位移计算
2015年
由于活塞位移是曲轴转角的非线性函数,在DSP控制器中不易实现在线实时计算,不利于对气门及时、准确地控制。为此,对活塞位移与曲轴转角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傅里叶展开分析,推出一个简化的位移计算式来替代原有的复杂非线性位移计算,用Matlab对误差进行仿真分析,并成功应用于二冲程电磁气门气动发动机控制系统。实验表明:采用该近似计算,误差可以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发动机能够平稳、可控、高效地运行。
魏毅立周金生张自雷田春雨
关键词:误差分析
碳含量对铬钼钢贝氏体组织形貌的影响被引量:8
2008年
取超低碳的高纯钢和12CrMo、20CrMo、35CrMo、9Cr2Mo和GCr15等工业用钢,淬火时发生中温转变,然后应用QUANTA-400型环境扫描电镜观察贝氏体组织形貌的变化。发现,随着碳含量的增加,过冷奥氏体在中温区的转变,由块状相变到低、中碳无碳化物贝氏体转变,演化到高碳羽毛状上贝氏体和竹叶状下贝氏体。表明含碳量对贝氏体形貌产生显著的影响。探讨了影响机制,认为:(1)块状转变与贝氏体相变有亲缘关系。贝氏体相变时由成分涨落形成贫碳区,并且在贫碳区中形核(BF),它与块状转变的γ→α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属于非协同型的无扩散相变。依靠原子的热激活跃迁进行界面移动的过程,新相可连续长大。(2)随着碳含量的增加,在贝氏体铁素体片条之间留下富碳的奥氏体薄膜,铁素体片条之间不能融合时,则得到无碳贝氏体;如果BF片条之间的富碳奥氏体中析出碳化物,则形成羽毛状上贝氏体;如果在BF/γ相界面上析出碳化物,将贝氏体片分割成许多细小的亚单元,则得到竹叶状下贝氏体。
刘宗昌计云萍任慧平李文学王海燕
关键词:贝氏体碳化物热激活跃迁
贝氏体碳化物的形貌及形成机制被引量:22
2008年
通过对多种工业用钢贝氏体碳化物的电镜观察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贝氏体碳化物呈短棒状、层片状、纤维状、楔形等形形色色的形貌。在贝氏体铁素体(BF)内部不具备形成碳化物的条件。贝氏体碳化物在BF/γ相界面上形核,并沿着相界面长大。上贝氏体的θ(Fe,M)3C与铁素体片条大体上平行排列;下贝氏体碳化物以楔形长入铁素体亚单元之间,或长入富碳奥氏体中,并且与铁素体主轴方向呈现交角分布。上、下贝氏体中碳化物停止长大后均可被铁素体包围,表现在形态上是分布在贝氏体铁素体中。贝氏体碳化物形成过程中,碳原子长程扩散,而铁原子和置换原子以热激活跃迁的方式,沿着界面位移,实现晶格改组。
刘宗昌王海燕王玉峰任慧平李文学
关键词:贝氏体碳化物扩散
贝氏体铁素体形核机理求索被引量:27
2007年
应用试验和综合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贝氏体铁素体的晶核尺度及其形成机理。认为过冷奥氏体中,存在并且能够形成贫碳区。依靠成分涨落、结构涨落和能量涨落,及其非线性的正反馈作用使奥氏体点阵瓦解,建构α核坯,铁原子和替换原子以热激活跃迁方式转入α核坯中,以界面过程控制方式成长为贝氏体铁素体晶核。从贝氏体亚单元和精细孪晶的实测尺寸推测晶核的尺度为在长度和宽度上应当小于1nm,有几个原子层厚,呈片状。
刘宗昌王海燕任慧平李文学
关键词:贝氏体铁素体形核切变奥氏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