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05-2-065)
-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李勇李婷田卫东于湄郭维华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大鼠脂肪干细胞两种培养方法的比较
- 2014年
- 目的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和胶原酶消化法体外培养大鼠脂肪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s),并对两种培养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分离SD大鼠腹股沟处脂肪组织,分别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和胶原酶消化法获取ADSCs,并对其进行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观察细胞形态,比较细胞的产量和增殖能力;分别用化学成脂诱导剂和化学成骨诱导剂诱导ADSCs分化,观察其分化情况,并计算成脂量。结果组织块培养法和胶原酶消化法培养ADSCs的成功率分别为79%和53%,获得的第4代ADSCs多为成纤维细胞样,长梭形或纺锤形,无形态学差异,传至第8代,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传代后细胞性状均一,生物学特性稳定;培养第7天,组织块培养法每毫克脂肪组织获得的细胞产量高于胶原酶消化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代ADSCs生长曲线均为相似的"S"型,细胞倍增时间分别为96.56和95.84 h;ADSCs均可向脂肪细胞和骨细胞方向分化,培养第7天,两组间成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组织块培养法是更适合的体外获取ADSCs的方法。
- 李婷李勇李晓东
-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组织块培养法胶原酶消化法成脂分化成骨分化
- 脂肪组织分泌物中蛋白浓度对诱导脂肪干细胞成脂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胎牛血清(FBS)对体外培养获取的脂肪组织分泌物(ATE)诱导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s)成脂能力有无影响,并探讨ATE中不同蛋白浓度对诱导大鼠ADSCs成脂、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培养大鼠ADSCs并传代,对ADSCs成骨和成神经诱导,采用茜素红染色和神经丝蛋白(NF)免疫荧光检测鉴定。含有FBS和无FBS的培养基对脂肪组织块进行培养并收集ATE,对第4代ADSCs进行诱导,第7d时油红染色鉴定并计算成脂率;收集无FBS培养基获取的ATE,分为不同蛋白质量浓度组(100μg/mL、250μg/mL、500μg/mL组),对第4代ADSCs进行成脂诱导,观察各组成脂率;并观察不同蛋白质量浓度组对ADSCs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培养的ADSCs成骨和成神经诱导后茜素红染色和NF免疫荧光染色阳性;获取ATE时添加或不添加FBS,在第3d时均能诱导ADSCs成脂,第7d时的成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TE 500μg/mL组较100μg/mL、250μg/mL组成脂率高(P均<0.05),细胞培养2d后,3个不同蛋白质量浓度组均抑制细胞增殖,不同蛋白质量浓度间细胞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TE中不同蛋白质量浓度对细胞的迁移无影响。结论无FBS的培养基获取的ATE,短期内对ADSCs成脂能力没有影响;ATE蛋白浓度与ADSCs成脂率有关。
- 李婷李勇田卫东郭维华于湄李晓东
-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