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00833)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赵粹英施征吴焕淦赵天平马晓芃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江西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纤维化
  • 5篇肝纤维化
  • 3篇电针
  • 2篇型胶原
  • 2篇受体
  • 2篇鼠肝
  • 2篇四氯化碳
  • 2篇肝纤维化大鼠
  • 2篇肝组织
  • 2篇MRNA表达
  • 2篇大鼠肝
  • 2篇大鼠肝组织
  • 1篇调节激酶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调节
  • 1篇信号调节激酶
  • 1篇受体表达
  • 1篇受体影响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外

机构

  • 4篇上海市针灸经...
  • 3篇江西省中医院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4篇马晓芃
  • 3篇赵天平
  • 3篇吴焕淦
  • 3篇施征
  • 3篇赵粹英
  • 2篇闵友江
  • 2篇杨珊
  • 1篇齐丽珍
  • 1篇谭琳蓥
  • 1篇杨玲

传媒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Journa...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09
  • 3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电针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探讨电针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电针治疗组、药物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应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电针治疗组采用电针肝俞、足三里治疗,药物治疗组采用秋水仙碱治疗。应用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胶原纤维增生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肝组织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肝组织胶原增生,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均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治疗组大鼠肝组织胶原面积明显减少,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电针肝俞、足三里能够下调肝纤维化大鼠Ⅰ、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该作用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重要分子机制。
闵友江马晓芃赵天平吴焕淦施征杨珊谭琳蓥赵粹英
关键词:电针肝纤维化
电针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_1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电针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1及其受体(TβRⅠ、TβRⅡ)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W 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和电针组。应用四氯化碳皮下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电针组选取足三里和肝俞进行电针治疗,秋水仙碱组采用秋水仙碱灌胃治疗。应用HE染色和M asson染色方法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胶原增生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TGFβ1、TβRⅠ、TβRⅡ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胶原沉积面积明显增加,TGFβ1、TβRⅠ、TβRⅡ蛋白表达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肝组织胶原沉积面积明显减少,TGFβ1、TβRⅠ、TβR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电针治疗能够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1、TβRⅠ、TβRⅡ蛋白表达,该作用可能是电针减少胶原沉积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马晓芃闵友江吴焕淦施征赵天平齐丽珍杨玲赵粹英
关键词:肝纤维化TGF-Β1
电针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1及其受体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电针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1及其受体(TβRⅠ、TβRⅡ)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电针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和电针组。应用四氯化碳皮下注射诱导...
马晓芃闵友江赵天平吴焕淦施征赵粹英
文献传递
电针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电针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电针治疗组、药物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应用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
闵友江马晓芃杨珊吴焕淦施征赵天平谭琳蓥赵粹英
关键词:电针肝纤维化四氯化碳
文献传递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ERK Phosphorylation in Rats of Hepatofibrosis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电针肝俞、足三里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ERK蛋白激酶磷酸化的干预作用,从分子水平研究电针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药物组。采用30%的四氯化碳橄榄油皮下注射复合含10%乙醇的自来水饮用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电针组选取肝俞、足三里进行电针刺激,药物组采用秋水仙碱灌胃治疗;采用天狼猩红染色方法观察大鼠肝组织胶原增生情况;应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肝组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和磷酸化ERK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胶原沉积明显增加,磷酸化ERK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药物组大鼠肝组织胶原沉积明显减少,磷酸化ERK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电针组和药物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可能通过下调肝组织ERK蛋白的磷酸化,进而阻抑MAPK/ERK信号转导通路,抑制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减少胶原沉积,从而起到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
关鑫吴焕淦马晓芃闵友江赵天平施征谭琳蓥崔学军
关键词:电针肝纤维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四氯化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