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2011A0400202)

作品数:1 被引量:15H指数:1
相关作者:房骄高标何欢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白城师范学院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生态承载力
  • 1篇生态赤字
  • 1篇生态足迹
  • 1篇可持续发展
  • 1篇灰色预测

机构

  • 1篇白城师范学院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篇何欢
  • 1篇高标
  • 1篇房骄

传媒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吉林省生态足迹动态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分析被引量:15
2013年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计算吉林省1998-201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分析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结合生态赤字、生态协调系数、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万元GDP生态赤字、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分析吉林省近13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人均生态足迹在1998-2010年一直保持增长的趋势,从1.7841hm2/人增长到3.2013hm2/人,人均生态承载力从1.3535hm2/人减少到1.3028hm2/人,生态赤字从0.4306hm2/人增大到1.8985hm2/人,吉林省的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在1998-2010年期间,生态协调系数都比较接近1.414,属于基本不协调。生态足迹多样性整体呈下降趋势,发展能力指数由2.1429升到3.0902。万元GDP生态赤字先升后降:从1998年的0.7308hm2/万元升到2002年的0.9888hm2/万元,最后降到2010年的0.6016hm2/万元。灰色预测模型显示:2011-2020年,吉林省人均生态足迹将由3.4833hm2/人增大到5.7022hm2/人,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2978hm2/人降到1.2676hm2/人,生态赤字将由2.1855hm2/人增大到4.4346hm2/人。吉林省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改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大科技创新、提高人民素质,否则,生态赤字将会不断加大,可持续发展状况进一步恶化。
高标房骄何欢
关键词:生态足迹可持续发展灰色预测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