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9-142)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周胜红张斐杨新波陈少宗刘鹏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滨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针灸
  • 6篇中风
  • 4篇针灸治疗
  • 4篇灸治
  • 3篇中风病
  • 2篇取穴
  • 2篇取穴规律
  • 2篇魏晋
  • 2篇金元
  • 2篇金元时期
  • 2篇病机
  • 2篇病因病机
  • 1篇则治
  • 1篇针刺
  • 1篇针刺疗
  • 1篇针刺疗法
  • 1篇治法
  • 1篇治疗中风
  • 1篇治则
  • 1篇治则治法

机构

  • 7篇山东省中医药...
  • 7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滨州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周胜红
  • 2篇杨新波
  • 2篇张斐
  • 1篇刘鹏
  • 1篇陈少宗
  • 1篇李明月
  • 1篇齐鹏

传媒

  • 3篇云南中医中药...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中医药通报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年份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明清时期中风病的针灸治疗规律研究
2015年
目的:研究明清时期针灸治疗中风病的选穴规律及治疗特点。方法:以确定关键词作为检索词进行条文检索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对收集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以中医药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获得了明清时期针灸治疗中风的常用腧穴、常用特定穴、常用腧穴在十四经和人体部位的分布及治疗方法特点。结论:明清时期取穴以阳经腧穴为主,主要分布在头颈及四肢部,以五输穴和交会穴为多;治疗方法为刺法为主,灸法为辅。
谢昕悦邴长建周胜红
关键词:中风针灸明清时期
唐宋时期中风的理论发展概况及针灸治疗规律
2015年
目的总结中风病在唐宋时期的理论发展概况及针灸治疗方法和规律。方法以中风、卒中、偏枯、偏风、偏瘫、半身不遂等为关键词,对唐宋时期的相关书目进行检索查阅。结果该时期对中风的病因病机主要以"内虚邪中"立论,治疗上则强调以灸法为主。结论灸法是唐宋时期治疗中风的重要方法,应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李明月周胜红
关键词:中风病因病机针灸治疗
魏晋以前针灸治疗中风文献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检索魏晋以前针灸治疗中风的古籍文献,研究魏晋以前针灸治疗中风的治则治法和取穴规律。魏晋以前针灸治疗中风的主要治则是补虚泻实;主要治疗方法有巨刺法、放血法、燔针劫刺法、灸法;取穴规律主要是循经取穴和分部取穴,经脉以阳经和督脉为主,部位以头面四肢为主。
张斐齐鹏周胜红
关键词:中风针灸治则治法取穴规律
金元时期对中风病的认识及针灸治疗特点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近年来中风的发病率日趋增高已成为当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并且有着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很多患者因此而致残,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针灸治疗中风因其疗效好、起效快、创伤小、疗效持久等优点广泛的被临床所采用,并成为中风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杨新波周胜红
关键词:中风金元时期针灸
魏晋以前医籍文献对中风的认识被引量:1
2014年
收集魏晋以前的医籍文献,归纳该时期各医家对中风病名演变、病因病机、发病部位等方面的认识。病名方面,《内经》时期以厥名之;汉代医家并未将中风作为病名,只表中风邪之意;宋代陈无择首次将中风作为独立病名。关于病因病机均持外因、内因两端。关于发病部位,多认为病位在头、病位在经络脏腑和病位在筋。
张斐周胜红
关键词:中风病名病因病机病位
金元时期中风病的针灸治疗研究
2014年
近年来中风的发病率日趋增加已成为当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并且有着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很多患者因此而致残,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针灸治疗中风以其疗效好、起效快、创伤小、疗效持久等优点广泛的被临床所采用,并成为中风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本文以中风、卒中、偏枯、偏风、偏瘫、半身不遂、身偏不用等为关键词,通过对金元时期中医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了金元时期医家对中风疾病的病因病机认识上的演变,并归纳概括了该时期针灸治疗的特点,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杨新波周胜红
关键词:针灸中风金元时期
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取穴现状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根据经验统计探索分析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的取穴现状、取穴规律。方法:对相关穴位的使用频次、归经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的1044篇文献中,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涉及14条经脉的134个穴位。所取穴位经脉归属前3位的依次为胃经、胆经、膀胱经。结论:目前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的取穴组方方面繁纷复杂,但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刘鹏陈少宗
关键词:针刺疗法面神经麻痹取穴规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