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25017)
- 作品数:12 被引量:136H指数:7
- 相关作者:刘素美朱玉梅李瑞环张桂玲张经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海洋浮游植物对磷的响应研究进展被引量:24
- 2013年
- 磷是海洋浮游植物赖以生存的一种必需营养元素。海洋浮游植物对磷的响应,与初级生产力、碳循环以及固氮作用密切相关。总结了浮游植物可利用的磷源:优先吸收溶解无机磷;在寡磷海域,可通过相关酶类协助利用溶解有机磷来抵御无机磷的缺乏。对比了不同种类浮游植物对不同形态磷源利用方式的差异并从浮游植物生理学角度阐述了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探讨了浮游植物对低磷环境的响应机制。近期的研究发现浮游植物细胞表面可以吸附磷,该发现有利于更加准确地衡量浮游植物承受的营养盐限制问题,进一步完善对海洋磷储库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认识。最后提出了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浮游植物细胞表面吸附磷的机制;对不同结构有机磷化物的利用机理;浮游植物对磷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响应及反馈作用。
- 金杰刘素美
- 关键词:浮游植物
- 海洋环境中的厌氧铵氧化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2年
- 海洋环境中的厌氧铵氧化过程作为实现固定态氮从海洋生态系统中移除的一个新途径,广泛地存在于各种海洋环境中,包括永久性缺氧水体、沉积物、海冰甚至海底热液,是海洋氮循环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开展海洋环境中厌氧铵氧化过程的研究可以更好地量化海洋氮循环过程中的收支,而这一收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变化。介绍了海洋环境中厌氧铵氧化过程研究历史,并分别讨论了在大洋缺氧水体和沉积物中厌氧铵氧化速率的分布情况,同时还总结了海洋环境因子如温度、氧气、硫化氢、NO3-/NO2-、NH4+以及有机物等对厌氧铵氧化的影响。最后探讨了该领域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亟待开展的工作:特定大洋缺氧水体中厌氧铵氧化与反硝化的争议以及近岸缺氧水体中厌氧铵氧化的研究;陆架及深海大洋沉积物中厌氧铵氧化的深入研究;对于全球海洋氮循环收支的重新评估。
- 宋国栋刘素美
- 关键词:反硝化沉积物
- 春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悬浮颗粒态硅的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对春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悬浮颗粒态生物硅(PBSi)、成岩硅(LSi)进行了大面调查和围隔培养实验研究,讨论了悬浮颗粒物中PBSi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表明,PBSi与LSi的含量分别为0.22~4.25和1.75~184μmol/dm3,与世界其他海域相比LSi的含量偏高,PBSi含量则处于中等水平。由于陆源输入的影响,两者含量均在近岸较高,最高值出现在长江口门附近,向外海方向含量逐渐降低。在垂直方向上底层水体含有大量的再悬浮颗粒物,使PBSi与LSi含量皆为底层高于表层。PBSi与溶解态硅酸盐和悬浮颗粒物(SPM)含量密切相关。由于调查期间正值甲藻赤潮暴发,硅藻数量不占优势,导致PBSi与叶绿素的分布趋势存在差异。针对调查海域营养盐的结构特征,对加富营养盐进行了围隔试验,硅藻繁殖速度随PO43-的添加而加快,PBSi含量随之增大,而各围隔袋中LSi的含量主要受到SPM的影响,其平均含量无显著变化。
- 曹璐刘素美李瑞香
- 关键词:生物硅围隔实验长江口邻近海域
- 长江口邻近海域沉积物中生物硅溶解行为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对长江口邻近海域进行调查,分析沉积物中生物硅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影响生物硅溶解以及保存的因素.结果表明,生物硅含量的平面分布具有近岸高于远海的分布趋势,陆源输入、沉积速率以及水动力条件是影响生物硅在沉积物中埋藏的主要因素.生物硅溶解速率常数随空间以及深度无明显变化规律,间隙水中硅酸盐相对于生物硅溶解度的不饱和程度、有机外壳对生物硅的包裹以及间隙水中Al离子浓度等因素会影响生物硅的溶解进而会影响其在沉积物中的保存和间隙水中硅酸盐浓度的变化.
- 吴彬吕伟香鲁超刘素美
- 关键词:生物硅沉积物
- 黄河下游营养盐浓度、入海通量月变化及“人造洪峰”的影响被引量:29
- 2013年
- 于2009年至2011年在黄河下游采集溶解及颗粒态营养盐样品,分析了黄河下游各形态营养盐的浓度变化及营养盐入海通量,结果表明各形态氮的浓度多呈丰水期低、枯水期高,溶解无机氮是溶解态氮的主要存在形式;受黄河高悬浮颗粒物含量的影响,磷以颗粒态占绝对优势,而溶解态磷以溶解无机磷为主要存在形态;生物硅的含量平均约占硅酸盐与生物硅之和的20%,硅的浓度丰水期高于枯水期。颗粒态磷与生物硅的含量与悬浮颗粒物含量呈正相关。营养盐的组成具有高氮磷比、高硅磷比、低硅氮比的特点。近年来黄河下游溶解无机氮浓度显著升高而溶解无机磷变化不大,硅酸盐的浓度有所下降。黄河下游水沙通量、营养盐入海通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丰水期占全年总入海通量的42%~84%。调水调沙期间,各营养盐的浓度和组成均有明显变化,氮的浓度、DIN/PO4-P下降,磷与硅的浓度、SiO3-Si/DIN、SiO3-Si/PO4-P升高,颗粒态营养盐的比例明显增加。短期内大量水沙及营养盐入海通量对黄河口及渤海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 陈沛沛刘素美张桂玲李玲伟顾培培曹秀红
- 关键词:营养盐颗粒态磷生物硅
- 铵氮不同分析方法的对比被引量:4
- 2013年
- 铵氮(NH4-N)一直是海洋观测项目中的重要指标。目前海水中NH4-N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次溴酸钠氧化法、靛酚蓝法以及荧光法。论文完善了荧光法的实验条件,最佳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在0.5~72h内,样品与试剂的体积比可以灵活选择。探讨了三种方法的基体效应,结果表明靛酚蓝法与荧光法存在基体效应,需要标准加入法进行校正。对比了海水样品的保存方法,HgCl2会造成荧光猝灭,CHCl3不适宜用于保存海水样品,冷冻法均适用于三种NH4-N测定方法。用三种方法同时测定黄、东海海水中NH4-N含量,靛酚蓝法与荧光法的测量结果较接近,次溴酸钠氧化法测定结果比靛酚蓝法和荧光法的测定结果平均高出27%,而在NH4-N浓度小于1μmol/L时则会高出60%,这是因为次溴酸钠氧化法的测定结果中包含一定浓度的氨基酸。
- 宁志铭刘素美任景玲
- 关键词:NH4-N荧光法
- 黄海千里岩岛大气湿沉降营养盐的研究被引量:29
- 2013年
- 于2009~2010年对黄海千里岩岛的雨水进行了收集,测定了其pH值、NH4+、NO3-+NO2-、SiO32-和PO43-的含量,讨论了黄海西部湿沉降的酸雨状况、营养盐各组分浓度的变化特征、沉降通量以及对黄海初级生产力的贡献.结果表明,大气湿沉降中58%的样品5.6
- 韩丽君朱玉梅刘素美张经李瑞环
- 关键词:营养盐湿沉降初级生产力
- 万泉河口冬、夏季营养盐分布与变化特征被引量:7
- 2011年
- 于2006年12月(冬季枯水期)和2007年8月(夏季丰水期)对万泉河口进行现场调查,探讨了此热带河口营养盐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万泉河口营养盐浓度(NO3-N,NO2-N,NH4-N,PO4-P)低于中国温带和亚热带的较大河流(如长江和珠江),但河水冲刷及化学风化作用强,具有高硅酸盐特征。NO3-N和SiO3-Si在河口区主要受海水稀释作用影响;NO2-N和NH4-N呈非保守变化;丰水期PO4-P在低盐度区(S<2.5)出现添加;在河流及河口中,枯水期与丰水期高的N/P比值使磷酸盐可能成为浮游植物生长的潜在限制因子;采用陆-海相互作用计划(LOICZ)所推荐的模型计算万泉河口营养盐的收支,模拟结果指出万泉河口冬、夏季均表现为DIN、DSi的汇,冬季是DIP的汇,夏季则成为DIP的源。
- 李瑞环刘素美张桂玲任景玲张经
- 关键词:营养盐
- 东海大气湿沉降中营养盐的研究被引量:19
- 2011年
- 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舟山嵊泗群岛收集了92个雨水样品,测定了pH值、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溶解态NH 4+、NO 3-+NO 2-、PO34-和SiO32-的含量,探讨了大气湿沉降对东海低营养级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湿沉降中85%的样品pH<5.0,对环境酸化有明显的影响.雨水中NH 4+和NO 3-+NO 2-的浓度较高,营养盐月平均浓度及降雨量随时间的变化较大.营养盐湿沉降通量在2 a中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DIN、PO43-、SiO23-的年沉降通量平均值分别为52.05、0.08、2.05mmol.(m2.a)-1.大气湿沉降中NO 3-/NH 4+值为0.73,N∶P=684∶1,与东海陆架区表层海水的N∶P(10~150)有明显的差别,因此降水可能影响表层海水的营养盐结构、pH,进而影响到浮游植物的生长,甚至会引发赤潮.
- 朱玉梅刘素美
- 关键词:大气湿沉降营养盐生态系统
- 黄东海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分布特征被引量:10
- 2014年
- 于2011年3~6月分两个航次在黄东海采集了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了其中总磷(TP)、无机磷(IP)和有机磷(OP)的含量.结果表明,TP的变化范同为10.50~24.10μmol·g^-1,IP的变化范嗣为7.14~17.10μmol·g^-1,IP是TP的主要赋存形态,平均占TP的70%以上;黄东海大部分站位IP与TP的百分比在50%-90%之间,有4个站位的百分比高于90%,都分布在东海.沉积物中磷的含量和平面分布特征受到人类活动、物质来源、沉积物的粒度、沉积环境和水文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黄东海沉积物中总磷的埋藏通量呈现出区域性的差异,埋藏通量主要受沉积速率、沉积物的孔隙度和底层水含氧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沉积物中总磷的含量和沉积速率是决定埋藏通量大小的关键因素,
- 宋国栋刘素美张国玲
- 关键词:总磷无机磷有机磷沉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