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9AA05Z409)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9AA05Z409)
- 作品数:16 被引量:44H指数:4
- 相关作者:范晓旭初雷哲贤建伟陈文义杨立国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省科学院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基于ASPEN PLUS的生物质气化模拟与分析被引量:11
- 2011年
- 基于ASPENPLUS软件,对生物质气化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运用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化原理,结合RGibbs模块和RYield模块,构建了生物质气化模型.运用该模型对稻壳在流化床中的气化过程进行模拟,发现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模拟分析了不同气化温度和空气当量比对气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范围内的气化温度对产气率影响不大;随着空气当量比的增大,气化温度增加,热值减小,产气总量增加.
- 杨毅梅陈文义范晓旭孙姣
- 关键词:生物质气化ASPENPLUS
- 床料对生物质流化床气化影响的初步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以空气为气化介质,稻壳为原料,在热功率750 kW自热式流化床装置上,分别进行了不加床料和以石英砂为床料的气化试验,重点考察了床料对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情况的流化床都能实现生物质气化,加入床料后,生物质原料流化性能得到改善,流化床轴向温度分布趋于均匀,稳定气化阶段燃气热值由4 912 kJ/m3升高到5 115 kJ/m3,碳转换率由81%上升到86%,气化效率由62%提高到65%。
- 贤建伟范晓旭韩中合初雷哲张守军
- 关键词:生物质流化床气化床料
- 印染污泥与煤在循环流化床上混烧实验被引量:5
- 2011年
- 印染污泥热值较低,直接燃烧较为困难,需要添加辅助燃料进行混燃。通过对印染污泥与煤在循环流化床中混烧实验研究,发现印染污泥着火特性较差,启动时需将炉温提升至800℃以上,加入的污泥才能进行燃烧;污泥与煤在循环流化床中可以实现充分燃烧,温度在800~900℃之间均匀稳定,燃烧效率超过95%;混烧工况下烟气SO2含量高,在炉内加石灰石后脱硫效果显著,可以实现达标排放。
- 范晓旭肖琦初雷哲杨立国郭东彦姜桂林
- 关键词:印染污泥混烧燃烧效率烟气排放
- 生物质热转化制氢相关化合物的热力学性质数据库被引量:1
- 2010年
- 通过文献查询及Benson方法估算获得了生物质热转化制氢相关化合物的热力学性质数据,并初步建成了数据库,该数据库系统能够进行热力学性质数据的查询、检索和动态维护等,为生物质热转化制氢过程的热力学计算和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
- 赵保峰张晓东卓流艺陈雷胡素琴孟光范孙立
- 关键词:氢热力学性质数据库
- 生物质双循环流化床质量循环流率冷态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基于生物质双循环流化床气化冷态实验,分析了静床床高、鼓泡床物料堆积高度、快速流化床一次流化风速、下返料器风速、物料粒径对生物质气化设备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质量循环流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运行条件对物料质量循环流率均产生较大影响。质量循环流率随静床床高增加而增大,达到一定高度后增幅明显;随鼓泡床物料堆积高度增加而减小;随快速流化床一次流化风速和下返料风速增加而增大,当料层高度较低时,两床压差波动较大,物料循环不稳定;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粒径的质量循环流率发现,物料粒径越小,受气固扰动越剧烈,质量循环流率增幅加倍。
- 李松范晓旭郭冬彦初雷哲
- 关键词:生物质双循环流化床气化
- 碳水化合物的化学转化利用
- 2010年
- 随着化石资源的日益减少,寻找可替代的产品(包括燃料和化工原料)也日益紧迫,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碳水化合物作为年产量最多的一类生物质,其转化利用是生物质利用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本文从化学转化方面介绍了碳水化合物的多种利用途径,经糖基化、酯化、氢化、氧化、氢解和脱水反应碳水化合物转化一系列的产品,包括糖类表面活性剂、多元醇、糖酸、呋喃衍生物等。虽然一些产品已大规模生产,但对于目前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远远不足,仍需进行大量深入的研究开发工作。
- 胡素琴曲荣波张晓东赵保峰孟光范陈雷许海鹏
- 关键词:生物质碳水化合物化学转化
- 稻壳的流态化燃烧实验被引量:1
- 2010年
- 在高为6m,内径为φ0.3 m的冷态流化床装置上,以0~0.6 mm的河砂为床料,进行了高速循环流化床(CFB)和低速鼓泡床流化床(BFB)不同工况的冷态流态化实验研究,当流化风速达到2.8m/s时,流化床就能实现循环;鼓泡流化床压力分布主要集中在底部的密相区,循环流化床压力分布更趋均匀。以稻壳为原料,在相同尺寸的流化床热态装置上进行了流态化燃烧实验,稳定燃烧阶段,循环流化床和鼓泡流化床沿炉膛的温度分布情况较为类似,循环流化床燃烧效率达到93.36%,鼓泡流化床达到93.01%,循环流化床和鼓泡床燃烧排放烟气中烟尘、SO2、NOx的含量都能满足国家排放标准。
- 初雷哲范晓旭贤建伟肖琦郭东彦王树伟
- 关键词:稻壳燃烧鼓泡流化床循环流化床
- 新式整体脱硫工艺的硫汞联合脱除特性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11年
- 选取1台100 MW燃煤锅炉的一体化新式整体脱硫(NID)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入炉煤样、底渣、预除尘器灰、新鲜脱硫剂、循环脱硫混合灰和烟气等进行取样分析,获得了汞、SO2排放浓度和不同运行工况下NID系统的硫、汞联合脱除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消化度的提高使得消化产物的比表面积增大,孔隙结构更发达,从而更有利于消化产物对SOx和Hg的吸附脱除;随着水钙比、消化水温度及生石灰品质的提高,系统的脱硫效率以及脱硫灰中汞的富集系数均有增大的趋势;NID系统的脱硫效率为84.86%-97.28%,脱汞效率可达86.6%-92.2%.
- 杨立国段钰锋范晓旭
- 关键词:飞灰
- 微波促进非均相催化生物柴油制备的研究进展
- 以微波为促进手段进行生物柴油制备近几年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非均相酸和碱催化转酯化反应的角度,综述了微波促进生物柴油制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在微波辅助下非均相催化过程具有反应速率快、节能、环境友好、产物分离简便的优点。非均相...
- 蒋波张晓东孙立许敏
- 关键词:生物柴油微波转酯化非均相催化剂
- 文献传递
- 生物质流态化解耦气化装置冷态试验被引量:3
- 2011年
- 生物质流态化解耦气化工艺是根据生物质中不同物质的反应活性,通过流态化方式实现高活性挥发分和低活性半焦的解耦反应,其核心在于生物质半焦燃烧炉和生物质热解气化炉的协调控制。本文在有机玻璃制成的冷态实验装置上进行了半焦燃烧炉风速、半焦燃烧炉堆积高度和燃烧炉高径比等因素对系统循环量影响的试验研究,并根据实验结果时热态实验进行了初步预测。
- 张萌范晓旭韩中合刘华山初雷哲王怀春
- 关键词:生物质流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