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0303111)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黄雪英徐南平钟立群吴卫萍林敏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选择素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凝血
  • 1篇凝血
  • 1篇评分
  • 1篇危重
  • 1篇危重病例
  • 1篇危重病例评分
  • 1篇危重患儿
  • 1篇小儿
  • 1篇小儿危重病
  • 1篇小儿危重病例...
  • 1篇弥散
  • 1篇弥散性
  • 1篇弥散性血管内...
  • 1篇聚体
  • 1篇抗凝
  • 1篇抗凝血酶II...
  • 1篇患儿
  • 1篇活性

机构

  • 1篇江西省儿童医...

作者

  • 1篇朱友荣
  • 1篇林敏
  • 1篇吴卫萍
  • 1篇钟立群
  • 1篇徐南平
  • 1篇黄雪英

传媒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年份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急危重患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监测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急危重患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监测方法及小儿危重病例评分与DIC的内在关系。方法随机对我院PICU新入院的急危重患儿在入院24h内进行首次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根据分值不同依次分成三组:非危重组(〉80分)32例;危重组(71~80分)29例;极危重组(≤70分)23例。评分后按照试验要求应用发色底物法测定抗凝血酶III活性(AT—III:A);用ELISA法测定D-二聚体和P-选择素水平。结果三组共收集病例84例,其中22例合并DIC,占26%。危重组和极危重组DIC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危重组(x^2=6.32,12.82,P值均〈0.05)。而且首次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值越低,DIC的发生率就越高(x^2=27.01,P〈0.01)。22例DIC患儿的AT-III:A降低,而D.二聚体、P一选择素均显著升高,敏感性高达90%以上,明显高于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和纤维蛋白原等指标(x^2=35.22,P〈0.01)。结论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可用于急危重患儿DIC的早期监测,对科学把握DIC早期实验室检测的有利时机有重要的临床意义;D-二聚体、AT-III:A、P-选择素作为急危重患儿DIC的早期监测指标,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徐南平吴卫萍林敏钟立群朱友荣黄雪英
关键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小儿危重病例评分D-二聚体抗凝血酶III活性P-选择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