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6BAD03A1902)

作品数:1 被引量:91H指数:1
相关作者:吴明邵学新杨文英蒋科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演替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含量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演替
  • 1篇湿地
  • 1篇碳含量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碳
  • 1篇土壤有机碳含...
  • 1篇围垦
  • 1篇滨海湿地

机构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1篇蒋科毅
  • 1篇杨文英
  • 1篇邵学新
  • 1篇吴明

传媒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杭州湾滨海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分布格局被引量:91
2011年
通过研究杭州湾自然潮滩湿地和围垦湿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分布格局,揭示湿地植被演替、外来物种入侵和围垦活动对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潮滩湿地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在4.41~8.58 g.kg-1,平均值6.45 g.kg-1.不同植被类型下表层土壤有机碳表现为:芦苇(8.56±0.04 g.kg-1)>互花米草(7.31±0.08 g.kg-1)>海三棱藨草(5.48±0.29 g.kg-1)>光滩(4.47±0.09 g.kg-1);围垦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表现为:20世纪60年代(7.46±0.25 g.kg-1)>2003年(5.12±0.16 g.kg-1)>20世纪80年代(1.96±0.46 g.kg-1),即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围垦时间延长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土壤有机碳在垂直剖面上均表现为由表向下逐渐降低的趋势.潮滩湿地和围垦湿地的土壤有机碳与pH呈显著负相关,与总氮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在土壤中氮主要以有机氮的形态存在.潮滩湿地有机碳与碳氮比相关性不明显,而围垦湿地具有显著正相关性,说明围垦利用对湿地土壤碳氮比产生了一定影响.研究表明,潮滩湿地土壤固碳能力随着植物群落演替逐步增强,而外来入侵种互花米草的大量入侵和扩散将有可能降低潮滩湿地生态系统土壤的储碳功能.围垦引起的土壤水分、颗粒组成的变化以及耕作、土地利用和利用历史是影响围垦湿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的主要原因.
邵学新杨文英吴明蒋科毅
关键词:滨海湿地植被演替围垦有机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