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2006B125)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 相关作者:张青方利华平金良许海燕鞠铎更多>>
- 相关机构:湖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兔牙在牙槽骨缺损修复后正畸移动的组织学观察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了解兔牙在牙槽骨缺损修复区的正畸移动情况。方法选择20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一侧下颌牙槽骨缺损模型,植入骨复合材料加Bio-gide膜,作为实验侧,另一侧为对照侧。8周后,用0.784 N力牵引第一磨牙近中移动,12周时制备组织学标本观察两侧第一磨牙牙根周骨组织改建的情况。结果2组牙牙根压力侧固有牙槽骨表面可见大量骨吸收陷窝,陷窝中可见新骨沉积,张力侧固有牙槽骨表面可见大量成骨细胞及新生骨;半定量分析研究破骨细胞分化因子和骨保护素的表达在实验侧和对照侧未发现差异(P>0.05)。结论兔牙槽骨缺损修复8周后可以进行正畸牙移动,矫治力大小可与正常牙槽骨上的牙一致。
- 许海燕平金良张青方利华
- 关键词:牙槽骨缺损正畸牙移动
- 巨大下颌骨囊性病变分期治疗效果评价
- 2011年
- 目的:探讨对巨大下颌骨囊性病变进行分期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2009年在本院收治的下颌骨范围大于5cm的囊性病变18例,其中伴牙列不齐者6例,一期局麻下行减压术,待范围减小至小于原来的1/2后,行二期全麻下囊性病变摘除术,即刻Bio-oss骨粉植入,术后每月定期拍摄口腔全景片观察骨密度变化,伴牙列不齐的6例患者手术后2个月开始以常规正畸加力牵引。结果:一期术后4-6个月,病变减小至原来的1/2左右,二期术后6~12个月,骨粉与周围正常骨密度基本一致,2~3a后无一例复发。6例牙列不齐的患者,经1-2a正畸治疗后,错畸形得以矫正。结论:分期治疗既彻底摘除了病变,又保存了下颌骨的连续性及自体牙,还可同时结合正畸治疗,改善错畸形,提高美学效果。
- 张青方利华周平秀鞠铎
- 关键词:囊性病变美学价值
- 兔牙槽骨缺损修复后正畸力移动的实验研究
- 2009年
- 目的了解兔牙在牙槽骨缺损修复区的正畸移动情况。方法选用20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一侧下颌牙槽骨缺损模型,植入骨复合材料加Bio—gide膜,作为实验侧,另一侧为对照侧。8周后,用80g力牵引第1磨牙近中移动,12周后观察并比较两侧牙移动距离;摄X线片观察,制作组织学切片观察两侧第1磨牙近中侧破骨陷窝和远中侧成骨细胞计数。结果配对t检验比较两侧第1磨牙平均移动距离、破骨陷窝及成骨细胞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观察两侧第1磨牙根近中面(压力侧)和远中面(张力侧)均未发现骨质缺损,实验侧下颌骨缺损修复区新生骨的放射学特征与正常牙槽骨骨密度无明显区别。结论兔牙槽骨缺失修复8周后可以进行正畸牙移动,矫治力大小可与正常牙槽骨上的牙一致。
- 方利华平金良张青
- 关键词:牙槽骨缺损正畸牙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