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31009)

作品数:30 被引量:394H指数:12
相关作者:朱照宇李定强卓慕宁周厚云饶志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7篇同位素
  • 4篇石笋
  • 4篇土壤
  • 4篇黄土
  • 4篇公路
  • 3篇碳同位素
  • 3篇气候
  • 3篇高速公路
  • 2篇地表
  • 2篇氧同位素
  • 2篇有机质
  • 2篇生态防护
  • 2篇石笋记录
  • 2篇水土
  • 2篇水质
  • 2篇气候环境
  • 2篇弃土场
  • 2篇组构
  • 2篇组构特征
  • 2篇污染

机构

  • 18篇中国科学院
  • 9篇广东省生态环...
  • 6篇中山大学
  • 4篇兰州大学
  • 3篇昆士兰大学
  • 1篇广东商学院
  • 1篇广东省科学院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广州海洋地质...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国土资源
  • 1篇海南省地质调...
  • 1篇南宁市环境保...
  • 1篇广东省地质勘...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6篇朱照宇
  • 8篇卓慕宁
  • 8篇李定强
  • 7篇周厚云
  • 6篇饶志国
  • 5篇迟宝泉
  • 4篇谢久兵
  • 3篇吴翼
  • 3篇赵建新
  • 3篇周国庆
  • 3篇周永章
  • 3篇杨小强
  • 3篇闫峻
  • 3篇关华政
  • 3篇甘华阳
  • 3篇杨恬
  • 3篇付淑清
  • 3篇俸月星
  • 2篇韦刚健
  • 2篇周文娟

传媒

  • 6篇第四纪研究
  • 4篇地球化学
  • 2篇科学通报
  • 2篇中国岩溶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热带地理
  • 2篇Scienc...
  • 2篇生态环境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公路
  • 1篇土壤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亚热带水土保...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09
  • 8篇2008
  • 13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4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东部表土总有机质碳同位素和长链正构烷烃碳同位素对比研究及其意义被引量:25
2008年
中国东部较高空间分辨率表土总有机质(TOC)碳同位素,以及从中抽提的来自陆生高等植物的具有明显奇偶优势的长链正构烷烃碳同位素,具有一致的空间变化趋势和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两者都在北纬31°~40°之间较为偏正,而在该区域以北和以南都较为偏负,这一结果与中国东部表土植硅体碳同位素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共同指示了中国东部地区北纬31°~40°之间区域的水热组合条件较适合C4植物的生长.来自华北同一研究地点相同植被类型(草地)下的12个表土,其总有机质碳同位素和长链正构烷烃碳同位素变化幅度都很小,两者之间的差异也很稳定.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在中国东部地区,表土TOC碳同位素和长链正构烷烃碳同位素可以同等有效的作为上覆植被中C3/C4植物比例的指示器.同时,中国东部表土两类碳同位素的对比表明,-22‰和-32‰可以作为纯C4和纯C3植被下表土长链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组成的端元值(C27,C29,C31加权平均值)而应用于估计历史时期C4植物的相对生物量贡献。
饶志国贾国东朱照宇吴翼张家武
关键词:表土正构烷烃碳同位素
川东北石笋记录的38~39kaB.P.活动事件被引量:4
2006年
通过川东北诺水河溶洞群石笋的年代学分析,发现多支时代跨越35~40kaB.P.的石笋记录了发生时间在38~39kaB.P.的事件:有的石笋发育中断,有的石笋生长轴心发生了变化,有的石笋则刚刚开始发育。初步的证据显示该事件不是气候成因所为,也不像由于洞穴局部塌陷引起。考虑到秦岭山地是新构造活动十分发育的地区,为此我们推测该事件很可能与某一次构造活动有关,也可能是由一次大规模重力地貌过程(如滑坡)造成。因此,洞穴沉积物(包括石笋、石钟乳和流石等)可望为川东北地区的新构造活动尤其是地震事件研究提供一种新的依据。
周厚云赵建新朱照宇俸月星迟宝泉闫峻周国庆
关键词:川东北石笋地震活动
Different climatic controls of soil δ^(13)C_(org) in three mid-latitude regions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since the Last Glacial period被引量:3
2007年
Paleoecological records of soil δ13Corg from three regions in the middle latitudes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including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CLP), the Great Plains and adjacent areas of North America and northwestern Europe, showed different variations since the Last Glacial period. An at-tempt was made to evaluate the causes for the difference in δ13Corg on the basis of the modern climatic data collected in these regions and of the modern C3 and C4 plant distributions. Th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emperature, especially the growing season temperature, has a dominant control on the growth of C4 plants. When the mean annual or growing season temperatures are below the "threshold value" , the growth of C4 plants is limited.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above the "threshold value" , C4 plants can grow under a wide range of precipitation. However, when the precipitation is high enough to favor the growth of trees, the proportions of C4 plants in local biomass will decline. The implicit control factor recovered by sedimentary record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ontrol factor on modern C3/C4 distribution. Pure C3 plants have been dominating the local biomass since the Last Glacial period in European loess region, mainly owing to the low local temperature. The increases in C4 plants from the late Pleistocene to the Holocene i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the Great Plains and adjacent areas, mainly reflect the influ-ence of increasing temperature.
RAO ZhiGuoZHU ZhaoYuZHANG JiaWu
东亚夏季风石笋记录中缺失格陵兰间冰段25?被引量:8
2008年
周厚云迟宝泉关华政韦刚健朱照宇张平中
关键词:石笋记录冰芯记录格陵兰Δ^18O全球气候系统温度变化
石笋中稀土元素含量的测定及气候环境意义被引量:6
2006年
首次采用经过改良的外标法校正数据的ICP-MS方法对石笋中的稀土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测定石笋中含量很低的稀土元素,尤其是对含量相对较高的轻稀土元素如La、Ce可以获得较精确的数据。对采集于四川东北部诺水河溶洞群的石笋SJ3的分析结果显示,在相对温暖湿润时期的石笋沉积中稀土元素含量明显增加。可能的原因包括:(1)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土壤和岩石的化学风化及稀土元素的活化;(2)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地下水动力加强,使得地下水中稀土元素的载体(有机质、铁锰胶体和颗粒物质等)增多。因此,石笋沉积中的稀土元素可以用于研究上覆土壤和岩石的化学风化和地下水水文演化。
周厚云赵建新朱照宇俸月星Michael LAWRENCE迟宝泉闫峻周国庆
关键词:石笋稀土元素ICP-MS化学风化气候
华南红土主元素表生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20
2006年
华南红土从其母岩到表土,普遍表现为主元素SiO2、K2O、Na2O淋失,Fe2O3、Al2O3、N、S富集。红土饱和水含量最高的是D2型红土,最低的是老红沙型红土。在岩石与上层红土风化特征中,风化强度以γ型红土最强,而灰岩型红土最弱;淋溶系数最大的是灰岩型红土,最小的为γ型红土;变异系数最大的为灰岩型红土,最小的为Q2型红土。从空间上看,红土的表生地球化学特征、红土成分的变异系数、红土的淋溶系数、红土的风化率和风化强度、红土湿度和温度等均受母岩、气候纬度效应制约。相关分析表明,华南红土中的水含量和土温与Fe2O3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初步研究表明,华南红土的表生地球化学特征是长期和多种环境变化的真实记录。
徐瑞松徐金鸿苗莉朱照宇
关键词:红土主元素表生地球化学环境变化
南海南部陆坡晚第四纪沉积环境变化被引量:4
2008年
主要依据沉积柱状样的颜色、粒度、矿物分布及其地球化学等特征,结合微体古生物记录等对南海南部陆坡末次冰期以来的沉积环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冰期-间冰期气候变化引起的海-陆变迁、通道启闭和上升流活动等造成了南海南部陆坡区的古沉积环境曾一度发生明显改变。其中在末次冰期期间,由于海平面降低,搬运入海的陆源物质增加,造成海洋生态环境相对较差;同时由于该区域水体相对较为封闭,水体交换减弱,陆坡区海底的沉积环境基本上为还原状态。冰后期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洋生态环境趋好,特别以全新世早期为最佳;并且由于水体的流通状况改善,该海区深层水的氧气补给量也增加。
付淑清朱照宇邱燕欧阳婷萍
关键词:南海南部沉积环境晚第四纪
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的Sr同位素组成研究:历史与前景被引量:3
2007年
对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87Sr/86Sr比值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对其潜在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87Sr/86Sr是进行沉积物来源示踪的重要地球化学指标之一。在以往的研究中,根据洞穴次生碳酸盐沉积87Sr/86Sr的变化对一些可能的Sr来源的相对贡献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对其蕴涵的气候环境演化意义进行了探讨。在未来的研究中,示踪物源仍然将是洞穴沉积87Sr/86Sr研究的主要功能。这一指标可能在对地表土壤的化学风化强度及其变化、东亚地区的大气粉尘活动和冬季风演化、岩溶地下水古水文演化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周厚云迟宝泉关华政
关键词:古气候环境
广州城市道路雨水径流的水质特征被引量:96
2006年
城市道路雨水径流中富含交通活动所产生的大量石油类、悬浮固体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能够对受纳水体的水质造成明显的破坏并影响水生生态。对广州市内道路某路段发生的七场路面雨水径流进行了降雨量、径流量的同步监测和径流样品的水质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城市道路雨水径流中营养盐的含量较低,但COD值较高,且可生化性差,石油类和重金属的含量也较高。其中石油类、COD、悬浮固体和重金属Pb的污染水平虽然与国内其他城市的研究结果在同一范围,但都高于国外发达国家的研究结果,反映出我国在道路路面环境维护和管理上与国外的差距。对照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广州城市道路雨水径流中的石油类、COD、悬浮固体和Pb等指标都大大超过III类标准,表明道路径流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进入地表水体,可能对受纳水体主要是珠江的水质造成严重影响。
甘华阳卓慕宁李定强周永章
关键词:城市道路雨水径流水质
陕西蓝田公王岭猿人遗址处L15层磁组构特征及意义被引量:3
2008年
吴翼朱照宇饶志国杨恬谢久兵
关键词:猿人遗址组构特征头骨化石动物群化石黄土剖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