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877044) 作品数:2 被引量:3 H指数:1 相关作者: 梁贤伟 祝凌燕 杨丽萍 曹晓波 田胜艳 更多>> 相关机构: 南开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TENAX萃取表征土壤中多溴联苯醚(PBDEs)生物可利用性研究 被引量:3 2010年 为了建立一种用Tenax萃取快速评价土壤中多溴联苯醚生物可利用性的方法,本研究以商业多溴联苯醚DE-71和DE-79中6种主要同系物(BDE-47,99,100,154,153,183)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染毒浓度的土壤用Tenax萃取6 h,并将Tenax萃取结果与土壤-蚯蚓(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生物富集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单位质量土壤中被Tenax萃取出的PBDEs的质量随土壤中PBDEs浓度的增大而增加,随各同系物lgKow值的增大而降低。6 h Tenax萃取的富集因子TSAF6与蚯蚓的生物富集因子BSAF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表明6 h Tenax萃取能够有效表征土壤中PBDEs的生物可利用性。 梁贤伟 杨丽萍 祝凌燕关键词:多溴联苯醚 生物可利用性 中华圆田螺对沉积物中十溴联苯醚工业品DE-83的生物积累与转化 2013年 为研究沉积物中十溴联苯醚(BDE-209)的生物有效性,将淡水生态系统中常见的底栖动物中华圆田螺(Cipoangopaludinaca-hayensis)~k露于商品DE-83(主要包含92%的BDE-209、6%的BDE-206、1.5%的BDE-207和0.5%的BDE-208)染毒的沉积物,进行60d养殖实验。根据暴露期间中华圆田螺体内PBDEs含量与同系物组成的变化,探讨了田螺对DE.83的富集动力学、积累常数以及可能发生的生物转化。实验结果显示,DE-83主要同系物均能够被中华圆田螺积累,但是生物有效性非常低,BDE.209、BDE.207和BDE-206的吸收速率常数(ka)为0.029~0.042d^-1,BDE-207〉BDE-206〉BDE-209。依据动力学参数推算的生物-沉积物积累因子(BSAF)非常低,分别为0.05(BDE-209)和0.02(BDE-206和BDE-207)。暴露20d后,中华圆田螺体内有低溴代同系物检出,其含量随暴露时间延长而增加,说明BDE-209在中华圆田螺体内发生了生物转化。 田胜艳 祝凌燕 梁贤伟 李军团 曹晓波关键词:多溴联苯醚 中华圆田螺 生物积累 生物转化 沉积物中多溴联苯醚的释放、生物有效性与生物富集 1. 引言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新型环境污染物,其中四七溴取代的联苯醚 2009 年被斯德哥尔摩公约列入 POPs 名单。由于其较大... 祝凌燕 田胜艳 刘慢多溴联苯醚的生物富集与生物有效性 <正>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ethers,PBDEs)作为一种新型有机污染物,由于其在环境中普遍存在并且有浓度升高的趋势,同时对生物和人体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环境科学... 田胜艳 梁贤伟 祝凌燕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