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07B039)

作品数:12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刘智跃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篇小说
  • 5篇精神分析学
  • 5篇精神分析学说
  • 4篇新时期小说
  • 3篇文学
  • 3篇美学
  • 2篇生命
  • 2篇主体观
  • 2篇文艺
  • 2篇无意
  • 2篇无意识
  • 2篇小说美学
  • 1篇新时期文学
  • 1篇心理叙事
  • 1篇叙事
  • 1篇学语
  • 1篇隐喻
  • 1篇政治
  • 1篇偏至
  • 1篇自由联想

机构

  • 12篇湖南第一师范...

作者

  • 12篇刘智跃

传媒

  • 1篇湘潭师范学院...
  • 1篇求索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湖南社会科学
  • 1篇韶关学院学报
  • 1篇湖南工程学院...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湘潭大学学报...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常熟理工学院...
  • 1篇湖南第一师范...

年份

  • 1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中国新时期性偏至小说及其本能生命观念
2008年
以表现人的性欲本能至上的性偏至小说,是新时期受精神分析影响的小说的一个重要类型。性偏至小说刻画性心理,运用性象征、性隐喻乃至性叙事等手法,表达了新时期作家对个体生命的追求和本能生命观的重视,表现了一种新的人的观念。
刘智跃
关键词:生命本能
精神分析学说与新时期中国小说的美学现代性——精神分析学说与新时期中国小说美学新质研究之一
2009年
新时期中国小说通过吸收精神分析资源,对文革和十七年文学进行了现代性反思,但由于历史语境和传统注重现实关怀的思维方式的惯性,在80年代,以对现代性的呼唤为主。到了90年代,中国一定程度地实现了现代化的意识形态,但由于主流意识形态的物质化引导,小说对现代性的反思没有得到充分展开。归纳新时期小说的美学现代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悲剧性、阶段性和反复性。
刘智跃
关键词:新时期小说美学现代性
精神分析学说与新时期文学语境被引量:2
2008年
新时期中国社会和文化思想上的改革开放性质,使得精神分析学说得以传入并影响了相应文学语境。文学语境的变化,又造成文艺理论和文学创作诸多方面的现代性转换。文学语境还进一步改变了学界对精神分析理论的态度,拓展了理论研究的范围。
刘智跃
关键词:精神分析学说文学语境
论精神分析主体观及对新时期小说的影响
2009年
在人类主体观念的流变中,精神分析学说的无意识主体观颠覆了人类理性主体观念,直接影响了文学的主体观。在新时期文学语境中,它深刻影响了小说中的审美表现和人的观念。
刘智跃
关键词:新时期小说主体观
精神分析与新时期创作心理研究
2009年
新时期文学理论建设吸取了精神分析文论资源,将创作心理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改变了传统的创作观念,为深刻评析新时期文学现象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反映了新的人的观念。
刘智跃
关键词:精神分析学说创作心理文艺心理
精神分析与新时期文学观念变革被引量:1
2008年
新时期文学理论建设吸取了精神分析文论资源,对以机械反映论为哲学基础和庸俗社会学为内容核心的传统反映论文学观进行了批判和改造,提出了主体论文艺观和审美意识形态论文艺观等新的文学观念,促进了文学观念的多元化。
刘智跃
关键词:精神分析学说文学观念
论新时期性反抗小说及其政治生命观念
2009年
新时期性反抗小说以性欲描写表现性别隐喻和权力隐喻的内涵。性别隐喻小说追问男权社会和文化对女性的压抑,表达了反抗男权文化压迫,争取女性性别自觉,建构女性话语的价值取向。性权力隐喻小说以性描写隐喻意识形态和权力运作的潜在影响。性反抗小说通过性别反抗和权力隐喻的方式,表达了对生命的关注,倾注了向往生命自由和独立幸福的愿望。
刘智跃
关键词:隐喻
精神分析文学的潜本文特点及在新时期小说中的美学表现
2008年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启示我们认识到,在精神分析文学中,有"一种存在于作品之中的文本",即潜本文,它与显文本构成一体两面的立体存在,是艺术形式将无意识内容表达出来的关键。利用潜本文理论,我们可以对新时期受精神分析影响的中国小说的文本结构、内容选择、语言表达、人物塑造、叙述视角等方面的美学特点做新的分析,从而揭示小说文本许多潜在的意义。
刘智跃
关键词:无意识新时期小说
论新时期性压抑小说及其变态生命观念被引量:2
2010年
新时期初,性压抑小说以激烈的姿态,率先打破革命文学的无性化现象,以大胆的性描写表达了对革命和生命关系的新理解。从张贤亮到刘恒、苏童,喷薄而出的写性潮,既反思了革命对生命、自由的压抑和摧残,又检讨了文化对人的深度控制。这类小说虽然仍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但开拓性意义重大。
刘智跃
关键词:生命文化
心理叙事美论--精神分析学说与新时期中国小说美学新质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受精神分析学说影响,新时期中国小说的心理叙事手法深刻改变了传统小说的叙事艺术。心理叙事在叙事结构上以人物心理为中心,以自由联想为手段,以剖析人物无意识心理为目的,使叙事文本在叙事时间、叙事行为和叙事结构上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并建构了相应的美学意义,表达了与传统小说迥异的新的人的观念。
刘智跃
关键词:心理叙事自由联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