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30838)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3
- 相关作者:郭虹易国辉黄宪希周利民薛伟玲更多>>
- 相关机构:海南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SP40基因在伯氏疟原虫哌喹抗性系中的突变及表达
- 目的:疟原虫抗性问题是疟疾防治的极大障碍及重要研究课题。本文拟通过分析比较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P.b.)对抗疟药磷酸哌喹(Pireraquine phospate,PQ)敏感系(PQ Sen...
- 易国辉周利民黄宪希闵友萱薛伟玲吴金燕郭虹
- 关键词:伯氏疟原虫磷酸哌喹
- 文献传递
- 伯氏疟原虫哌喹抗性系的建立及其抗性表型特征观察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建立伯氏疟原虫(P.b.)抗哌喹(PQR)系鼠疟模型;比较其抗性表型基本特征。方法:采用鼠-鼠间血传、药物剂量递增法对P.b.ANKA哌喹敏感株(PQS)进行抗性培育,通过测定PQS ED50和PQR ED50计算抗性指数及抗性稳定性;显微镜观察虫体形态变化、计数原虫率,记录分析小鼠接种后存活时间及肝、脾及体重变化等特征。结果:磷酸哌喹(PQ)起始剂量7 mg/kg,传14代,历时8个月,PQ浓度达35 mg/kg时,抗性指数大于敏感株>186倍;P.b.PQR光镜下形态变化显著,原虫率上升缓慢、致病力下降,感染鼠存活时间延长、贫血程度较轻,肝脾肿大显著等。去除药物压力传代6次后,RI仍>100,抗性表型无明显改变。结论:建立了P.b.ANKA株PQR系,该系抗性相对稳定,抗性表型特征明显。该模型的建立,为深入研究PQ抗性分子机制及抗性相关免疫调节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 郭虹周利民潘在用黄宪希薛伟玲吴金燕易国辉
- 关键词:伯氏疟原虫哌喹
- 伯氏疟原虫哌喹抗性系感染小鼠的组织病理特征
- 在前期研究所建立的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P.b.)哌喹(Pireraquine phospate,PQ)抗性系(PQR)鼠疟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小鼠脾脏、肝脏、肾脏及脑组织切片的动态观察,...
- 黄宪希沈笑周利民易国辉薛伟玲郭虹
- 关键词:伯氏疟原虫组织病理
- 文献传递
- 伯氏疟原虫ANKA株抗哌喹系小鼠模型免疫学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Pb)ANKA抗哌喹(PQR)系小鼠模型的免疫学特征。方法64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A组和C组各16只,B组32只(其中16只用于观察存活天数)。A组和B组小鼠分别经腹腔感染伯氏疟原虫ANKA株哌喹敏感系(PbPQS)和抗性系(PbPQR)红内期原虫1×10^7个(200μl血),C组(健康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于感染后4、8、12和16d各取4只小鼠,取尾血制薄血膜镜检,计算红细胞原虫感染率(简称原虫率)。脱颈处死小鼠,无菌取脾制备脾淋巴细胞悬液,用CCK-8法测定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经刀豆球蛋白A(ConA)刺激后的增殖反应,用Griess法和ELISA分别测定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NO含量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另取10只昆明小鼠,每鼠腹腔接种PbPQR系原虫约1×10^7个,待原虫率上升后下降,典型的原虫转变为蓝染细胞时,腹腔感染PbPQS系原虫(1×10^6个)进行攻击感染,观察小鼠原虫率和小鼠存活情况。结果A组小鼠平均存活(9.0+3.0)d,感染后6~12d原虫率均〉50%,出现严重贫血。感染后16d,B组小鼠全部存活,原虫率为(26.66±2.54)%。A、B两组小鼠的脾淋巴细胞经ConA刺激后增殖显著,感染后12d,分别为0.65±0.08和0.86±0.20(P〈0.01)。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NO含量随感染时间延长而上升,感染后12d,A、B和C组分别为(48.80±3.49)、(54.80±2.17)和(7.80±0.71)μmol/L,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水平随感染时间延长而上升,感染后12d达到最高,为(752.20±39.49)pg/ml,B组于感染后8d升至峰值[(855.80±33.65)pg/ml],感染后12d降至(620.20±27.11)pg/ml;感染后8d和12d,A组和B组IFN.吖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PbPQS系攻击感染PbPQR�
- 黄宪希周利民易国辉吴金燕潘在用薛伟玲郭虹
- 关键词:伯氏疟原虫免疫
- 伯氏疟原虫抗哌喹系小鼠IFN-γ、TNF-α及IL-4分泌细胞的抗性免疫调控作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通过检测及比较伯氏疟原虫(Pb)ANKA株抗哌喹(PQR)系及敏感(PQS)系感染小鼠脾细胞中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4(IL-4)细胞因子分泌细胞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哌喹抗性相关免疫调节机制。方法:8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A(PbPQS)、B(PbPQR)和C(对照组,NC)3组,应用ELISPOT技术测定各组小鼠脾细胞分泌IFN-γ、TNF-α和IL-4的斑点形成细胞数(SFCs)。结果:在PbPQS或PbPQR感染小鼠后3、6d时IFN-γSFCs A、B两组均显著增高,3d时A组高于B组(P=0.05),而6d时B组明显高于A组(P=0.002),TNF-αSFCs的增加B组明显高于A组(3d:P<0.001,6d:P=0.037),IL-4SFCs A、B两组增高无显著性差别。B组3种细胞因子SFCs 22d间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6d时IFN-γSFCs及TNF-αSFCs增至峰值,9d时IL-4SFCs增至峰值,22d时3种细胞因子SFCs再度增加。结论:感染早期Th1免疫反应的有效活化、其后向Th2免疫反应的偏移以及感染后期3种细胞因子的协同抗原虫作用是影响PbPQR感染小鼠早期原虫增殖低下、其后原虫率上升以及最终疾病转归恢复的重要因素,抗性的产生与宿主免疫密切相关。
- 黄宪希周利民易国辉薛伟玲郭虹
- 关键词:伯氏疟原虫细胞因子酶联免疫斑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