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430150)

作品数:21 被引量:288H指数:10
相关作者:董双林李德尚雷思佳刘国才田相利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海洋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篇对虾
  • 7篇中华鳖
  • 6篇养殖
  • 5篇摄食
  • 5篇摄食水平
  • 4篇稚鳖
  • 4篇中华鳖稚鳖
  • 4篇围隔
  • 4篇罗非鱼
  • 4篇浮游
  • 3篇有机碳
  • 3篇中国对虾
  • 3篇虾池
  • 3篇饵料
  • 3篇放养
  • 3篇浮游生物
  • 2篇对虾池
  • 2篇对虾养殖
  • 2篇养殖模式
  • 2篇幼鳖

机构

  • 11篇青岛海洋大学
  • 8篇深圳职业技术...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作者

  • 12篇董双林
  • 11篇李德尚
  • 8篇雷思佳
  • 6篇刘国才
  • 4篇田相利
  • 3篇胡先勤
  • 3篇卢静
  • 2篇陈兆波
  • 2篇齐振雄
  • 2篇王吉桥
  • 1篇王克行
  • 1篇王芳
  • 1篇张硕
  • 1篇赵丽英
  • 1篇李德尚
  • 1篇刘国才
  • 1篇张曼平

传媒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水利渔业
  • 2篇海洋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淡水渔业
  • 1篇水产学报
  • 1篇Zoolog...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盐度与体重对台湾红罗非鱼耗氧率的影响被引量:58
2002年
在盐度为淡水、7、14、2 1、2 8和 35的条件下 ,测定了 3个体重组 (1.5 7~ 4.87g ,7.0 7~ 18.2 3g和31.5 0~ 5 2 .41g)的台湾红罗非鱼的耗氧率 ,方差分析表明 ,盐度对台湾红罗非鱼的耗氧率有极显著的影响(P <0 .0 1) .体重范围为 1.5 7~ 18.2 4g时 ,盐度 7实验组的耗氧率最高 ,分别为 0 .41mgO2 ·g-1·h-1(1.5 7~ 4.78g)和 0 .34mgO2 ·g-1·h-1(7.0 7~ 18.2 3g) ,体重范围为 31.5 0~ 5 2 .41g时 ,耗氧率最高值出现在盐度 35组 ,为 0 .30mgO2 ·g-1·h-1.耗氧率最低值也因体重范围的不同而出现在不同的盐度 ,体重范围为1.5 7~ 4.78g时 ,盐度 14组的耗氧率最低 ,为 0 .2 8mgO2 ·g-1·h-1,体重范围在 7.0 7~ 5 2 .41g时 ,耗氧率的最低值均出现在盐度 2 1组 ,其中体重范围 7.0 7~ 18.2 3g的最低值为 0 .2 2mgO2 ·g-1·h ,而体重范围31 5 0~ 5 2 .41g的最低耗氧率为 0 .13mgO2 ·g-1·h-1.协方差分析表明 ,盐度和体重对台湾红罗非鱼的耗氧率存在极显著的交互作用 (P <0 .0 1) .
雷思佳
关键词:盐度体重耗氧率
虾池生态系各有机碳库的储量被引量:16
2000年
1997年 6~ 8月于山东省海阳市黄海集团公司养虾场 ,采用围隔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虾池生态系各有机碳库的储量 ,结果表明 :溶解有机碳 ( DOC)、颗粒有机碳 ( POC)库储量 ( mg C/l)平均分别为 9.95± 2 .0 4及 3.1 0± 1 .60 ,DOC/POC比值平均为 3.2 1。POC库中 ,腐质颗粒碳为总浮游生物碳的 2倍。浮游植物碳、浮游动物碳、浮游细菌碳平均分别占总浮游生物碳的 53%、1 3%及 34 %。腐质碳、总浮游生物碳平均分别占总有机碳 ( TOC)的 92 %及 8% ,腐质碳为总浮游生物碳的 1 1 .0 8倍。
刘国才李德尚
关键词:有机碳库储量实验围隔
摄食水平对中华鳖稚鳖生长、氮排泄和能量收支的影响被引量:10
2005年
在 30℃水温下进行摄食 -生长实验 (实验周期为 5 6d) ,设饥饿、1%、2 %、4 %和饱食 5个摄食水平 ,研究了中华鳖稚鳖 (39 5 4— 4 4 2 2g)的生长和能量收支。结果表明 ,中华鳖稚鳖的特定生长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 ,其湿重、干物质、蛋白质和能量的特定生长率均呈二次曲线增加 ,其中干物质的特定生长率 (SGRdr)与摄食率 (Rl)的关系式为 :SGRdr=- 1 8799+1 0 795Rl- 0 0 832Rl2 (r=0 90 6 ,n =2 5 ,P <0 0 1) ;除干物质转化效率外 ,湿重、蛋白质和能量的转化效率在 2 %组均达到最大 ,分别为 36 31%、2 1 4 7%和 2 8 10 % ;除能量转化效率外 ,4 %组湿重、干物质和蛋白质的转化效率与最大值均无显著差异 ;摄食水平对中华鳖稚鳖总氮排泄率、氨氮排泄率、尿素氮排泄率以及氨氮占总氮排泄率的比例均有显著影响 (P <0 0 1) ,除氨氮占总氮比例外其他指标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氨氮比例在饥饿组最高为 5 5 83% ,由饥饿到饱食其变化范围是 4 4 5 0 %— 5 5 83% ;总氮排泄率、氨态氮排泄率和尿素氮排泄率的变动范围分别是 19 81%— 6 5 87%、9 4 4 %— 36 31%和 8 2 4 %— 2 9 5 6 % ,回归分析表明 ,幼鳖的总氮排泄率 (μmol/g·d) (G N)、氨氮排泄率 (μmol/g·d) (NH3 N)及尿素氮排泄率 (μmol/g·
雷思佳叶世洲胡先勤
关键词:摄食水平中华鳖稚鳖氮排泄健康养殖模式
对虾综合养殖生态系有机碳的平衡被引量:7
2002年
采用围隔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对虾综合养殖生态系有机碳的平衡,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各实验围隔有机碳的总收入量为4847 46~6154 67g,平均为(5646 94±551 09)g.有机碳总收入量与浮游植物生产量、附生藻类生产量及颗粒饲料(含饵料鱼)等各组分碳收入量的比例平均为1∶0 73∶0 11∶0 16.(2)研究期间各实验围隔有机碳的总支出量为3310 28~3974 79g,平均为(3644 21±281 44)g.有机碳总支出量与浮游生物群落呼吸量、附生生物群落呼吸量、底栖群落呼吸量、养殖生物生产量、养殖生物呼吸量等各组分碳支出量的比例平均为1∶0 53∶0 19∶0 15∶0 04∶0 09.(3)各实验围隔有机碳积累量为1383 45~2707 31g,平均为(2002 73±546 76)g,占收入量的(35±7)%(26%~44%).不同养殖模式实验围隔依积累量大小顺序为:Y5(对虾-扇贝)、Y7(对虾-罗非鱼)、Y4(单养对虾)、T5(对虾-罗非鱼-缢蛏)、Y6(对虾-缢蛏).(4)围隔收入的有机碳对对虾的转化率为(1 77±0 62)%(0 76%~2 28%),转化率大小顺序为Y6,T5,Y4,Y5,Y7,收入的有机碳对全部养殖动物的转化率为(2 18±0 79)%(1 07%~3 12%),转化率大小顺序为T5,Y6,Y5,Y4,Y7.
刘国才李德尚董双林陈兆波卢静
关键词:有机碳围隔实验生态系统放养肥料饵料
对虾池的放养密度对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被引量:31
2000年
于 1 998年 7~ 9月在山东海阳养虾场运用陆基围隔实验生态学方法 ,研究了对虾与罗非鱼在五种放养密度下浮游生物群落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 :可能浮游动物的摄食对浮游植物产生影响 ,二者数量的消长在大多数围隔都呈负相关 ;纤毛虫的数量与浮游植物的总生物量呈负相关 ;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 ,浮游植物生物量减少 ,而浮游动物却有所增加 ,前者的优势类群由硅藻变为甲藻、蓝藻和隐藻 ,后者的种类组成中镖水蚤数量减少而剑水蚤、无节幼体、轮虫和原生动物等小型种类有所增加 ;纤毛虫在高密度围隔中大量繁殖 。
卢静李德尚董双林
关键词:浮游生物放养密度
温度对中华鳖稚鳖氮收支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于2003年12月购买当年繁殖的中华鳖稚鳖(28.42-49.50 g),投喂中华鳖稚鳖配合饲料,在饱食状态下进行摄食-生长试验(试验周期为56 d),试验设25℃、28℃和31℃3个温度处理,研究了温度对中华鳖稚鳖生长率和氮收支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温度对其最大摄食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效率均有显著影响(P<0.01),它们均有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的趋势,31℃时湿重、干物质和蛋白质的特定生长率(SGRw,0.88%、SGRd,1.03%和SGRp,1.21%)和湿重及蛋白质的转化效率(Kw,18.99和Kp,16.81)均为最大值。方差分析表明,温度对氮收支各组分的平均值均存在显著影响(P<0.01),它们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31℃时摄入氮、生长氮、粪便氮和氮排泄分别为10.84 mg/(g.d)、1.77 mg/(g.d)0、.77 mg/(g.d)和8.31 mg/(g.d),偏相关分析表明,温度对中华鳖稚鳖氮生长效率和氮排泄量的影响机制并非通过温度对最大摄食率的影响而发生作用,其作用机制很可能是温度-代谢-氮生长效率(氮排泄量)。31℃时的氮收支方程可以表述为:100CN=16.81GN+7.18FN+76.01UN,式中CN、GN、FN、UN分别表示摄入氮、生长氮、粪便氮和排泄氮。
雷思佳
关键词:温度中华鳖稚鳖氮收支
温度对中华鳖稚鳖最大摄食率、转化效率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温度对稚鳖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而对其最大摄食率、特定生长率和转化效率均有显著影响(P<0.01),3指标均有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趋势。31℃时湿重、干物质和蛋白质的特定生长率和湿重及蛋白质的转化效率均为最大值。温度对中华鳖稚鳖特定生长率的影响机制有2个:温度-最大摄食率-生长和温度-转化效率-生长。
雷思佳
关键词:温度中华鳖稚鳖消化率
对虾-罗非鱼-缢蛏封闭式综合养殖的水质研究被引量:51
2001年
研究了对虾、罗非鱼和缢蛏封闭式综合养殖的环境状况 .结果表明 ,混养各组环境状况总体要优于单养组 .实验期间混养组DO的波动幅度略小于单养组 ,最低值则高于单养组 ;各混养组COD值和水层细菌数量相互差异不显著 ,但各混养组均显著低于单养组 (t 检验 ,α <0 .0 5 ) ,混养围隔水体有机质含量明显低于单养 ;混养各围隔组中浮游生物生物量、Chl.a均低于单养组 ,滤食性动物对浮游生物的压制作用明显 .在底泥中 ,混养组N、P的积累量比单养组低 39.76 %和 5 1.2 6 % ,混养组细菌总数则比单养组低 7.6 3 % .本研究表明 ,封闭式综合养殖可以大大减少注入近海的养殖污水的排放量 ,从而降低对近海水质的污染 .
田相利李德尚董双林刘国才齐振雄卢静
关键词:对虾罗非鱼缢蛏水质
饵料类型、摄食水平和体重对中华鳖生化成分和比能值的影响被引量:7
2003年
在水温 30℃的条件下 ,分别进行了为期 5 6d的稚鳖和幼鳖摄食 -生长试验 ,稚鳖组设饥饿、1%、2 %、4 %和饱食 5个摄食水平 ,幼鳖组设饥饿、1%、2 %和饱食 4个摄食水平。结果表明 ,中华鳖稚、幼鳖鳖体干物质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及比能值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P <0 .0 5 ) ,摄食水平对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 (P >0 .0 5 ) ,稚、幼鳖灰分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 5 .5 2 %、和 5 .99%。体重对中华鳖鳖体干物质含量和脂肪含量有显著影响 ,干物质和脂肪含量随体重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P <0 .0 5 ) ,在饱食状态下 ,中华鳖稚、幼鳖鳖体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在饥饿和非饱食状态下 ,幼鳖鳖体蛋白质含量都显著高于稚鳖 ;幼鳖鳖体的比能值高于稚鳖 ,但二者的差异仅在饥饿状态下达到显著水平 (P <0 .0 5 ) ;体重对中华鳖鳖体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 ,鳖体灰分含量的平均值为 5 .76 %。回归分析表明 ,中华鳖鳖体比能值、蛋白质、脂肪和灰份含量与其干物质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 ,协方差分析表明 ,体重对上述关系有显著影响。
雷思佳叶世洲胡先勤
关键词:饵料摄食水平体重中华鳖生化成分影响因素
对虾综合养殖生态系底泥细菌的数量动态被引量:42
2000年
1997年5~9月于山东海阳市黄海集团公司养虾场,用5个实验围隔研究了对虾综合养殖生态系底泥细菌的数量动态.结果表明,底泥细菌数量波动在4.10×108~12.36×108cells·g-1之间,平均为8.09×108±2.17×108cells·g-1.随着养殖时间的推移,底泥细菌数量逐渐增加.底泥细菌数量最大值出现在表层1cm之内,2~3cm以下泥层。
刘国才李德尚董双林王坤
关键词:实验围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