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5JZD0005)
- 作品数:63 被引量:1,034H指数:16
- 相关作者:高飞陈小君林苇梁丹辉袁铖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东财政学院九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学更多>>
- 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的“体制性”品格被引量:9
- 2009年
- 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中,存在一些无法利用规范研究或价值判断等传统方法进行解释、而只能在"体制性"品格寻求答案的问题,即在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社会传统及其互动而成的历史传承与国情现状塑造下的制度特性。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的"体制性"品格,在党政政策等上层建筑和人多地少等经济基础的互动中具有现实合理性,也由于物权法的固有性和土地制度的本土性而具有理论正当性。"体制性"品格的研究,有助于从政治目标、国情现状等视角分析设计我国法律制度,可导向我国农村土地物权制度研究的纵深。
- 路斐
- 关键词:所有权
- 农村承包地调整制度的社会实证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现行农村承包地调整制度是"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农地政策的延续,但土地承包经营的初始公平却因户内人口的变化而出现了集体内人均承包地占有不公的矛盾,因此对现行农村承包地调整制度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社会实证分析,剖析其运行中的缺陷,提出相关建议有助于农村承包地调整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 林苇
- 关键词:农村
- 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法律界定——一个法解释论的视角被引量:6
- 2009年
- 通过法解释论的视角对现行有关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规范进行解读可知,我国法律制度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界定已趋于统一,即集体土地所有权之主体为农民集体,具体有乡镇农民集体、村农民集体、村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即村民小组农民集体三种形式,其中集体成员在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运行中的利益越来越受到关注。
- 高飞
- 关键词: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所有权主体农民集体
-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30年:回眸与瞻望被引量:61
- 2008年
- 该文回顾了"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长期稳定承包权、鼓励合法流转"的新型农村土地制度创立和完善的历程。对农民自发制度创新与国家强力推行相结合的制度变迁方式,以及"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流转权,保障收益权、尊重处分权"的制度变迁路径进行了较系统总结;对中国农村土地制度运行态势及其效率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用多元产权模式和制度安排,实现并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改革思路和政策建议。
- 王景新
- 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制度的实践困境与对策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以对2009年4省8县田野调查中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运行现状的描述为前提,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现状的现实成因分析为基础,提出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本体制度及配套制度的完善建议,寻求其实践困境的破解之道。
- 郭继
- 论土地管理中的价值标准被引量:1
- 2008年
- 在法律制度设计中,公平是土地用益物权配置追求的目标,效率是实现土地用益物权制度功能的内在动力。公平的价值准则和效率的价值判断共同适用于对土地用益物权配置的评判,缺失了公平,土地法律制度就会迷失方向;缺少了效率,土地法律制度就失去了活力和动力。公平与效率之间从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也可能存在矛盾,为此,应当实现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 汪军民
- 关键词:公平土地用益物权权利配置
- 论农地权利组合模式及其在宏观经济发展中的功能
- 2008年
- 在我国农地法律制度安排中,诺思所言的产权结构应理解为由农地集体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所构成的农地权利组合模式,意识形态则为农民的农地权利意识与观念。据此探析我国演变成型的现行农地权利组合模式,会发现其具有公有意识形态、弹性的物权组合、无偿性及复合性法律关系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使得现行农地权利制度框架,在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中,承担着独特的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
- 韩清怀
- 关键词:产权结构农地权利
-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运行状况的实证分析——基于全国10省30县的调查被引量:31
- 2008年
- 本文在2007年对全国10省30县田野调查获得的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状况的描述,以及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在农村社会运行状况的统计数据分析,结合中国相关法律制度与访谈材料,对中国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行政权力严重干扰了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正常运行;集体经济的发达水平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运行状况存在正相关性;对农村土地进行确权并颁发相应权利证书,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明晰化极为重要;农户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未来变革的期盼与中国当前的制度精神不相符,但其中的矛盾并非不可协调。
- 高飞
- 关键词: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行政权力土地确权实证分析
- 论农村土地征收与农民权益保护被引量:13
- 2008年
- 国家对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征收与农民财产权保护之间存在着冲突。因征收活动中公益目的泛化与征收程序失范,国家的征收权容易被滥用;加之补偿标准偏低与保障制度缺位,使农民的财产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规范政府的征地行为,保护被征地农民的权益已成为法治政府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此,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严格区分农地征收中的公益目的和非公益目的,规范农地征收的程序,解决农地征收中的公平补偿问题,强化对被征地农民权益的救济,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的保障机制等。
- 石佑启苗志江
- 关键词:征收农民权益
-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的困境与对策探析被引量:33
- 2009年
- 研究目的:探寻完善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制度不足的途径。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研究结果:在出嫁、离婚等涉及农村妇女的集体成员身份变动时,其土地权益难以得到充分保护,丧偶妇女(未改嫁)则因成员身份不发生变动,其土地权益的保护状况较好,故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未受到充分保护的根源在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缺陷。研究结论:针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不足进行股份合作社改造,是解决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问题的重要途径。
- 高飞
- 关键词: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集体土地所有权股份合作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