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E080402)

作品数:6 被引量:60H指数:3
相关作者:侯翔宇姚芳王德朋刘波郭联金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电催化
  • 2篇污泥
  • 2篇颗粒污泥
  • 2篇催化
  • 1篇电催化降解
  • 1篇电极
  • 1篇电流效率
  • 1篇电气石
  • 1篇毒死蜱
  • 1篇厌氧
  • 1篇厌氧氨氧化
  • 1篇厌氧氨氧化反...
  • 1篇厌氧氨氧化反...
  • 1篇阳极
  • 1篇氧化反应器
  • 1篇氧化物
  • 1篇阴极
  • 1篇阴极材料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机构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深圳信息职业...
  • 1篇东莞职业技术...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1篇刘波
  • 1篇徐善文
  • 1篇周文龙
  • 1篇周义
  • 1篇王国胜
  • 1篇董晓清
  • 1篇邱珊
  • 1篇马放
  • 1篇杨基先
  • 1篇汪晓军
  • 1篇张潇予
  • 1篇王德朋
  • 1篇郭联金
  • 1篇赵昕悦
  • 1篇姚芳
  • 1篇侯翔宇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环境化学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阴阳极成对耦合紫外光辅助电催化降解毒死蜱
2021年
以空气扩散阴极、纯铂阳极和紫外灯构建了阴阳极成对耦合紫外光辅助电催化的体系,并系统地研究了电流密度、阳极SO42-浓度以及毒死蜱初始浓度对毒死蜱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阴极/阳极的电流密度为45/450 mA·cm^(-2),阳极SO42-浓度为1.0 mol·L^(-1),毒死蜱初始浓度为25 mg·L^(-1)时,反应60 min后毒死蜱降解率可达99%.对阴极产物的红外分析结果表明,毒死蜱降解后结构中的吡啶环和PS被破坏,产生亚硝氮和正磷酸盐,毒性得到减弱.通过对比阴阳极成对耦合紫外光复合体系与阴极耦合紫外光复合体系、阳极耦合紫外光复合体系的电流效率,发现阴阳极成对耦合紫外光复合体系的电流效率是阴极耦合紫外光复合体系的2倍,是阳极耦合紫外光复合体系的4倍.
蒋焦凌霄何明磊周明明
关键词:毒死蜱空气扩散电极电流效率
好氧颗粒污泥处理番茄酱生产废水及微生物群落演替
目前,新疆番茄及番茄酱产量位居亚洲第一,对新疆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番茄酱加工产业的蓬勃发展,加工期间产生大量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及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小觑。因此,针对新疆季节性番茄酱生产废水的特点,探寻经济有效的新的处理和...
王燕杉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颗粒粒径胞外聚合物
不同接种污泥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特性及菌群结构演替规律分析被引量:21
2017年
采用两套相同的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分别接种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A)和厌氧颗粒污泥(B)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考察了A、B反应器中污泥的形态、脱氮性能、容积氮负荷和氮去除负荷的差异,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从分子生物学水平分析启动过程中菌群结构演替规律.结果表明:反应器运行119 d后,A、B反应器均成功培养出成熟的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其中相比于B反应器,A反应器缩短了厌氧氨氧化启动过程的菌体自溶和活性迟滞阶段.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在活性迟滞和活性提高阶段,A反应器中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的丰度分别为1.18%、5.98%,而B颗粒污泥反应器中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的丰度仅为0.92%、1.41%,说明A反应器Planctomycetes菌在菌体自溶和活性迟滞阶的增长速度大于B反应器.此外,经过119 d的启动,A反应器中Candidatus Brocadia丰度可以达到11.34%,而B反应器中Candidatus Brocadia丰度仅为7.28%.
姚芳刘波王德朋侯翔宇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Pistia stratiotes and Its Fluoride Removal Efficiency
2020年
Phytoremediation technology using aquatic plants is being used increasingly in constructed wetlands to purify wastewater. The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water lettuce(Pistia stratiotes) and its effectiveness in removing fluoride(F~–) from water are described in this articl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istia stratiotes has the ability to accumulate F~–. The removal efficiency ranged from 27.79% to 56.32% for the various initial F~– concentrations tested, and was highest(56.32%) in the highest initial concentration group 60 mg/L. The F~– concentrations in control groups(without Pistia stratiotes) changed very little, from –1.135% to –0.007% of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s. At the highest removal rate, the bioconcentration factor was 7.84. The rate of purification conformed to the Michaelis-Menten equation,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R^2) were all greater than 0.97. The Specific Growth Rates(SGR) of the treatment groups were –8.03% to –1.22%, and the SGR of plants under F~– stress decreased during the experimental period. The par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concentrations of F~– in water were strongly linearly correlated with peroxidase.
ZHANG YunCHEN Jinfa
关键词:FLUORIDEDYNAMICPOD
电气石自发电极性对溶液pH和亚硝化单胞菌生长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电气石具有自发电极性,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不同煅烧温度处理下电气石的变化,研究并探讨电气石自发电极性对溶液pH的影响;并借助微生物检测手段,研究电气石自发电极性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气石能调节溶液pH至弱碱性,煅烧温度为800℃时,由于电气石晶胞体积的缩小,电极性增强,pH显著上升(9.8);煅烧温度为1 000℃时,BO3原子团振动峰消失,羟基振动峰和Si—O—Si对称伸缩振动峰强度明显减弱,自发电极性消失,不再具有调节pH的作用。电气石可明显促进亚硝化细菌生长繁殖,缩短细菌适应期,提前进入稳定期,大幅增加细菌数量,5d后投加电气石组中亚硝化单胞菌数量为9.66×108个/mL,远多于对照组中亚硝化单胞菌的数量(8.04×107个/mL)。
邱珊周义杨基先马放徐善文赵昕悦
关键词:电气石自发极化
金属氧化物/活性炭纤维复合阴极电催化降解孔雀石绿及机制研究
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二级出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由于不能被常规污水处理工艺所降解而成为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以芬顿反应为代表的高级氧化过程是降解甚至矿化这类有机污染物的强劲技术。其中将电化学与芬顿反应...
张潇予
关键词:金属氧化物活性炭纤维复合阴极材料电催化降解孔雀石绿
文献传递
两级A/O-Fenton-BAF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被引量:17
2011年
针对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一级好氧/接触厌氧/二级好氧/Fenton氧化/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原水COD约为1 300 mg/L,氨氮约为300mg/L,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系统对COD的去除率达到93%,对氨氮的去除率达到98%,出水COD<100 mg/L、氨氮<25 mg/L、色度<40倍、悬浮物<30 mg/L,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中表2的排放标准。
周文龙汪晓军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
深圳市区空气污染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被引量:19
2015年
利用深圳市2006至2013年的大气污染物监测浓度数据和气象资料,分析深圳市空气质量的逐月分布变化特征。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选择显著相关因子,分别以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构建空气质量预测模型,对该市2013年SO2、NO2、PM103种空气污染物的月均值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建立的预测模型有更高的预报精度。BP和RBF 2种网络预测效果都比较理想,对不同污染物的预测精度各有高低。但BP网络的构建和参数优化过程较为复杂且网络训练结果不稳定,而RBF网络构建和训练简单,时间短而结果稳定。在综合性能上,RBF网络用于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的预测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王国胜郭联金董晓清朱燕茹
关键词:神经网络空气污染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