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JAl30333)

作品数:4 被引量:38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兴洲耿悦王丽赵红肖珊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课程
  • 2篇教师
  • 1篇职业教育
  • 1篇中高职衔接
  • 1篇生涯
  • 1篇生涯发展
  • 1篇升学
  • 1篇中职
  • 1篇中职生
  • 1篇专业课
  • 1篇专业课教师
  • 1篇衔接
  • 1篇教育
  • 1篇精品课
  • 1篇精品课程
  • 1篇精品课程建设
  • 1篇课程建设
  • 1篇课程链
  • 1篇教案
  • 1篇教师团队

机构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电子科技...

作者

  • 4篇李兴洲
  • 1篇耿悦
  • 1篇王丽
  • 1篇肖珊
  • 1篇赵红

传媒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职教论坛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教案处理策略与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职业能力发展水平研究
2014年
教案作为反映教师知识组织形式、教学行为方式差异的具体表征,是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重要体现。通过对15位职业学校专业课专家教师进行访谈,根据受访者从教过程中教案在教学中的地位及发挥的作用变化,将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的职业能力发展划分为新手——胜任——成熟——专家等4个阶段。各阶段每个教师处理教案的特征为以教案中心、打包教案知识、使用教案脚本、突出重点备忘为特征,并且大多数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都处于第二和第三阶段。
李兴洲肖珊
关键词:教案专业课教师
中高职衔接“课程链”建构研究被引量:26
2017年
目前,中高职衔接已成为应对职业教育外部改革与内在发展需求的必然趋势,而课程衔接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中高职衔接背景下"课程链"的建构是对课程衔接实践理念指导的初步探索。以德、美两国为代表的国际背景为基础,从"课程链"的内涵、意义、建构的具体要求以及保障等四个方面来阐释,强调课程衔接要依据社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规律和职业发展规律,突出衔接的灵活性、人本性与规律性等特征,在国家政策、优质师资队伍以及评价机制等保障体系下,以课程衔接推进中高职的有效衔接,逐步建立与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李兴洲耿悦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政策视角下中职生生涯发展困境与对策被引量:5
2016年
中等职业学校(简称"中职")招生困难、学生流失率高等现象的产生,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简称"中职生")的生涯发展困境密切相关。中职生就业机会受限、就业质量低、职业发展空间狭窄等困境,增强了他们在就业前后选择升学的动机,而中职生回流进入普通教育体系困难重重,且通过职业教育轨道升学路径不畅进一步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优化中职生就业政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完善中职生升学政策,为中职生建立公平的升学环境应成为解决中职生生涯发展困境的对策选择。
李兴洲赵红
关键词:中职生生涯发展
精品课程建设促进教师团队专业发展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职业教育精品课程秉承"五个一流"的特质对"教师队伍"提出了较高要求。因而,精品课程视域下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需要寻求新的思路与突破。学习型组织以及实践共同体是团队研究的理论参照,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师团队发展二者相互促进的契合是团队发展的现实印证。关注精品课程中组织安排、共同目标、问题情境以及团体关照等有利条件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职业认同感较低、互动效果不佳以及惯性独立等合作障碍。因此,首先,需要建立共同愿景,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其次,通过系统思考引领整体,开启团体学习的模式;最后,以专家指导作为保障,促进教师的成长,实现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
李兴洲王丽
关键词:职业教育精品课程教师团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