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A740093)
-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王启涛徐华更多>>
- 相关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 敦煌吐鲁番所出法制文书疑难词语新释
- 2013年
- 敦煌吐鲁番所出法制文书是汉语史和法制史研究的重要语料,但其中有的词语至今难得其解,这对整个文书的识读和利用带来极大的不便。利用各种文献包括藏文献有关资料,相互比较,其"别理"、"收后"、"下牒"三词乃"申诉"、"署名最后的保人"、"递交诉状或请求"之义。
- 徐华
- 关键词:释义
- 吐鲁番出土文书疑难词语新考被引量:1
- 2013年
- 吐鲁番出土文书的方言属于汉语河西方言,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民俗诸领域,直到今天,其中的一些疑难词语依然不得其确解,本文拈出数词以作诠释。
- 王启涛
- 关键词:吐鲁番出土文书疑难词语方言汉语
- 吐鲁番出土文献的语言系统
- 2012年
- 从地域方言的角度看,吐鲁番出土文献属于河西方言,它与敦煌文献的语言系统大同小异;从社会方言的角度看,吐鲁番出土文献涉及到行政、军事、法制、经济、宗教诸领域,因此,吐鲁番出土文书的语言系统可以分为口语系统、书面系统以及套语术语系统。
- 王启涛
- 关键词:出土文书语言系统敦煌文献
- 敦煌变文《鷰子赋》再研究
- 2014年
- 敦煌变文是文学作品,但是往往真实地反映出唐代的社会现实,是研究唐史极为宝贵的资料。而吐鲁番出土文献有相当一部分是唐代原汁原味的政治、经济、法制文书,将吐鲁番文献与敦煌变文相互观照,实现文史互证,是一条可行之路。从这一角度对敦煌变文名篇《鷰子赋》进行再研究,能更好地理解其文句的具体含义。
- 王启涛
- 关键词:唐代历史法制史
- 《唐律疏议》得名考被引量:1
- 2011年
- 中国古代法制术语未得其确解者甚多,这对于汉语史、法制史研究都是很不利的,本文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特别是敦煌吐鲁番文献)相结合,对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法制文献《唐律疏议》的书名意义进行诠释,认为"议"是一种文体名称,指有关官吏和专业人士对有关律文或其他政令进行评论、阐发和界定。
- 王启涛徐华
- 关键词:唐律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