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2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2008)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刘建波温俊君马学平孙媛媛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篇盐岩
  • 1篇氧碳同位素
  • 1篇氧同位素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 1篇碳酸盐岩
  • 1篇同位素
  • 1篇泥盆世
  • 1篇晚泥盆世
  • 1篇腕足
  • 1篇腕足动物
  • 1篇计数
  • 1篇计数法
  • 1篇

机构

  • 2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作者

  • 2篇刘建波
  • 1篇温俊君
  • 1篇孙媛媛
  • 1篇马学平

传媒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古地理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碳酸盐岩生屑颗粒定量研究--点计数法的理论分析与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碳酸盐岩中的生屑丰度数据为研究化石类群分异度、重建古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依据。点计数法易于定量统计各类生屑颗粒的丰度,比目估法、图像分析方法更适于碳酸盐岩组分的定量研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点计数法的最佳计点数常不易确定,往往会造成统计结果的精度不足,或统计工作耗时多、工作量大。应用点计数法和图像分析方法分别对视觉百分含量对比图和碳酸盐岩显微图像进行定量统计,分析沉积组分特征对点计数法测量误差的影响,以确定点计数法在碳酸盐岩生屑丰度统计时的最佳计点数。研究结果表明,点计数法适用于碳酸盐岩生屑颗粒丰度研究。对于大部分碳酸盐岩薄片定量分析工作,500点的计点数量基本可以将点计数法的测量误差控制在±2.5%以内。但是点计数法统计结果的精度受到薄片中生屑颗粒丰度、粒径大小、分选性甚至生屑分异度等沉积组分特征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度调整计点数,从而在统计工作量和统计数据误差之间获得平衡。
温俊君刘建波
关键词:碳酸盐岩
华南晚泥盆世腕足动物壳体保存状况及其氧碳同位素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对华南湘中地区上泥盆统弗拉/法门(F/F)界线附近的几种腕足动物化石壳体结构所进行的详细研究表明,其原始结构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具有棱柱状第三层,二是缺失棱柱状第三层。基于壳体保存程度的详细分析,以阴极发光程度、壳体显微结构为参数建立了壳体成岩作用改造程度的量化模式,经化石壳体氧、碳同位素值的验证,这一模式基本可以用来对不同保存环境下的样品进行筛选。在对比研究中发现,以无洞贝目(Atrypida)为代表的具有柱状第三层结构的样品不仅在保存状况上优于只具有纤维层结构的壳体,而且其氧、碳同位素数值的分布也较为集中,从而说明无洞贝目的壳体是进行氧、碳同位素研究较为理想的材料。
孙媛媛刘建波马学平
关键词:腕足动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