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4038)

作品数:15 被引量:64H指数:4
相关作者:吴春京张建宇曾祥勇崔新鹏刘增辉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河北工程大学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金属学及工艺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冶金工程

主题

  • 6篇铜包铝
  • 6篇包铝
  • 4篇数值模拟
  • 4篇复合材料
  • 4篇CU/AL
  • 4篇复合材
  • 4篇值模拟
  • 3篇锭模
  • 3篇钢锭
  • 3篇钢锭模
  • 2篇温度场
  • 2篇温度场数值模...
  • 2篇立式
  • 2篇CF
  • 2篇F
  • 1篇大型轧辊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分析
  • 1篇形核
  • 1篇形核机理

机构

  • 14篇北京科技大学
  • 7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西宁特殊钢股...
  • 1篇中钢集团

作者

  • 14篇吴春京
  • 8篇张建宇
  • 5篇曾祥勇
  • 4篇刘增辉
  • 4篇崔新鹏
  • 3篇韩艳秋
  • 2篇李河宗
  • 1篇李国和
  • 1篇郑宝安
  • 1篇张英杰
  • 1篇崔聪聪
  • 1篇王师
  • 1篇蔡鹏
  • 1篇万长清
  • 1篇陈庆安

传媒

  • 3篇热加工工艺
  • 3篇铸造
  • 3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铸造技术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特种铸造及有...
  • 1篇Intern...
  • 1篇Transa...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钢锭模设计与应用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从材质与组织、热疲劳和结构优化等方面阐述了钢锭模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总结了钢锭模技术的发展方向,钢锭模制造技术需要开发新的材料并提出具有通用性的设计准则。
刘增辉崔新鹏康祖彬吴春京
关键词:钢锭模使用寿命热疲劳
灰铸铁钢锭模的材质与结构的优化被引量:1
2014年
基于ABAQUS模拟了钢锭模工况下的热应力分布,并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了材料热物参数和结构参数对热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材料的弹性模量和热膨胀系数、减小钢锭模内径和外表面换热系数、增加材料的导热系数,能够降低灰铸铁钢锭模外表面的横向拉应力,而在常用范围内模锭比的影响并不显著。
崔新鹏刘增辉曾祥勇吴春京
关键词:钢锭模热应力正交试验
球铁钢锭模蚀坑与网裂失效分析
2013年
结合某军品项目进行研究,对激光快速成型预烧结喷管件进行高温烧结试验和还原气氛二步烧结试验,测试制件的各项性能,确定此喷管件是否有进行还原气氛二步烧结的必要,并对Mo粉末高温烧结机理进行理论分析,说明高温烧结改善坯体性能的原因。试验表明,经过还原气氛二步烧结的结构件才能达到某喷管的性能要求,且高温烧结理论分析解释了这一原因。
刘增辉崔新鹏李国和郑宝安吴春京
关键词:球铁钢锭模网裂
充芯连铸铜包铝复合材料的界面形成机理被引量:12
2014年
采用垂直充芯连铸法制备断面尺寸为60 mmmmmm(长×宽×圆角半径)、铜包覆层厚度为2 mm的铜包铝复合材料,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界面的形貌和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铜包铝复合材料界面层在近铜侧主要由平面状的CuI区)和胞状的CuAlII区)两区组成,在近铝侧为αAl)+CuAl伪共晶组织(III区)而在Cu和CuAl之间还残存未转变的高温相Cux。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充芯连铸铜包铝的界面形成机理。
张建宇曾祥勇韩艳秋姚金金吴春京
铜包铝复合材料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及形成机理(英文)被引量:4
2017年
采用垂直充芯连铸工艺制备了直径为12 mm、铜层厚度为2 mm的铜包铝复合材料。通过SEM、XRD和TEM对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种类和形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u_/Al界面主要由层状γ_1(Cu_9Al_4)相、胞状θ(Cu_Al_2)相和α(Al)+θ(Cu_Al_2)共晶组成,特别是在界面组织中观察到残留的针状Cu_3Al_(2+x)相。通过比较γ_1(Cu_9Al_4)和ε_2(Cu_3Al_(2+x))的形核驱动力,证明了ε_2(Cu_3Al_(2+x))相优先在界面处形成。此外,完整揭示了铜包铝复合材料界面形成机理。
初娣张建宇姚金金韩艳秋吴春京
铜包铝复合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39
2014年
对铜包铝复合材料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介绍铜包铝复合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铜铝的界面结合机理、铜铝二元合金相图、金属间化合物相的形成与长大规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铜包铝复合材料的发展进行展望。
张建宇姚金金曾祥勇韩艳秋吴春京
关键词:铜包铝复合材料
基于数值模拟的Cu/Al/C_f充芯连铸工艺分析与优化
2016年
基于数值模拟,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Cu/Al/Cf充芯连铸工艺。结果表明,二冷水距结晶器距离11、连铸速度v、芯管长度12作为主要参数,对连铸质量影响最大,且存在明显的单调关系;一冷水流量,和铝液温度腓为次要因素。最佳工艺参数分别为:一冷水流量产280L/h,二冷水距结晶器距离11=50~60mm,连铸速度v=80~100mm/min,芯管长度12=75~80mm。
初娣贲利华吴春京
关键词:数值模拟工艺参数
铜包铝复合扁排立式充芯连铸设备的研制被引量:5
2013年
设计和制造了一台制备铜包铝复合扁排的立式充芯连铸试验设备,该设备的特点是在高度方向上设置上下两个加热坩埚分别熔化铜和铝;外层铜管在结晶器中首先形成,铝液随之通过充芯管充填到铜管中,铜、铝界面通过互扩散实现冶金结合。利用此设备,成功地连铸出铜层厚度为2mm,芯部铝厚度为10mm,宽为60mm的铜包铝复合扁排。
张建宇王屹峰万长清曾祥勇蔡鹏吴春京
关键词:铜包铝
Investigation on the interface of Cu/Al couples during isothermal heating被引量:3
2015年
The evolutionary process and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of Cu/A1 couples during isothermal heating at a constant bonding tem- perature of 550℃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interracial morphologies and microstructures were examined by optical microscop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equipped with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and X-ray diffract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bonding is not achieved between Cu and A1 at 550℃ in 10 min due to undamaged oxide films. Upon increasing the bonding time from 15 to 25 min, however, metallurgical bonding is obtained in these samples,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reactive zone varies with holding time. In the interfacial region, the final microstructure consists of Cu9A14, CuAl, CuA12, and ct-A1 + CuAl2. Furthermore, these results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the mechanism of the imerfacial reaction between Cu and A1. Microhardness measurements show that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exerts a signifi- cant influenc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u/A1 couples.
Yan-qiu HanLi-hua BenJin-jin YaoShu-wei FengChun-jing Wu
关键词:COPPERALUMINUM
铜包铝立式充芯连铸圆坯温度场数值模拟被引量:2
2013年
建立了铜包铝立式充芯连铸圆坯的凝固传热数学模型,并应用有限元软件ProCAST模拟了它在不同冷却条件下的温度场,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可用于优化充芯连铸工艺参数。
张建宇曾祥勇贲利华崔新鹏吴春京
关键词:铜包铝温度场数值模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