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2010Y039)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陈燕区林廖新丽段绍俊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昆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学

主题

  • 1篇心灵
  • 1篇意象
  • 1篇意象诗
  • 1篇社会
  • 1篇社会生态
  • 1篇生态
  • 1篇生态观
  • 1篇生态伦理
  • 1篇生态伦理思想
  • 1篇诗歌
  • 1篇树林
  • 1篇躯体
  • 1篇自然生态
  • 1篇自我
  • 1篇自我主体
  • 1篇伦理
  • 1篇伦理思想
  • 1篇劳伦斯诗歌
  • 1篇《可以吃的女...
  • 1篇巴赫金

机构

  • 5篇云南师范大学
  • 3篇云南大学
  • 1篇昆明学院

作者

  • 5篇陈燕
  • 3篇区林
  • 1篇廖新丽
  • 1篇段绍俊

传媒

  • 1篇思想战线
  • 1篇海外英语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昆明学院学报
  • 1篇时代文学(下...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劳伦斯诗歌中的生态伦理思想解读被引量:3
2011年
具有超前环保意识的劳伦斯在他的诗歌中表达了自己对人与非人类生物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其自然诗歌中体现了一切生命皆平等,一切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有时低级动物甚至具有比人类更高尚的品质。不管人类的好恶,人类无权剥夺其它物种的生存权利的生态伦理思想。
廖新丽陈燕
关键词:诗歌生态伦理思想
寻求心灵与躯体统一之旅——巴赫金躯体理论对《可以吃的女人》的解读
2010年
巴赫金的躯体理论在价值层面上凸显躯体(主体)的存在,其逻辑起点是"我与他者"对躯体的建构关系。《可以吃的女人》中的女主角玛丽安与未婚夫彼得的关系体现了巴赫金把人的躯体分为内在躯体和外在躯体的观点。玛丽安努力寻求"他者"与"我"和谐统一以构建"我"的完整躯体,表征了自我躯体的构建无法离开他者之爱,反之亦然。玛丽安寻求构建完整的躯体的历程体现了寻求自我存在价值的历程,折射出巴赫金的躯体理论的内涵。
陈燕区林
关键词:巴赫金自我主体
起点即终点:从《白孔雀》到《恰特莱夫人的情人》被引量:3
2012年
《白孔雀》与《恰特莱夫人的情人》分别是D.H.劳伦斯长篇小说创作的起点和终点。《白孔雀》中的乔治和洛茨理以及《恰特莱夫人的情人》中的恰特莱和梅勒斯分别映射出劳伦斯小说极具特色的主人翁;洛茨理和恰特莱表征了物欲横流的恶果以及人性与和谐性爱的失落;乔治最终的颓废是作者对工业文明的批判,而梅勒斯映射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人性复苏与和谐理想的渴望;女主角莱蒂的屈从和康妮最终的救赎映射出作者的女性观,其生活的树林成为劳伦斯希望的表征……这两部作品映射出劳伦斯人生探索的圆周式轨迹。
陈燕区林
关键词:《白孔雀》树林
《恰特莱夫人的情人》蕴含的生态观
2011年
《恰特莱夫人的情人》表征了劳伦斯对和谐生态的渴望和鞭挞了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摧残。研究通过对男女主人翁恰特莱先生、恰特莱夫人和看林人梅勒斯的描述,揭示了恰特莱先生象征着生态和谐的失落,恰特莱夫人象征着对生态和谐的回归、看林人梅勒斯是劳伦斯对和谐生态的渴望,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劳伦斯整体的生态观。
陈燕区林
关键词:生态观
劳伦斯意象诗蕴含的生态哲学观
2011年
劳伦斯,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在其短暂的生命旅程中共创作了12部诗集,近1000多首诗歌。其中的意象诗蕴含了诗人三个层面的生态哲学观: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多元解读和对生命多层底蕴的剖析。
段绍俊陈燕
关键词:意象诗自然生态社会生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