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专项
- 作品数:55 被引量:375H指数:10
- 相关作者:李晓岑刘畅孙永刚梁繁荣刘梦雨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建筑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陕西扶风出土汉代中颜纸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中颜纸是1978年在陕西省扶风县太白乡中颜村出土的。当时在一处汉代文化层的建筑遗址区瓦片堆积层下的圆形坑穴内。清理出窖藏陶罐。据参加清理发掘的考古工作者介绍,他们打开盖在罐口的铜盘后.发现罐内装满铜器、货币(半两、四铢和五铢钱)等器物90多件。其中有漆器的装饰件铜泡,在铜泡中填塞有揉成团的古纸。
- 李晓岑
- 关键词:古纸汉代出土建筑遗址铜器
- 新疆墨玉维吾尔族桑皮纸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桑皮纸的生产在新疆历史悠远,为进一步了解新疆墨玉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术,采用现代造纸检测方法及实验室模拟实验进行研究。通过对桑皮纸的物理性能及光学性能进行测试,观察纤维形态,总结纸张性能与纤维特征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与云南孟定傣族构皮纸的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新疆墨玉维吾尔族保留下来的传统造纸技术及纸张性能。
- 张小云李晓岑
- 关键词:桑皮
- 中国古代村镇人居环境保护与利用——以陕西柏社村为例被引量:2
- 2017年
- 作为中国古代村镇人居环境之一的下沉式窑洞聚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人文基因和智慧结晶,其既是具有绿色生态特点的地域生土建筑,也是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典型范例。本文以陕西省三原县柏社村古村落为例,从空间、历史、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系统研究下沉式"地坑窑"生土聚落,总结选址择地、空间营建、空间塑造以及生态建造等方面的人居智慧;针对柏社村地坑窑面临的衰退问题与发展困境,探索下沉式窑居村落保护与更新发展的措施与路径,为当前古代特色村镇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经验。
- 吴晨吴晨周庆华
- 甘肃悬泉置遗址出土古纸的时代及相关问题被引量:6
- 2012年
- 根据简牍的纪年对甘肃悬泉置遗址出土古纸各层位的时代进行分析,发现悬泉置遗址的第3层和第4层的简牍均为西汉纪年,应为确切的西汉层位,没有受到东汉层位遗物的扰乱,说明这两个层位出土的古纸也应该是西汉时代的古纸。这证实了中国在西汉时代已发明了纸和造纸术的历史事实。通过对各层位纸张进行分析,认为早期的西汉纸均为浇纸法生产,使用麻类纤维,说明中国造纸术起源于浇纸法造麻纸。抄纸法生产的纸张则出土于第1层或第2层的晚期层位,年代未定,不排除是东汉纸的可能。这些古纸在制造过程中,或造出纸后,一部分经过了内部加填或表面涂料等工艺处理,其中有的纸表面加有淀粉涂料,已属初级的加工纸范畴。
- 李晓岑王辉贺超海
- 关键词:简牍填料淀粉粒
- 清代广州地区的镍白铜及相关研究
- 2017年
- 镍白铜是中国古代冶金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劳弗尔就已论及,从那时至今的近百年间,不断有学者关注镍白铜历史的研究,并提出了很多重要的学术课题。但是,对于清代广州地区出现的镍白铜及其相关问题,却少有人进行梳理和讨论。通过梳爬中外史料中清代广州地区出现的镍白铜及其加工技术等内容,并结合现存实物调查与科学分析,由此开展新的研究和探讨。
- 黄超
- 关键词:冶金史清代
- 从中国西南地区村镇中发掘古代科技文化遗产——以中国古代镍白铜作为考察对象
- 2015年
- 中国西南地区村镇中保存了许多古代科技文化的遗迹和遗存,甚至一些传统工艺技术也流传至今.李约瑟博士及其后的学者都注意到了当地所保留下来的古代科技文化遗产,并进行过深入的发掘与研究,得到了许多喜人的研究成果.该文以中国西南地区村镇中所保留下来的古代科技文化遗产作为考察对象,发掘出了中国古代镍白铜在云南与四川地区的技术与生产方面的信息.同时,对这些内容进行了初步考证,所发现的新材料能够进一步丰富镍白铜这项中国独创技术发明的历史研究,该技术发明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西南地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
- 黄超
- 关键词:冶金史
- 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在文物建筑保护中应用的探讨被引量:25
- 2011年
-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信息采集高新技术,现已开始在文物建筑信息采集及管理中应用.这项新技术的引入为文物建筑历史信息的保存与研究、现状的描述与勘查提供了易于保存,且更为准确和可靠的平台.论文以国家指南针计划项目"北京先农坛太岁殿古建筑精细测绘"课题为依托,将太岁殿三维激光扫描数据与古建筑建筑营造作法研究、建筑现状形态分析紧密结合,探讨了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在文物建筑保护中的应用.在营造作法方面,借助于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对太岁殿的侧脚、收分、升起等做出了精确描述,使以往的疑惑有了明确的答案.在建筑现状形态分析方面,则对木构架的空间形态以及整体结构的变形趋势给出了准确的数据,为制定修缮方案提供了依据.此外,在课题进行过程中还探讨了适宜三维激光扫描数据描述古建筑的图示表达方法,对以往传统线描图的描述方式进行了补充.
- 汤羽扬杜博怡丁延辉
- 海南洋浦盐田调查简报
- 2019年
- 2012年北京大学联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山大学启动了“指南针计划”的“中国海南洋浦海盐生产遗址调查与利用研究”项目,项目组织单位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负责对遗址盐地形、地貌及遗迹分布范围进行航拍、航测.
- 无张建林田有前胡春勃
- 关键词:遗址调查海盐生产
- 冶金实验考古研究初探被引量:7
- 2012年
- 新考古学的诞生为现代实验考古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冶金考古学者在矿石的开采和加工、金属冶炼和铸造、金属制品的加工和使用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考古研究,为解决古代冶金技术、复原古代冶金活动及其组织形式、探讨冶金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等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以国内外四个铜和铁的冶炼实验考古案例为例,对冶金实验考古的发展历程进行初步讨论,认为国外学者在青铜冶炼、块炼铁冶炼和特殊钢铁制品模拟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国内学者在青铜铸造和黄铜冶炼等领域的工作亦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国内工作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参与对象、学科参与度等方面都存在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开展更多的工作。
- 刘海峰陈建立潜伟铁付德
- 关键词:冶金考古
- 一批河南出土东周至宋代玻璃器的无损分析被引量:10
- 2012年
- 为探索古代中原地区早期玻璃器的技术起源、发展和成分体系,选取了河南新郑、南阳、荥阳和洛阳等地出土的一批东周至宋代的26件古代玻璃器及1件汉代釉陶器,利用外束PIXE和pXRF对其进行了无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代玻璃器的化学成分体系存在一定差异。东周时期有Na2O-CaO-SiO2和PbO-BaO-SiO2两种体系;汉代有PbO-BaO-SiO2、PbO-SiO2和K2O-CaO-SiO23种体系;唐、宋时期则有Na2O-CaO-SiO2和PbO-K2O-SiO2两种体系。结合以往研究成果,讨论了器物来源、风化对定量分析的影响以及主要的着色离子等相关问题。其中,Na2O-CaO-SiO2体系玻璃为西方舶来品,其他系统的玻璃器为我国自制。由于表面风化,不同成分体系的古代玻璃都存在主要助熔剂的流失现象,流失程度与样品风化程度密切相关。这些玻璃的不同着色特征,与过渡金属元素密切相关。研究为探讨早期中外玻璃贸易和技术交流,以及中国古代玻璃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 董俊卿李青会干福熹胡永庆程永建蒋宏杰
- 关键词:古代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