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GA09B203-1) 作品数:3 被引量:11 H指数:3 相关作者: 马玲 邱本军 田雨浓 马伟 韩旭洋 更多>> 相关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 国家林业局林业科学技术推广项目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α-萜品醇熏蒸对大麦虫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13年 为研究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α-萜品醇的杀虫活性及作用机理,本研究采用熏蒸法测定了α-萜品醇对大麦虫Zophobasmorio(鞘翅目:拟步行甲科)4龄幼虫的急性毒性,并测定了不同熏蒸时间后幼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熏蒸48h时,α-萜品醇对大麦虫4龄幼虫的LC50和LC20值分别为69.425μg/L和59.916μg/L。α-萜品醇(LC20和LC50)处理的4龄幼虫SOD,POD和CAT活性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据此推测,α-萜品醇在幼虫体内积累显著影响幼虫体内SOD,POD和CAT活性,降低虫体内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从而对其产生毒害作用。 田雨浓 马伟 韦庆慧 罗帅 韩旭洋 陈旭日 邱本军 马玲关键词:大麦虫 熏蒸 急性毒性 保护酶 酶活性 黄芪多糖提取及对小叶杨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及其对小叶杨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方法]运用水煎法提取黄芪多糖,采用固液比、提取溶剂、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4个试验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所得黄芪多糖处理小叶杨幼苗,探究黄芪多糖对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最终获得最佳提取工艺为以5%醇碱为提取溶剂,固液比为1∶15,提取温度为60℃,提取1.5 h。正交试验得出优化提取工艺为以5%醇碱为提取溶剂,固液比为1∶10,提取温度为60℃,提取1.0 h。10 mg/ml的黄芪多糖能够显著提高小叶杨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的含量,而0.1 mg/ml黄芪多糖能够显著提高小叶杨叶绿素b的含量。[结论]黄芪多糖能够提高植物叶绿素含量,进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邱本军 董婉莹 薛羿 葛康康 崔荣 张玉洲 马玲关键词:黄芪多糖 正交试验 小叶杨 叶绿素含量 α-蒎烯对大麦虫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13年 当今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寻找替代化学农药进行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成为当今各国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热门话题(Isman,2008;Rajendran et al.,2008)。随着精油类农药商品化的成功,这必将大力促进此类植物源农药的研制,可以预见植物精油用于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之一(袁海滨等,2007)。 田雨浓 马伟 韦庆慧 韩旭洋 罗帅 陈旭日 邱本军 马玲关键词:Α-蒎烯 大麦虫 急性毒性 解毒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