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3C103013)
- 作品数:9 被引量:91H指数:6
- 相关作者:刘江文陈显明罗承萍李文芳杜军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肇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镁合金微弧氧化着色膜研究被引量:8
- 2009年
- 镁合金在电子工业中的快速发展对装饰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研究了如何在微弧氧化的同时进行氧化着色。膜层制备选取的基材为AZ91,电解溶液由硅酸盐为主的碱性溶液组成,配方为:Na_2SiO_3 5~30g/L,KMnO_4 1~20g/L,NaOH 1~5g/L,KF 5~8g/L,Na_3C_6H_5O_7 0.5~2g/L,EDTA 0.5~2g/L。在电解液中添加着色盐KMnO_4,形成了颜色各异的黄色陶瓷膜层。研究发现,膜层呈现出黄色主要是由于在膜层中生成了Mg_6MnO_8相,该物相在氧化膜中含量不同和分布差异将导致样品颜色深浅不同。
- 陈显明罗承萍刘江文
- 关键词:镁合金微弧氧化氧化着色膜层
- 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结构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对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结构进行分析测试,所采用的手段主要有X–ray、SEM、EDS和XPS。通过测试发现,膜层中的物相Mg、MgO、MgSiO3、MgAl2O4会随着膜层深度的不同有不同的分布。通过表面价态和结合能的分析,发现膜层中还含有少量的SiO2和Al2O3。并测试了一些含Mn或Cr的着色膜表面,发现样品表面不含有Mn或Cr元素,这些元素应该是通过表面层多孔结构进入到膜层较深处参与反应并分布在膜层深处。
- 陈显明罗承萍刘江文
- 关键词: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XPS分析
- 镁合金微弧氧化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被引量:29
- 2006年
- 对镁合金微弧氧化过程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微弧氧化过程满足热力学条件,微弧氧化不是一个典型的形核长大过程。膜层是在不断击穿、生成、烧结、排泄堆积等过程中生长起来的,而且在反应过程中,膜层的生成是由反应电压、电流、电解液体系、pH值等各种工艺参数所控制的。
- 陈显明罗承萍刘江文李文芳
- 关键词:热力学动力学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
- 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形成过程探讨被引量:31
- 2006年
- 对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的形成过程以及形成过程中的工艺影响因素做进一步的探讨,得出微弧氧化膜层的形成是一种亚单层生长模型,它是“成膜→击穿→熔化→烧结→再成膜……”的多次循环过程。并且微弧氧化先期形成的主要是致密层,疏松层则主要是在后期形成。还研究了成膜电压、电流、电解液体系等工艺参数与膜层生成的关系,发现电压越高,得到的膜层越厚,而电流在20A/dm2的电流密度下生成的薄膜具有较好的质量和性能,还发现在硅酸盐体系中形成的膜层在质量还是性能方面优于铝酸盐和磷酸盐体系中形成的膜层。
- 陈显明罗承萍刘江文李文芳
- 关键词: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
- AZ91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膜微观结构的TEM表征被引量:4
- 2011年
- 在硅酸盐碱性电解液中,以AZ91镁合金为基体采用恒电流控制模式制备出微弧氧化陶瓷薄膜,采用透射电镜对微弧氧化膜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测试了相关性能。结果表明:镁合金在以硅酸盐溶液为主的电解液中进行微弧氧化形成的产物主要是纳米晶MgO和MgAl2O4,并且形成了少量的非晶态物质和一定比例的较粗大MgO、MgAl2O4和MgSiO3晶粒,但这些粗大晶粒尺寸也在100~300 nm之间;形成的晶粒之所以如此细小主要是由于微弧氧化过程是一个快速烧结和快速冷凝的过程;制备的氧化膜在中性盐雾36 h后的腐蚀率小于0.09 g.cm-2.d-1,而显微硬度在1 000 HV以上。
- 陈显明罗承萍刘江文
- 关键词:镁合金微弧氧化膜透射电镜
- 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结构被引量:18
- 2006年
- 在硅酸盐碱性溶液中,采用恒电流控制模式,在电流密度为20 A/dm2时,以镁合金AZ91为基体制备微弧氧化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手段对制得的微弧氧化膜层进行相结构分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氧化膜层的表面、横截面及断口等进行研究,还探讨了表面疏松层和致密层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制得的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由MgO,MgSiO3和MgAl2O4等相组成;微弧氧化膜层由表面疏松层和致密层构成;镁合金微弧氧化形成的表面疏松层为多孔结构,这种孔呈网络结构分布;而形成的致密层结构非常致密,没有发现孔洞,而且它和基体的结合非常紧密;表面疏松层和致密层是经过“成膜→击穿→溶化→凝固→烧结……”等一系列循环过程形成的。
- 陈显明罗承萍刘江文李文芳
- 关键词:镁合金微观结构膜层
- 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的微观结构和耐蚀性被引量:8
- 2007年
- 采用非对称方波输出模式的恒流交流电源,利用微弧氧化方法在铝合金表面沉积Al2O3陶瓷膜,考察了微弧氧化工艺参数(电流密度、处理时间)对膜层微观结构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工艺参数对膜层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存在较佳的范围,即氧化时间为15-20min,电流密度在20A/dm2左右;氧化时间过短时,试样表面存在陶瓷膜未完全覆盖的区域,而当电流密度过大时,膜层表面将会出现大量的显微裂纹,导致膜层性能大幅度降低;在恒流非对称方波输出模式下,工艺参数对膜层的相组成影响不大,微弧氧化膜层由晶态Al2O3和非晶态Al2O3组成.
- 杜军陈东初李文芳张永君彭继华
- 关键词:微弧氧化铝合金陶瓷膜微观结构耐蚀性
- 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形成电解液组分优化被引量:2
- 2010年
- 基于非对称双向脉冲电源,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化了电解液组分。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观察和分析了陶瓷层的组织特征和物相组成,并用点滴和全浸试验衡量膜层的耐腐蚀性。较佳的电解液配方为:磷酸盐15 g/L,硅酸盐10 g/L,碳酸盐5 g/L,络合剂4 g/L。膜层的相组成和耐腐蚀性与电解液的浓度密切相关,当浓度较低时,膜层由晶态Al2O3组成;当浓度较高时,膜层由含有较多显微裂纹的非晶态Al2O3组成;当浓度适中时,可获得主要由非晶态组成的致密Al2O3陶瓷层,该膜层表现出优异的耐腐蚀性能。
- 盘艳红杜军李文芳
- 关键词:微弧氧化陶瓷膜抗腐蚀性铝合金
- 镁合金微弧氧化动力学影响因素被引量:3
- 2009年
- 为了探讨镁合金微弧氧化的动力学影响因素,研究了氧化电压、氧化电流、电解液等对膜层生长的影响,发现这几个因素都是膜层生长的关键因素,在我们的工艺条件下,电流密度范围在0.2~0.3A/cm^2之间能获得较好的膜层。
- 陈显明罗承萍刘江文
- 关键词:镁合金微弧氧化动力学膜层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