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7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
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2013248)
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2013248)
作品数:
3
被引量:7
H指数:1
相关作者:
张剑
王玉清
闫冬梅
王冬兰
齐艳秀
更多>>
相关机构: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佳木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题名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细胞
3篇
结膜
2篇
膜炎
2篇
结膜炎
2篇
过敏
2篇
过敏性结膜炎
2篇
白细胞介素
1篇
蛋白
1篇
蛋白诱导
1篇
对眼
1篇
眼结膜
1篇
嗜酸
1篇
嗜酸性
1篇
嗜酸性粒细胞
1篇
嗜酸性粒细胞...
1篇
细胞浸润
1篇
细胞因子
1篇
粒细胞
1篇
发病
1篇
辅助性T细胞...
机构
3篇
佳木斯大学附...
1篇
佳木斯大学
作者
3篇
张剑
2篇
王玉清
1篇
刘宏伟
1篇
王冬兰
1篇
任永波
1篇
宿星杰
1篇
姜伟
1篇
闫冬梅
1篇
齐艳秀
传媒
2篇
中国现代医学...
1篇
中国老年学杂...
年份
2篇
2016
1篇
2014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相关度排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Th1/Th2/Th17细胞在实验性过敏性结膜炎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Th1/Th2/Th17细胞在实验性过敏性结膜炎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40只Brown Norway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应用鸡卵清蛋白(OVA)复制大鼠过敏性结膜炎模型。取3组大鼠眼球及上下眼睑进行病理学分析,计数穹隆部结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Ig E、Ig G1、Ig G2a和脾细胞培养上清液IL-17、IL-4、IL-6、IL-10、IFN-γ含量。流式细胞仪测定大鼠外周血和脾脏Th17细胞。结果实验组大鼠穹隆部眼结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较空白组和对照组升高(P<0.01)。实验组大鼠血清Ig E、Ig G1较空白组和对照组升高(P<0.01),血清Ig G2a较空白组和对照组降低(P<0.01)。实验组大鼠血清脾细胞培养上清液IL-17、IL-4、IL-6、IL-10水平较空白组和对照组升高(P<0.01),IFN-γ水平较空白组和对照组降低(P<0.01)。实验组大鼠外周血和脾脏Th17细胞均高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Th1/Th2/Th17细胞平衡失衡是大鼠实验性过敏性结膜炎发病的主要原因。恢复Th1/Th2/Th17失衡可能成为过敏性结膜炎治疗的一条新途径。
张剑
王冬兰
闫冬梅
关键词:
过敏性结膜炎
细胞因子
干扰素-γ对眼结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干扰素-γ对大鼠眼结膜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的影响。方法分别用不同剂量的白细胞介素-4(IL-4)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给Brown Norway(BN)大鼠行球结膜下注射,24 h后采集眼结膜组织进行Giemsa染色观察眼结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情况。另选一组BN大鼠,观察球结膜下注射IL-4和IL-4+IFN-γ对大鼠眼结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结果球结膜下注射IL-4能剂量依赖性增加嗜酸性粒细胞在眼结膜的浸润,其作用与Eotaxin相同。球结膜下注射IL-4+IFN-γ组较注射IL-4组眼结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明显减少。结论球结膜下注射IFN-γ可抑制眼结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张剑
王玉清
尉露露
姜伟
任永波
齐艳秀
关键词:
眼结膜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4
嗜酸性粒细胞
白细胞介素-17在卵清蛋白诱导的大鼠过敏性结膜炎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7在鸡卵清蛋白(OVA)诱导的大鼠过敏性结膜炎(AC)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30只Brown Norway大鼠随机分对照组(NC组)和AC组。应用OVA诱导大鼠AC模型。观察两组眼睑和结膜充血、水肿、分泌物情况并做评分。对两组眼球和上下眼睑进行病理学分析,计数穹隆部眼结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和脾细胞培养上清液IL-17、IL-4、IL-6、IL-10、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 AC组体征评分明显高于NC组(P<0.01)。AC组眼结膜穹隆部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较NC组明显升高(P<0.01)。AC组血清和脾细胞培养上清液IL-17、IL-4、IL-6、IL-10水平较NC组明显升高(均P<0.01),IFN-γ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 IL-17增高、Th1/Th2失衡是大鼠AC发病的重要原因,降低IL-17、恢复Th1/Th2失衡可能成为AC治疗的一条新途径。
张剑
王玉清
宿星杰
刘宏伟
关键词:
过敏性结膜炎
T细胞
白细胞介素-17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