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0286)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周开亚严洁郭豫杰马长艳马晓燕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抑制性差减杂...
  • 2篇中华绒鳌蟹
  • 2篇基因
  • 2篇CDNA芯片
  • 1篇新基因
  • 1篇序列标签
  • 1篇氧化酶
  • 1篇英文
  • 1篇中华绒螯
  • 1篇中华绒螯蟹
  • 1篇绒螯蟹
  • 1篇条码
  • 1篇条码技术
  • 1篇物种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色素
  • 1篇细胞色素C氧...
  • 1篇线粒体基因
  • 1篇线粒体基因组
  • 1篇线粒体基因组...

机构

  • 5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周开亚
  • 2篇马长艳
  • 2篇郭豫杰
  • 2篇严洁
  • 1篇周建丽
  • 1篇田超
  • 1篇戴建华
  • 1篇杜婕
  • 1篇马晓燕
  • 1篇顾易凡
  • 1篇徐玲琳
  • 1篇魏永强
  • 1篇马佳月

传媒

  • 5篇南京师大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华绒鳌蟹卵巢发育相关的新基因EJO3的克隆和特征分析(英文)被引量:1
2010年
运用了抑制性差减杂交和cDNA芯片技术鉴定中华绒鳌蟹卵巢发育相关基因,并用5′和3′RACE的方法克隆了一个与Ⅱ期相比在卵巢发育的Ⅲ期高表达的新基因EJO3(GenBank登录号:AY185919).EJO3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长1368 bp,编码455个氨基酸.从氨基酸序列推算的EJO3的等电点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5.79和50 000.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EJO3可能是一个含有VWD结构域的分泌蛋白.EJO3在Ⅱ期和Ⅲ期卵巢的差异表达用Northern blot进行了进一步验证.组织表达谱分析表明EJO3在卵巢高表达,在肠、心脏、肌肉和肝胰腺中弱表达或不表达.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华绒鳌蟹卵巢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了重要的前期工作基础.
马长艳郭豫杰周开亚
关键词:抑制性差减杂交CDNA芯片中华绒鳌蟹卵巢
中国壁虎属9物种的DNA条码技术被引量:3
2010年
测定了无蹼壁虎、粗疣壁虎和中国壁虎共17个样品的COI基因部分片段,结合其他已知序列,对我国9种壁虎的DNA条码序列进行比较分析,计算种间及种内平均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显示所有DNA条码都为各物种所独有,不存在物种之间的共享.属内种间差异明显大于种内差异,且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均聚成高支持率的单系群,提示该条码在壁虎属物种中有很好的识别能力,可以用于物种鉴定.DNA条码还为粗疣壁虎和铅山壁虎的物种有效性提供了有力的分子证据.
严洁马晓燕杜婕周开亚
关键词:DNA条码
中国十三省农田池塘蛙类的衰减被引量:2
2011年
2004~2009年,研究者在福建、江西、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河北、山东、山西、辽宁、吉林等地进行蛙类标本采集.在野外工作中记录了这些地区农田池塘蛙类衰减的情况.导致蛙类衰减的主要因素包括:栖息地丧失与退化、污染、过度捕捉和外来入侵种的影响.本文还提出了保护农田池塘蛙类的几项措施.
戴建华马佳月徐玲琳魏永强顾易凡周开亚
用cDNA芯片技术筛选中华绒鳌蟹卵巢发育相关基因
2010年
为了克隆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相关基因,我们构建了中华绒螯蟹卵巢差减cDNA文库.本研究用cDNA芯片技术对中华绒螯蟹卵巢差减cDNA文库进行了初步筛选,并从cDNA芯片筛选的正向差减文库中随机选取50个克隆进行序列测定.结果共获得2倍以上差异表达克隆167个,其中Ⅲ期高表达克隆104个,Ⅱ期高表达克隆63个.正向差减文库中共获得7个独立的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EST).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些EST皆为新的EST,dbEST登录号分别为:CA591892、CA591893、CA591894、CA591895、CA591896、CA591897和CA591898.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克隆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相关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研究其功能,阐明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的分子机理奠定了重要的前期工作基础.
马长艳郭豫杰周开亚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抑制性差减杂交CDNA芯片表达序列标签
疣尾蜥虎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及其基因组成(英文)被引量:1
2009年
测定了疣尾蜥虎(Hemidactylus frenatus)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序列全长为16 891 bp,包括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和22个tRNA基因.除大部分基因由重链编码外,仅1个蛋白编码基因和8个tR-NA基因由轻链编码.碱基组成的偏好与其他脊椎动物线粒体DNA接近.没有发现长的基因间隔区,说明该基因组的结构十分紧凑.基因组的组成与典型脊椎动物的相近,即没有发现重排、基因或控制区的重复等在其它有鳞类动物中出现过的异常特征.除单性生殖的壁虎外,现有的壁虎类线粒体基因组在基因含量和顺序上是一致的.作为蜥虎属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惟一代表,该序列有望在有鳞类系统发生的推断上发挥一定的作用.
严洁周建丽田超周开亚
关键词:壁虎科线粒体基因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