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8B02)

作品数:17 被引量:70H指数:6
相关作者:王殿轩李淑荣高美须崔莹林敏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工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辐照
  • 6篇电子束
  • 6篇电子束辐照
  • 6篇米象
  • 5篇谷盗
  • 5篇赤拟谷盗
  • 3篇毒力
  • 3篇乙酯
  • 3篇玉米
  • 3篇玉米象
  • 3篇死亡率
  • 3篇甲酸
  • 3篇甲酸乙酯
  • 3篇虫态
  • 2篇毒力比较
  • 2篇多拉菌素
  • 2篇脂肪酸
  • 2篇致死效果
  • 2篇书虱
  • 2篇歧化酶

机构

  • 15篇河南工业大学
  • 6篇国家粮食局科...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原子能科...
  • 3篇中央储备粮大...
  • 2篇中国储备粮管...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国家粮食储备...
  • 1篇河南濮阳国家...
  • 1篇郑州华粮科技...

作者

  • 13篇王殿轩
  • 6篇李淑荣
  • 5篇高美须
  • 4篇林敏
  • 4篇王晶磊
  • 4篇徐威
  • 4篇崔莹
  • 3篇刘炎
  • 3篇曹阳
  • 2篇储昭兵
  • 2篇汪洋
  • 2篇张晓琳
  • 2篇肖雅斌
  • 2篇郜智贤
  • 2篇韩辉
  • 1篇姜薇
  • 1篇李燕羽
  • 1篇盛强
  • 1篇吴若旻
  • 1篇李光涛

传媒

  • 4篇粮食储藏
  • 3篇核农学报
  • 3篇河南工业大学...
  • 2篇植物检疫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粮食科技与经...
  • 1篇昆虫知识
  • 1篇粮食加工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子束辐照对嗜虫书虱存活与繁殖力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采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电子束辐照处理嗜虫书虱Liposcelis entomophila(Enderlein),分别以0、50、100、200、300、400、500、1000Gy的剂量处理成虫和若虫,观察受辐照后的存活情况和成虫的繁殖情况;以0、25、50、100、200、300、400、500Gy的剂量辐照卵,观察受辐照后卵的孵化情况。结果表明:经50Gy及以上剂量辐照后嗜虫书虱的卵不能孵化,也不能存活;在300Gy及其以上剂量经过不到8周的时间后成虫和若虫都不能存活,且在300、400、500、1000Gy的剂量范围内,嗜虫书虱成虫和若虫受辐照后的剂量越大,存活率降低幅度越大。嗜虫书虱各虫态对电子束辐照的敏感性由高至低依次为卵、若虫、成虫;经300Gy辐照后的成虫和若虫分别在8周和6周内完全死亡,300Gy的剂量可作为电子束有效防治嗜虫书虱的参考剂量。所有50Gy以上剂量下都可明显降低此种害虫的繁殖力,300Gy以上剂量的处理可导致试虫零产卵。
王殿轩李淑荣韩辉高美须林敏崔莹
关键词:电子束辐照嗜虫书虱存活
微波处理对米象致死效果及小麦发芽率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以米象为试虫,采用G80F20CN2L-B8(SO)型平板微波炉分别以160、320、480、640和800W微波功率处理不同虫态米象5、10、15、20、25和30s,研究米象致死情况;另外以上述微波功率处理20s,及800W分别处理5、10、15、20和25s,测定混合于小麦中米象成虫的致死情况。同时考察微波对小麦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米象不同虫态对微波处理的敏感性由小到大依次为成虫、蛹、幼虫和卵,800W处理25s可立即完全致死米象成虫;微波处理后小麦的发芽率显著降低。故微波辐照技术不适合种子粮的杀虫处理,但可应用于储粮杀虫。
王殿轩刘炎曹阳李淑荣李光涛高美须
关键词:微波处理米象死亡率小麦发芽率
电子束辐照对米象成虫脂肪酸影响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采用电子束辐照处理米象Sitophilus oryzae(Linnaeus)成虫,研究在辐照剂量分别为120 Gy、180 Gy3、00 Gy、420 Gy、500 Gy1、200 Gy和1800 Gy的处理后害虫体内脂肪酸及相对含量变化。通过GC-MS分析结果表明,米象成虫体内的脂肪酸种类有肉豆蔻酸、棕榈酸、油酸、硬脂酸和十九酸,米象成虫受电子束辐照后,各处理剂量下虫体内的脂肪酸种类都未出现变化,油酸和硬脂酸变化也不显著。但420Gy和500Gy以上的辐照剂量下肉豆蔻酸和棕榈酸含量变化显著,辐照1200Gy以上十九酸含量变化显著。从各脂肪酸的含量变化看,米象虫体内不同种类的脂肪酸受电子束辐照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王殿轩王晶磊李淑荣高美须何莉莉林敏崔莹
关键词:米象电子束辐照脂肪酸
二氧化碳对甲酸乙酯熏蒸米象和赤拟谷盗的毒力增效作用被引量:6
2009年
在(28±2)℃、70%±5%相对湿度条件下,设定约1%、3%、5%、7%的二氧化碳浓度环境,参照FAO推荐的害虫抗性测定方法,测定了甲酸乙酯对米象Sitophilus oryzae(Linnaeus)和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Herbst)的毒力.结果表明:1%的二氧化碳浓度即对甲酸乙酯有一定增效作用,3%-7%的二氧化碳浓度明显增加甲酸乙酯对害虫的毒力.不管是甲酸乙酯单剂熏蒸,还是在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赤拟谷盗对甲酸乙酯的耐受力均大于米象.
王殿轩郜智贤国娜严晓平储昭兵
关键词:甲酸乙酯米象赤拟谷盗毒力二氧化碳
甲酸乙酯对不同磷化氢抗性水平赤拟谷盗的毒力比较被引量:1
2010年
参考FAO推荐的熏蒸剂毒力测定方法,测定了甲酸乙酯对4种不同磷化氢抗性水平的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Herbst))品系的毒力。主要结果为甲酸乙酯对4个磷化氢抗性系数分别为1、3、170和247倍的赤拟谷盗品系的LD50值相应地为17.354L/m3、18.776L/m3、20.464L/m3和21.470 mL/m3。结果表明,不同磷化氢抗性的赤拟谷盗品系对甲酸乙酯的敏感相似,对磷化氢具有明显抗性的赤拟谷盗对甲酸乙酯未表现出抗性。
王殿轩刘炎郜智贤徐东储昭兵
关键词:甲酸乙酯磷化氢抗性赤拟谷盗毒力
载体抗菌防霉剂抑菌效果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双乙酸钠与惰性粉复配制成载体抗菌防霉剂,研究了其对黄曲霉、赭曲霉、灰绿曲霉、扩展青霉和串珠镰孢菌等5种常见粮食储藏霉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双乙酸钠与惰性粉复配成的载体抗菌防霉剂对实验所用霉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在菌落培养19d后,双乙酸钠质量分数每增加1‰,在添加载体实验组与未加载体的对照实验组中,其抑制的菌落直径分别减小4~8mm和2—8mm.
盛强王若兰伍松陵
关键词:双乙酸钠霉菌防霉剂
电子束辐照对赤拟谷盗保护酶系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研究了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rn(Herbst)不同虫态(3-4龄幼虫、1-2龄蛹和羽化1天成虫)体内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歧化酶(SOD)活力在电子束辐照条件下的变化。结果表明,赤拟谷盗不同虫态的POD活力:羽化1 d成虫〉1-2龄蛹〉3-4龄幼虫;CAT活力:羽化1 d成虫〉1-2龄蛹〉3-4龄幼虫;SOD活力:3-4龄幼虫〉1-2龄蛹〉羽化1 d成虫。辐照处理后,保护酶活力随辐照剂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赤拟谷盗3种虫态POD活力均在500 Gy辐照剂量最高;3-4龄幼虫和1-2龄蛹CAT活力在420 Gy辐照剂量最高,羽化1 d成虫300 Gy最高;3-4龄幼虫和1-2龄蛹SOD活力在420 Gy辐照剂量最高,羽化1 d成虫500 Gy最高。本试验结果有助于阐明电子束辐照对储粮害虫的生理生化效应。
王殿轩王晶磊李淑荣高美须徐威林敏崔莹
关键词:赤拟谷盗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歧化酶
电子束对赤拟谷盗成虫辐照效应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电子束辐照处理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Herbst)成虫,研究在辐照剂量分别为120、180、300、420、500和1 200 Gy的6个处理后虫体内脂肪酸种类及相对含量变化。通过GC-MS分析结果表明,赤拟谷盗成虫体内的脂肪酸主要为肉豆蔻酸、棕榈酸、油酸、硬脂酸。结果表明:受电子束辐照后赤拟谷盗成虫脂肪酸种类都未出现变化,但相对含量变化明显。
王晶磊王殿轩徐威
关键词:赤拟谷盗电子束辐照脂肪酸
电子束辐照对玉米象超氧歧化酶及小麦品质的影响
2014年
通过采用0 Gy、120 Gy、180 Gy、300 Gy、420 Gy、600 Gy等6个电子束剂量辐照3个玉米象虫态,研究低剂量辐照对玉米象体内超氧歧化酶及小麦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SOD活力为:蛹>幼虫>成虫,SOD活力随辐照剂量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辐照后小麦面筋指数、粉质品质和色泽气味无明显变化。
王晶磊肖雅斌王殿轩徐威
关键词:电子束辐照玉米象超氧歧化酶
多拉菌素产生菌aveD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被引量:6
2010年
阿维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bkd76-3在发酵过程中添加环己羧酸(CHC)可产生抗寄生虫药物多拉菌素(doramectin,阿维菌素衍生物CHC-B1),但同时还产生其它三种无效组分CHC-B2、CHC-A1、CHC-A2。利用基因缺失载体pXJ04(pKC1139∷△aveD1+△aveD2)对该菌株的aveD基因进行缺失,获得的aveD缺失突变株经摇瓶发酵和HPLC检测,发现只存在2种产物,经LC/MS分析验证,这两种产物分别为CHC-B1和CHC-B2,表明该突变株完全丧失了合成CHC-A1和CHC-A2的能力。缺失突变株的CHC-B1产量较出发菌株提高了78.19%,CHC-B2的产量提高了602.3%,发酵产物中有效组分多拉菌素的比例增加了93.16%。该缺失突变是在染色体上通过同源双交换完成的,不会发生进一步的重组,因此突变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在工业生产上具有应用价值。
王洁颖甘邱锋张晓琳汪洋宋渊路福平
关键词:阿维链霉菌基因缺失多拉菌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