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朗麻醉科学研究基金(BBF2012-002)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粒子张婧徐世元姜珊徐华丽更多>>
-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贝朗麻醉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防治术后痛觉过敏的相关机制被引量:2
- 2014年
- 镇痛药物及技术不断地发展进步,然而术后急性疼痛的治疗效果.尤其是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并未随之而提高,由此引起了医生及学者对术后痛觉过敏的关注。
- 张粒子张婧姜珊徐世元
- 关键词: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痛觉过敏术后关机镇痛药物急性疼痛
- 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对瑞芬太尼诱发的大鼠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 DEX)对瑞芬太尼诱发的大鼠切口痛痛觉过敏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对照组( C组)、切口痛组( I组)、瑞芬太尼+切口痛组( R组)、DEX(0.1μg/kg)+瑞芬太尼+切口痛组(D1组)及DEX(1μg/kg)+瑞芬太尼+切口痛组(D2组)。除C组外均在七氟醚麻醉下建立大鼠切口痛模型,D1、D2组术前1 h鞘内注射相应剂量的DEX 10μL,其余组注射10μL生理盐水;R组和D1、D2组术前30 min开始泵注瑞芬太尼1μg/(kg·min)持续120 min,其余组泵注等体积生理盐水。于术前24 h,停药后1、3、6、24、48 h( T0~T5时点)分别检测机械缩足阈值( P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 PWL)。结果 I组在T1~T4时点的PMWT及T1~T5时点的PWL均显著低于C组;R组在T2~T5时点的PMWT及在T1~T4时点的PWL较I组显著降低;而D1、D2组在T1~T5时点的PMWT、PWL明显高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2组大鼠的PMWT在T1~T3时点显著高于D1组,在T2~T4时点的PWL高于D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时点无显著差异。结论大鼠术后痛觉过敏模型中,瑞芬太尼可诱发切口周围组织的痛觉过敏;鞘内注射DEX可以预防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且与剂量相关。
- 张粒子张婧徐世元
- 关键词:术后痛觉过敏瑞芬太尼切口痛
- 活性氧在持续性疼痛中枢敏化中作用机制研究新进展
- 2015年
- 背景中枢敏化是持续性疼痛的重要基础机制。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为正常细胞代谢的副产品,其表达增加可诱发脊髓中枢敏化参与持续性疼痛。目的分析总结ROS在持续性疼痛中枢敏化中作用机制的新近文献资料。内容ROS作为中枢敏化过程的功能性信使分子参与持续性疼痛并起关键作用,目前认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谷氨酸能通路增强、神经炎症发生、吖氧基丁酸释放减少和瞬态感受器电位阳离子通道,子类V,成员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subfamily V, member 1, TRPV1 )活化等有关。趋向深入研究ROS在中枢敏化中的作用机制将有助于为持续性疼痛提供坚实的治疗策略。
- 卢爱珠雷洪伊徐华丽李乐赖露颖
- 关键词:活性氧持续性疼痛中枢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