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526-004-T004)
-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志萍马超振李雅静李欣益李珊珊更多>>
- 相关机构: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省地矿局河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 袁河底泥污染物监测与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本文通过对袁河沉积物中氨氮、总氮、总磷和COD(重铬酸钾法)含量的监测,分析袁河底泥污染物的分布规律,并通过同一断面袁河污染物与底泥中相应污染物含量的对比,研究底泥污染物的来源,由此得出除个别断面外,沉积物中污染物含量高的断面河水中的含量相应的也较高。对比袁河与太子河流域可知,袁河流域沉积物污染程度远低于太子河流域。这就为维持袁河河流生态健康,合理利用袁河水资源提供了依据。
- 李志萍杨韡韡许飞飞马超振
- 关键词:底泥污染物氨氮总氮总磷
- 汤河水库底泥COD释放规律试验研究
- 2013年
- 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汤河水库底泥在不同浓度、温度、pH值、扰动、溶解氧条件下COD的释放特征。结果表明:河水COD浓度较高时,底泥仍会吸附有机污染物,成为有机污染物的"汇";升高或降低原水的温度,COD的释放量增加,所以维持常温可抑制COD的释放;水体pH值为8时有利于水体的稳定;扰动使得COD释放强度增大;贫氧条件可以促进底泥COD的释放。
- 李志萍李欣益李雅静
- 关键词:底泥影响因素汤河水库
- 南北方河流沉积物中污染物含量的对比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以南方河流袁河为例,北方河流太子河为代表,通过对两河流沉积物中氨氮、总氮、总磷和COD的含量监测,分别分析它们的分布规律;当同一水体个别断面沉积物中污染物含量较高时,研究其污染来源;对比两条河流的监测结果发现,太子河沉积物中污染物的含量是袁河的2~5倍,通过分析得出造成南北方河流沉积物中污染物含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水文条件、废污水排放及河流含沙量等。
- 陈肖刚李雅静李欣益
- 关键词:沉积物污染物影响因素
- 汤河水库底泥氨氮释放规律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为了研究底泥氨氮释放对汤河水库水质的影响,采用室内模拟的方法,研究汤河水库底泥在不同浓度、温度、pH值、扰动、溶解氧条件下氨氮的释放特征.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上覆水对于底泥氨氮的释放量影响不大;底泥氨氮的释放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上覆水pH=8时有利于底泥氨氮的释放;扰动有利于底泥中氨氮的释放;贫氧条件有利于底泥氨氮的释放.
- 李志萍刘攀峰韩亚翟江伟
- 关键词:汤河水库底泥氨氮影响因素
- 太子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地积累指数法评价被引量:9
- 2012年
- 沿太子河布置34个采样断面,取沉积物样品对其重金属(Cu,Zn,Pb和Cd)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并应用地积累指数法对太子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太子河上游断面(本溪市区段和葠窝水库部分断面)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较高;Cd的污染偏重,Cu和Pb其次,Zn无污染;与10年前相比,太子河本溪市区段重金属污染程度有所缓解。
- 李志萍马超振李珊珊
-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地积累指数
- 辽宁太子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被引量:7
- 2012年
- 为全面了解辽宁太子河底泥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测试了太子河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铜、铅、镉和锌的含量,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结果表明,辽宁太子河底泥沉积物中各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由强至弱依次为:Cd>Zn≥Cu>Pb;金属污染构成的潜在生态危害由强至弱依次为:Cd>Cu≈Zn>Pb,其中Cd的影响占绝对主导地位。
- 邵坚赵晓娟
- 关键词:沉积物重金属地累积指数潜在生态危害指数